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虛
我叫阿虛,在旁人看來這是一個土得掉渣的外號,但我很喜歡,我只想做個平平常常的人。
我在理化15班,在旁人看來這是一個垃圾到家的班級,但我也沒什么怨言,畢竟是我月考沒有考好才分出來的。我在班上的名次是前十,但這也比不上隔壁的倒數(shù)第十。
隔壁是坐滿了成績可怕的人的“奧賽班”——16班。15班、16班的差別不僅僅在于15比16少1,也不是他們班有十幾個女生而我們班只有3個。真正的差別在于:他們班的教室在下課時靜得能聽見鋼針落地前刺破空氣的聲音,而我們教室卻如農(nóng)貿(mào)市場一般吵鬧,而且是在上課期間;他們可以用恐怖的速度完成高難度數(shù)學(xué)題,而我想半天也沒有頭緒;他們可以把那些索然無味的政治綱領(lǐng)、歷史事件像背自家電話號碼一樣滾瓜爛熟,而我只會望“書”興嘆……
在年級大會上,一臉程式化的年級部長會很自豪地說道:“這次全市統(tǒng)考,我們學(xué)校均分比×中學(xué)高了10分!尤其是我們的奧賽班……”我很不明白,為什么學(xué)校之間要以分數(shù)論成敗呢?
“因為沒有壓力,哪來的動力呢?”對此,小迪這樣解釋。我總覺得這句俗語被他用錯了地方。“可是還有19天了,你看起來好像一點兒也不著急啊!”小迪拍著我的肩。
“你不也一樣,天天樂呵呵的,跟中了300萬似的?!蔽疑炝松焐囝^。
這個“19天”是指馬上就要到來的學(xué)業(yè)水平測試。據(jù)說這是新高考政策的一部分,通不過的話連高考的資格都沒有。至于小迪為什么這么清楚還有19天,那是因為老班讓他在黑板最顯眼的角落用最顯眼的粉筆寫下顯眼的“離高考還有××天”,盡管這不是最后的高考。
“要是萬一考不過去該怎么辦呢?”我常??粗巴獾陌自七@樣自言自語。
“那就再考一次嘛!反正有兩次機會?!毙〉厦棵烤瓦@樣安慰我。
“如果再不過呢?”
“那就不考大學(xué)了,干別的唄!”小迪永遠信奉“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句話。
不考大學(xué)?這四個字說出來容易,但做起來呢?上了這么多年學(xué)說不干就不干了?感覺真是諷刺。于是,我們還是日復(fù)一日地重復(fù)著“學(xué)?!摇边@兩點一線的生活……
學(xué)校每周末都有學(xué)業(yè)水平的模擬測試,每次都有拿到“D”的同學(xué),而經(jīng)過了各科試卷狂轟濫炸的我,分數(shù)勉強保持在了“C”,而正式考只有4門全部達到了“C”才算通過。看著那些差一點就變成“D”的小“C”們,我總是一邊拍著怦怦直跳的胸口,一邊感謝老天的恩典。但小迪的運氣就不那么好了,他總是因為差一分或兩分而很遺憾地拿到一兩個不那么光彩的“D”。雖然我們誰都想拿“A”,但擺在面前的現(xiàn)實是:用不到6個星期的時間去完成好久沒有碰過的4門必修的復(fù)習。稍微懂一些數(shù)學(xué)的小學(xué)生會拿著計算器很認真地說:“你還沒睡醒?!币呀?jīng)習慣了學(xué)習物理、化學(xué)的我們早就把歷史、政治、地理、生物的那一套用“土星五號”火箭送到九霄云外了。按照小迪的話說,就是讓貝克漢姆在五天內(nèi)變成NBA的準三分投手。我承認這是他說的過為數(shù)不多的像樣的話之一。
小迪說過另外一句像樣的話是在去年的秋游。那天中午,我們坐在珍珠泉邊的石凳上啃著廉價的臭豆腐。吃著吃著,我們便不自覺地談到關(guān)于分科的話題,喝了不曉得從哪兒弄來的一罐酒精飲料后,滿臉通紅的小迪盯著我問:“阿虛,告訴我,國家不是說學(xué)生要全面發(fā)展嗎?那我們這群人還在這里討論分科這種廢話干什么?”我竟一時無言以對,只是猛然想到“口是心非”這個“扁”義詞。(我故意寫錯的,想扁人的扁)
后來,弄了一罐同樣的酒精飲料倒下肚后,我竟然沒醉倒,只是一個人用無神的雙眼看著不斷上涌的清澈泉水,忽然有了一種想要張開雙臂去擁抱它的感覺。不過理智最終占了上風,我終究還是沒跳下去。兄弟們知道后嚇得在接下來的行程里沒敢讓我再接近水池半步。
坐在回程的大巴上我一直在想當時自己為什么沒有跳下去,當車外的第三個里程牌在眼前一晃而過時,我明白了,我還有老爸老媽,還有這幫“狐朋狗友”,我其實是想和他們在一起的,如果就我這樣OVER了,他們也不會同意吧?看著旁邊在乙醇作用下睡得死死的小迪,我笑了……
那或許是高二最快樂的日子吧,現(xiàn)在我們依舊過著平平常常的兩點一線生活。黑板的最顯眼的角落用最顯眼的粉筆寫下顯眼的“離高考還有××天”也不大被關(guān)注了。小迪還是負責地在每天晚自習結(jié)束后去將那數(shù)字減去1,只有這時我才會發(fā)表一下言論:“已經(jīng)跌破20天了啊!”頗有些自己股票跌破歷史最低點的股民的感傷?!昂呛?,時光飛逝啊!”迪每每就拍著沾滿粉筆灰的手再加一句感慨。
“喂,阿虛!”
“嗯?”
“要是萬一真考不過去該怎么辦呢?”
“那就再考一次嘛,反正有兩次機會。”
“如果再不過呢?”
“……你說呢?”
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