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君
當前,全球經濟因受金融危機打擊而陷入困境,一些國家為了自保,置他人于不顧,出臺了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措施。
近日來,美國眾議院通過的經濟刺激計劃中的“購買美國貨”條款已引起各方廣泛關注和爭議。
據美國媒體報道,參議院有可能將“購買美國貨”條款適用的范圍從鋼鐵材料擴大至經濟刺激計劃涵蓋的所有生產項目。
這一提議遭到了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貿易問題專家馬克黑姆的反對,他說,這一條款不僅無助于增加美國國內就業(yè),反而會使更多的美國企業(yè)因原料成本增加和其他國家的報復措施而破產,從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失業(yè)問題,到頭來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購買美國貨”條款不僅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而且也遭到美國工商界的反對。
美國商會總裁多諾休表示,這種條款將招致貿易伙伴的報復,不僅無助于解決經濟和失業(yè)問題,而且還將使美國喪失長久以來在全球自由和公平貿易市場的領導地位。
貿易保護措施主要分為兩類,一是濫用WTO規(guī)則允許的貿易救濟措施,主是指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即“兩反兩?!?;二是使用傳統(tǒng)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如有的國家提高了進口關稅,采取禁止或者限制進口、技術性貿易壁壘等,還有的國家在刺激經濟的方案中提出了優(yōu)先購買本國產品的條款。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賈金思表示,2009年不僅貿易摩擦的數量將增加,各國貿易保護的手段也將出現新變化。一直以來,中國面對的主要貿易摩擦方式是反傾銷,貿易救濟措施中并不常用的反補貼在近一段時期有所抬頭。
在G7財長會議、G20金融峰會、達沃斯論壇等不同場合,各方一再呼吁反對和遏制貿易保護主義。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加深的環(huán)境下,應該更加警惕,要防止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濫用。
世貿組織從2009年開始加強了對各國“救市”措施的監(jiān)督和審議,2月9號發(fā)表了《經濟金融危機及貿易發(fā)展相關問題的報告》,審議了2008年9月以來各成員為應對金融危機所采取的新的貿易措施。
盡管如此,自今年1月至作者截稿時一些國家對華掀起的貿易保護措施還是不斷上升;
1月14日,印度商工部決定對中國輸印亞硝酸鈉進行反補貼調查。
1月16日,印度財政部決定對中國輸印純堿發(fā)起特殊保障措施調查。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1月23日,印度宣布禁止從中國進口玩具,為期6個月。
1月31日,歐盟對華出口緊固件采取最終反傾銷措施,5年內征收平均高達80%的反傾銷稅。
2月7日,歐委會公告對中國輸歐盤條反傾銷案做出初裁,并征收臨時反傾銷稅,除華菱集團稅率8.6%以外,其他企業(yè)統(tǒng)一稅率為24.6%。
2月16日,加邊境服務署就鋁擠壓材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做出終裁決定,存在傾銷及補貼。3月17日前終裁。
2月19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即日起對中國輸美床用內置彈簧組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稅率為164.75%~234.51%不等。
2月19日,印度再次宣布將在一至兩周內對中國鋁征收保護性關稅,并將對其它進口的中國商品進行調查。這是繼印度上月對中國玩具發(fā)布6個月進口禁令后的又一對華貿易舉措。
針對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姚堅表示,我們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主張通過合作和磋商解決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貿易保護措施將使金融危機下本已嚴峻的經濟形勢更加困難,各國不應以鄰為壑,而應加強合作和磋商,這才符合各國的根本利益。
他說,商務部高度重視應對貿易摩擦,主張通過磋商來解決問題,切實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利益。我們密切跟蹤貿易保護措施的最新動向,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一是要強化對廣大企業(yè)的服務,支持中國企業(yè)運用法律手段積極應訴;二是鼓勵商協(xié)會與國外業(yè)界進行溝通和交流三是進一步完善貿易摩擦預警監(jiān)控機制,讓企業(yè)能在第一時間了解貿易摩擦動向;四是加強政府間的雙邊對話和溝通。目前商務部已經與美國,歐盟、南非、韓國,澳大利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雙邊貿易救濟合作機制,積極開展對話與磋商五是充分利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維護國家利益等。
他介紹,通過各方共同努力,近期中國在有效應對貿易摩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較好的結果。包括最近成功應對歐盟對于中國出口的鍍鋅板反傾銷調查。這是歐盟最大的一起對華反傾銷調查,案件的妥善解決有利于我鋼鐵產品對歐穩(wěn)定出口,直接關系到10萬人的就業(yè)。2008年,我們通過磋商和交涉妥善處理了11起貿易爭端,為國內的企業(yè)贏得了更好的出口市場和更平穩(wěn)的發(fā)展環(huán)境。
姚堅說,我們認為WTO及時跟蹤各國貿易政策的走向和具體措施,監(jiān)督成員切實履行承諾,是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敦促各成員繼續(xù)奉行貿易開放戰(zhàn)略的有效機制和手段。中方支持這一舉措,將積極參與相關的貿易政策審議工作。
他表示,中國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倡導國際經濟合作,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果斷出臺一系列擴大內需,保持經濟穩(wěn)定增長的措施。作為一個開放的大國,中國將為其他國家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和更多的投資機會。
其實,保護主義不但保護不了經濟的發(fā)展而且還會拖累經濟的復蘇。美國國會1930年通過的《斯姆特一霍利關稅法》關稅法案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當時美國通過向多達兩萬種外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來限制進口,結果招致很多國家的報復措施,從而引發(fā)全球范圍嚴重的貿易戰(zhàn),不僅使國際貿易幾近停滯,而且拉長了美國經濟復蘇的周期。貿易保護主義不是解決經濟危機的辦法,尤其是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