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理解是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中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如何提高閱讀能力是當前學生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擴大詞匯量;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速度;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本文通過對閱讀能力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的闡述,旨在就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提出對策。
關鍵詞: 大學英語 閱讀能力 閱讀技巧
隨著世界各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交流不斷加深,英語作為一種世界通用語言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閱讀在外語學習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學習外語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無論是應付各種等級考試還是未來的生存發(fā)展,都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學習方式。在我國目前的外語學習環(huán)境下,閱讀不但是寫作的基礎,還是聽、說的基礎。然而由于教材及教學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卻不盡如人意。教師對上閱讀課感到棘手,部分學生對閱讀課不感興趣,最終導致閱讀能力跟不上去。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何提高閱讀課的教學質量,是擺在每一個大學英語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學生閱讀中常見的問題
英語閱讀是英語語言中最頻繁的一種活動,大量的英語閱讀能促進其他語言技能的提高,因為有大量的輸入才能說出地道的英語,才能提高英語聽力、寫作水平。當前大學生英語閱讀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1.沒有掌握足夠的詞匯量。詞匯量是影響大學生閱讀的主要障礙,詞匯量小是制約學生閱讀無法提高的根本原因。如果把英語閱讀比作高樓大廈,那么詞匯就好比無數(shù)的磚塊。大學生掌握詞匯量的大小多少一般與閱讀速度成正比。詞匯量大,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詞少,閱讀就快,準確率就提高?!洞髮W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三個層次英語能力,其中一般要求推薦的詞匯量為4500個單詞和700個詞組(含中學應該掌握的詞匯);較高的要求推薦的詞匯量為5500個單詞和1200個詞組(包括中學和一般要求應掌握的詞匯);更高要求推薦的詞匯量為6500個單詞和1700個詞組(包括中學、一般要求和較高要求應掌握的詞匯,但不包含專業(yè)英語詞),由此可見,不論是語言本身的規(guī)律,還是社會的要求告訴我們,要想順利地完成大學期間所要求的閱讀文章,必須掌握相應的詞匯量。
2.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認知理論的邏輯表明:如果讀者對背景文化知識一無所知,那么他基本上是無法讀懂材料的。學生的知識面和對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亦是影響閱讀理解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讀者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他要讀懂材料也是困難重重。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結晶,必然會烙上民族政治、歷史、文化、習俗的印痕。一個人背景知識必將伴隨著他的閱讀能力的提高而擴展。所以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必須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來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很多學生閱讀面比較窄,對英美國家的文化了解不多??v覽大學英語考試的閱讀理解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英語文章主要來自于英國和美國的原版報刊和雜志,文章包羅萬象,通常包括:歷史、文化、人物傳記、科技、地理、生物、一般常識、文學等。這就要求學生要有廣泛的知識面,背景知識的掌握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
3.不良的閱讀習慣。學生閱讀能力差,其主要原因是他們在閱讀中存在著不良的閱讀習慣。例如:
(1)譯讀。在閱讀時將英語轉換成漢語,這樣勢必會延長理解的過程,放慢閱讀速度。在這里應該注意的是閱讀不是翻譯,應該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讀英語的好習慣。
(2)依賴詞典。有的學生在閱讀練習中,往往遇到生詞時就去查詞典或者電子詞典。一邊閱讀一邊把遇到的生詞的意思弄清楚。這種方法雖然能及時弄清楚生詞的意思,使閱讀順利進行下去,但是也會養(yǎng)成過分依賴詞典的壞毛病。使閱讀速度大大地放慢了,萬一到正式考試中沒有詞典的幫助,這樣的學生的思路就會完全被打亂,因此查詞典的方法嚴重影響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3)閱讀缺乏整體性。不是從總體上把握句子的含義,而是一詞一讀。很多學生在閱讀中拘泥于字和字、詞和詞之間的搭配,忽略了句子與句子、段落與段落以及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就會放慢閱讀速度,使文章的理解支離破碎、不連貫,甚至歪曲了文章的意思。
(4)注意力不集中。集中注意力是有效閱讀的前提條件。只有在閱讀的時候全神貫注,才能集中精力理解文章的意思,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圖。許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由于時不時地遇到一些生詞或者疑難句型,便使注意力分散到考慮這些問題中去,注意力得不到集中。
(5)無聲閱讀。研究表明,任何有聲閱讀的速度都要大大低于無聲閱讀。閱讀時不時地回頭往前看,這種現(xiàn)象叫做復視,這樣會分散注意力,不利于讀者抓住文章的要旨或主題,減少讀者的閱讀興趣。
4.閱讀技巧欠缺。有的學生閱讀時,捧著文章就讀,不問作者、不看標題、不善于抓住主題句、不作悟意閱讀,在平時的閱讀中,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效率很低,雖然滿紙漢語注釋,可對文章內容還是不甚了解。另外,大學英語學習階段的教法方面也存在誤區(qū),教師往往習慣于把課文及其他閱讀材料看作是向學生提供詞匯和語法結構知識的媒介,將重點放在辨認詞義、講解慣用法、分析語法結構、解釋長難句等幾個方面,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了根深蒂固的精讀習慣。進行閱讀時,學生容易過分糾纏語言和內容的細節(jié),偏重語法分析,對文章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句子水平上,對孤立的句子好像是理解了,但整篇文章講的是什么卻不甚了解。
二、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
1.擴大詞匯量?,F(xiàn)代社會是一個知識爆炸的社會,每天都會有一些新詞出現(xiàn),狹窄的詞匯量必然會阻礙我們閱讀的正常進行。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說過:“如果沒有語法,還可以傳達一點點信息,如果沒有詞匯,則不能傳達任何信息?!庇纱丝梢?,詞匯是語言系統(tǒng)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詞匯是閱讀的基礎,離開了詞匯,閱讀就無法進行,然而英語詞匯浩如煙海,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記住大量詞匯的。因此,教師應系統(tǒng)講授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如運用構詞法猜測生詞意義,利用語境推測詞義,借助近義詞、反義詞加深記憶,擴大閱讀量來鞏固詞匯等,鼓勵學生有效地積累詞匯量。同時,教師應突破教學大綱的束縛,有意識地復習學生在中學時代就應掌握的語法知識。
2.增加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技巧。當前大學生的閱讀面狹窄,閱讀量少。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增加閱讀量。教師在學生選擇閱讀刊物時可以給他們予以指導,幫助他們選擇與學生目前英語水平相適應的刊物。通過大量的泛讀,不但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語感而且還能使學生的語法知識增強,詞匯量擴張。其次,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技巧,使學生努力提高閱讀的速度。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要撇開私心雜念,看文章的時候不能斷斷續(xù)續(xù)。閱讀時應該嘗試加寬自己閱讀時的視野覆蓋面,逐步由“點讀”到“線讀”再到“面讀”。實踐證明,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不僅能降低閱讀的難度,而且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碰到困難會知難而退,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克服這種心理。首先,要肯定他們的閱讀能力,相信他們在閱讀活動中能取得成功;其次,對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取得的進步應給予及時的鼓勵;再次,教師在選取閱讀材料時,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這樣可以減少學生的挫折感。學生一旦樹立起信心,產(chǎn)生積極的態(tài)度,就會自覺克服閱讀中遇到的困難,并把克服每次困難當成一個取得進步的機會,久而久之,閱讀能力便會慢慢提高。
總之,閱讀就是為了理解文意,獲取信息。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在大學生學習英語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大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難點。但想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決非一朝一夕之事,還得多讀多練。在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范圍,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增強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熟練地掌握并運用各種閱讀方法、策略及技巧,從而獲取文章所傳遞的信息,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林立,董啟明.英語教學與研究[C].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李樹河.大學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J].內蒙古:內蒙古財經(jīng)學院學報(綜合版),2005.
[3]吳漢平.博通英語方法篇[M].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4]劉淑穎.大學英語教學法研究[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