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梅 辜 艷
【摘要】 目的 探討腫瘤放射增敏劑希美鈉(CMNa)在鼻咽癌放射治療的增敏作用和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分析綜合組(希美鈉+放射治療組)和單純組(放射治療組)各35例。綜合組采用希美鈉800 mg/m2,用100 ml生理鹽水稀釋溶解,于30 min內(nèi)完成靜脈滴注,在60 min內(nèi)進行放射治療。2~3次/周,連續(xù)用藥至放射治療結(jié)束,用藥總量為6000~9000 mg。單純組僅單純采用放射治療。結(jié)果 近期療效綜合組明顯高于單純組,其放射治療療效提高37.14%,遠期療效正進一步觀察中。結(jié)論 希美鈉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對鼻咽癌放射治療增敏效果顯著。
【關(guān)鍵詞】 腫瘤放射增敏劑;希美鈉;鼻咽癌;放射治療
Clinical value of tumor radiosensitizer in the radiation therap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GAO Xue-mei,GU Yan.Department of Radiation Therapy,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Sichuan 61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and sensitizing effect of tumor radiosensitizer (CMNa) in the radiation therap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Methods 35 cases integrated group (CMNa+ radiotherapy) and 35 cases simple group (radiotherapy) by recalling analysis.Integrated group use CMNa 800 mg/m2,diluted with 0.9% normal saline 100 ml,within 30 minutes intravenous drip at 60 minutes to radiation therapy.The medication was sequentially used till the end of radiation therapy.The frequency is two or three times per week and the mediation total is 6000-9000 mg.Simple group only used radiation therapy.Results Short-term effect of the integrated group was higher than simple group,with the effect of radiation therapy effect increased 37.14% and long-term effect is further observation.Conclusion CMNa is reaction of small,safe,the NPC sensitizing effects of radiation therapy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Tumor Radiosensitizer;CMNa;Nasopharyngeal Carcinoma;Radiation Therapy
鼻咽癌是發(fā)生于鼻咽部的惡性腫瘤,占鼻咽部腫瘤的99%以上,且大多數(shù)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癌瘤原發(fā)部位較隱蔽,自然生存時間平均18.7個月[1]。鼻咽癌對放射線有較高的敏感性,放射治療被公認為是鼻咽癌治療的首選方法。本文回顧分析腫瘤科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70例鼻咽癌(綜合組35例,單純組35例)的臨床、放射治療資料,報告如下,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本組70例鼻咽癌均經(jīng)影像學和臨床病理證實。男50例,女20例。年齡18~68歲,平均46.50歲。臨床上以鼻阻、血涕、耳鳴、頭痛為主要癥狀。以鼻咽部和頸部腫塊為主要體征。
1.2 入組條件 患者知情同意;有影像學和病理學資料證實;有放射治療適應證;腫瘤病灶可以客觀測量;血象、肝腎功等相關(guān)實驗室檢查正常。
1.3 本組70例,綜合組(CMNa +放射治療組)和單純組(放射治療組)各35例。綜合組采用CMNa (廣州萊泰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800 mg/m2,用100 ml生理鹽水稀釋溶解,于30 min內(nèi)完成靜脈滴注,在60 min內(nèi)進行放射治療。2~3次/周,連續(xù)用藥至放射治療結(jié)束,用藥總量為6000~9000 mg。單純組僅單純采用放射治療。
1.4 放射治療技術(shù) 放射治療采用中國核物理研究院設備制造廠生產(chǎn)的GWGO-80型60Co遠距離治療機(配HMD-1型模擬定位機)。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分別采用鼻咽顱底野(耳前野)、面頸聯(lián)合野、頸部照射野等,照射野應包括鼻咽、顱底及頸部三個區(qū)域。總劑量4500~7000 cGy。
1.5 療效評價 在放射治療前、中、后期和放射治療結(jié)束后1月分別進行影像學檢查,對腫瘤病灶進行影像學分析,按照WHO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無變化(NC)和病變進展(PD)。
2 結(jié)果
2.1 近期療效(見表1)。
從表1中得出,綜合組CR與單純組C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綜合組療效由單純組28.57%提高到65.71%,提高37.14%,療效顯著。
2.2 遠期療效、本組綜合組和單純組遠期療效正在進一步追蹤觀察。
2.3 安全性評價 在放射治療前、中、后期和放射治療結(jié)束后1個月分別進行血象、肝腎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其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反應和胃腸道不良反應。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綜合組和單純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本組70例,在放射治療中照射野局部出現(xiàn)輕微放射治療不良反應,如腮腺區(qū)疼痛、張口困難、咽部疼痛、中耳積液、鼻阻和分泌物增多,經(jīng)臨床對癥治療癥狀均緩解或消失。
3 討論
3.1 鼻咽癌約占頸部惡性腫瘤的50%以上,居首位,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鼻咽癌是發(fā)生于鼻咽黏膜上皮的癌腫,有沿黏膜下侵犯的特征,病變向上可侵犯顱底,向下轉(zhuǎn)移至頸部,并可隨血液轉(zhuǎn)移至骨、肝、肺等組織和器官[2]。病因與種族易感性(黃種人較白種人患病多)、遺傳因素及EB病毒感染等有關(guān)鼻咽癌惡性程度較高,早期即可出現(xiàn)頸部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放射治療一直是治療鼻咽癌的首選方法,原因是多數(shù)鼻咽癌為低分化癌對放射線的敏感性高,并且原發(fā)灶和頸部淋巴引流區(qū)域容易包括在照射野內(nèi)。自40年代起我國即開展了鼻咽癌的深部X線放療,50~60年代起又開展了60 Co的外照射放療,并將鼻咽及頸部聯(lián)合大野照射改為小野照射,減少了放療反應,并提高了生存率,故放射治療被公認為是鼻咽癌治療的首選方法。
3.2 鼻咽癌等實體腫瘤中,腫瘤生長過快,導致腫瘤血液供應部分不足,使腫瘤組織分為血液供應充足的富氧細胞層、血液供應不足的乏氧細胞層和無血液供應的壞死細胞層。放射治療是直接效應和利用氧形成超氧離子殺死細胞的間接效應共同作用,故放射治療對富氧細胞療效較好,而乏氧細胞內(nèi)含氧低,對放射治療不敏感[3]。另外,實體腫瘤內(nèi)含10%~50%乏氧細胞對射線的抵抗性較正常細胞強,在常規(guī)放射治療時,這部分細胞不被殺死,最終成為復發(fā)和轉(zhuǎn)移的根源[4]。放射治療增敏劑是指能使電離輻射生物效應增強的一類物質(zhì)。CMNa是我國自行設計、篩選、研制的具有明顯放射增敏作用的新型硝基咪唑類化合物,其在體內(nèi)的代謝產(chǎn)物為甲硝唑。其親電子作用能夠捕獲腫瘤細胞受損分子上的電子,形成靶分子陽離子自由基,使損傷固定,加速腫瘤細胞的死亡,明顯的增強放射治療效果,同時能抑制DNA修復酶,抑制受損DNA分子的修復及腫瘤細胞的修復,特別是通過抑制腫瘤乏氧細胞的潛在致死損傷修復和亞致死損傷修復,提高了對腫瘤乏氧細胞的殺滅作用和提高腫瘤放射治療療效,減少腫瘤的復發(fā)和轉(zhuǎn)移。國內(nèi)吳雙等報道[5],CMNa合并放射治療對鼻咽癌有增敏作用,可提高近期療效,降低療效達CR時所需的放射劑量,無明顯毒副反應。CMNa使用方法簡單,按800 mg/m2,用100 ml生理鹽水稀釋溶解,于30 min內(nèi)完成靜脈滴注,在60 min內(nèi)進行放射治療。CMNa能維持血藥濃度48 h,在48 h后,在體內(nèi)檢測不到,使用安全。結(jié)合文獻并分析本組病例,作者認為放射治療配合腫瘤增敏劑的使用,有望不通過增加放射治療劑量的方法就能加強射線殺傷力,從而提高放射治療療效,同時能減少正常組織的射線損傷,既達到提高腫瘤局部控制率,又能改善生存質(zhì)量和提高生存率的目的,且希美鈉副反應小,安全性高,對鼻咽癌放射治療增敏效果顯著,在腫瘤的放射治療中具有很大的臨床實用價值。
參 考 文 獻
[1] 張?zhí)鞚?,徐?腫瘤學.天津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6:1071.
[2] 周鵬,高雪梅.鼻咽癌的CT診斷及其臨床意義.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03,4(4):238-239.
[3] 張獻波.希美鈉對食道癌放療增效的臨床觀察.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27(4):85-86.
[4] 顧紅芳,萬志龍,劉向陽,等.甘氨雙唑鈉對食道癌放射治療增敏作用的研究.中國腫瘤,2005,14(12):825-826.
[5] 吳雙,楊家林,李志琳,等.甘氨雙唑鈉對鼻咽癌放射治療的增敏作用.腫瘤防治研究,2006,33(3):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