鄭啟程
2009年我省高考理科綜合試題將自主命題,而且使用的是必考加選考的模式,這就給高三化學任課教師發(fā)出了一個新的挑戰(zhàn)。如何提高高三化學的復習效率?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與同行交流。
一、回歸教材,夯實基礎
教材是化學總復習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資料都無法替代的,考試涉及的知識點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形。在復習過程中堅持以課標、考綱作指導,以教材為主體,隨時回歸教材,在教材中相關知識的落腳點和延伸點,然后在教材基礎上進行適當?shù)耐貙捄图由睢W生在各模塊中學到的知識雜亂無章,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將相應的知識按其內在聯(lián)系進行歸納整理,將散、亂和雜的知識串成線,結成網(wǎng),形成一個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體系。如:在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時,我采取了以“海水綜合利用”為背景,將鈉、鎂、氯等元素串起來這一方式,效果很好。再如:復習二氧化硫的性質時,讓學生回歸教材,檢驗它最常用的是品紅溶液,其他方法都不典型;而吸收它需要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實驗題中吸收完之后二氧化硫總是要再通過一次品紅溶液,目的是檢驗吸收是否完全;又如:在有機化學復習中,溴單質參與很多種反應,但每種反應中溴的形式是不同的。和鏈烴的取代反應需要溴蒸汽、加成反應需要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苯發(fā)生取代反應要用液態(tài)溴單質、而和苯酚反應要用濃的溴水,這些在教材中是很明確的。所以如果對教材研究到位的話,做題時只要看它是什么形式,要發(fā)生的反應就一目了然了。
二、精選精練,及時評講
化學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要學好化學離不開做習題。搞題海戰(zhàn)術的方式、方法固然是不對的,但離開解題來學習化學同樣也是錯誤的。在這方面,筆者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1.復習資料中的習題處理
只有解決高質量的、有代表性的題目,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復習資料中的習題,筆者沒有要求學生全部做,而是進行精選。整本書收來批改也不方便,因此也就很難有落實反饋,因而筆者設計了作業(yè)問題反饋卡,讓學生把座號寫在反饋卡題號后,然后根據(jù)有問題題目的人數(shù)多少選擇個別輔導還是集體輔導。這樣做既節(jié)省了時間,也使輔導針對性更強。最后根據(jù)書上作業(yè)反饋問題和書中實題不足的方面,再選擇適量的習題作為補充,再落實。
2.作業(yè)題量的處理
如果作業(yè)習題太多,學生就會厭煩,應付的壞習慣因此而產(chǎn)生,嚴謹?shù)乃季S會漸漸喪失。筆者在分發(fā)作業(yè)時,一般一次一張(16開單面),而且在其他學科的作業(yè)多一點時,則少發(fā)或不發(fā)化學作業(yè),這樣能使學生完成化學作業(yè)時而不感到有負擔,從而不討厭化學作業(yè)。
3.加強限時訓練
經(jīng)常見到有的學生平時很用功,做題一絲不茍,過程一步不落,題目也沒少做,可到考試時連做過的題目都拿不了分,原因何在?就是平時做題不限時間,沒有時間限制,精神很放松,可以翻參考書,可以今天想不通明天接著想??稍诳荚嚂r有時間限制,旁邊擺個手表時刻提醒你,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就會忘了元素的性質,用錯了反應,甚至條件沒看全就急著去推導,那怎么能做對呢?做習題可采用“小周練為主,小綜合為輔”的方式。小周練:30分鐘小練(6道選擇題加2道大題),小綜合:60分鐘綜合(10道選擇題加4道大題)。
4.規(guī)范解題
一些學生做習題“浮而不實”,看完題目,覺得自己已經(jīng)懂了,也就不把答案寫出來,特別是文字表述題不喜歡寫。如實驗中檢驗某種物質反應是否完全,簡述該步驟時就要嚴格地將取液、加試劑、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等這些過程完整地回答出來。再比如寫結構式、方程式(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還是熱化學方程式)等,都要做到規(guī)范、準確。試想,平時練習都不能規(guī)范地將題解完整,在考試的緊張環(huán)境下怎能寫規(guī)范?
5.作業(yè)打分
作業(yè)打分更能刺激學生找差距。
6.評講及時
學生做習題和聽習題課時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一看就會了,一做就錯了,一聽就懂了,下次又錯了?!惫P者認為這是淡化習題課的必然結果。筆者的做法是:每次作業(yè)都當天批改完成,下節(jié)課用十到十五分鐘時間評講,講如何讀題、講解題目思路、講解題規(guī)范等,不寫解題過程、不講答案(每次作業(yè)都附有詳細的解題過程)。
三、學而常思,歸納總結
題目是知識的載體,有的學生做了很多題目,卻仍然不能舉一反三,甚至舉三不能反一。這是為什么?筆者認為其真正的原因是學生沒有養(yǎng)成思考、總結的習慣。題目很多,但解題的思維方法并不多(綜合、遷移)。筆者要求學生做題后,一定要認真反思,仔細分析,通過做幾道相關的變式題來掌握一類題的解法,從中總結出一些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解題的思維方式,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并總結出同類問題的規(guī)律性認識和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對做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做出詳盡的分析,查錯尋因,如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還是非知識性的失誤。對出現(xiàn)的差錯要做記載,做好“錯題歸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