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在句法、表達方式、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導致英漢翻譯中必然存在不對等的問題,這給英漢翻譯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谶@一思考,本文從轉換角度出發(fā),運用大量例證來分析在英譯漢中存在的詞類及句子成分轉換的可能性,從而解決英漢翻譯過程中的詞類、句子成分的不對等問題。
關鍵詞: 英漢翻譯 轉換法 類型 運用
英語和漢語分屬兩個不同的語系,在語言的表達方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在翻譯過程中,把英語句子中的詞性、句式一一對應照搬過來,則漢語譯文會變成英式漢語,讀者不易理解或無法理解,譯文不通順不流暢且?guī)в忻黠@的歐化性,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應用詞性轉換和句子成分轉換的翻譯方法。這種方法不僅指詞性的改變,而且包括詞性作用的改變和句子詞序的改變。如原文中的名詞可以轉換成譯文中的動詞,原文中的介詞可以轉換成譯文中的動詞等,反之亦然。
例如:
1)The growing awareness by millions of Africans of their extremely poor and backward,living conditions has prompted them to take resolute measures and create new ones.
如果不改變詞性,這句話可能會譯得很拗口,不堪閱讀,如:數(shù)以百萬計的非洲人對于他們非常貧窮落后的生活條件的日益覺醒促使他們采取堅決的措施,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條件。
如根據(jù)漢語表達習慣,將名詞awareness 譯為動詞“意識到”。同時將形容詞growing轉換為相應的副詞,其它部分也作相應的變化。
改譯為:數(shù)以百萬計的非洲人已逐漸意識到他們的生活狀況異常貧窮落后,這就促使他們奮起采取堅決措施去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條件。
2)Joseph beheld my style of cooking with growing indignation. (Wuthering Heights)
我的這種做飯方式叫約瑟夫越看越冒火了。
(此句中將分詞growing譯成遞進式程度,副詞“越……越……”。)
3)The turning point of my life was my decision to give up a promising business career and study music.
我生活的轉折點是我決定不做發(fā)財有望的商人而專攻音樂。
(此句中將名詞decision 轉換成為動詞“決定”。)
筆者基于對英漢翻譯不對等問題的思考,從轉換角度出發(fā),運用大量例證來分析在英譯漢中存在詞類及句子成分轉換的可能性,以解決英漢翻譯過程中的詞類、句子成分的不對等問題。
一、詞類的轉換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表達方式不同,不應當機械地按英語原文詞性譯作漢語中的同一詞類,如把名詞譯成名詞、把動詞譯成動詞等。為了確切地表達原文的內容,就必須改變英語的語言形式,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詞類轉換是必然的,又是普遍的。
1.轉換為漢語動詞
從某種程度上說,詞的形態(tài)(及形式)變化是否過于繁復多變決定了詞類的優(yōu)勢。由于英語是屈折語(inflectional language),其動詞形態(tài)變化復雜且穩(wěn)定,這就使英語動詞的使用受形態(tài)的限制,而名詞不存在這個問題,因而名詞在英語中占優(yōu)勢,名詞的優(yōu)勢導致了介詞、形容詞、動名詞等的伴隨優(yōu)勢。而漢語是非屈折語(non-inflectional language),沒有形態(tài)變化問題,而動詞與名詞比較,動詞的動態(tài)感強,名詞則較為靜態(tài),漢語中動詞非?;钴S,可以連用,也可以廣泛代替名詞或廣泛代替形容詞。英語傾向于多用名詞,敘述呈靜態(tài)(stative);漢語傾向于多用動詞,敘述呈動態(tài)(dynamic),故而,英譯漢過程中則要考慮“靜”—“動”轉換,也就是把英語名詞、介詞、形容詞、動名詞轉換為漢語動詞。例如:
(1)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火箭已經(jīng)用來探索宇宙。
(2)Some power plants are under construction.
幾個發(fā)電廠正在建造中。
(3)I am afraid I can’t teach you swimming. 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
我未必會教你游泳。我想我的小弟弟比我教得好。
(4)“Coming!”Away she skimmed over the lawn,up the path,up the steps,across the veranda,and into the porch.
”來啦!”她轉身蹦著跳著地跑了,越過草地,跑上小徑,跨上臺階,穿過涼臺,進了門廊。
(5)The oil in the tank has been up.
油箱中的油用完了。
(6)Doctors have said that they are not sure they can save his life.
醫(yī)生們說他們不敢肯定能否救得了他的命。
(7)Are you familiar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type of transistor amplifier?
你熟悉這種晶體管放大器的性能嗎?
(8)Heating water does not change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把水加熱不會改變水的化學成分。
(9)One of our ways for getting heat is burning fuels.
我們獲得熱的一種方法是燃燒燃料。
例(1)、(2)中的名詞application,exploration和construction分別是由動詞apply,explore和construct派生而來,在譯成漢語時轉化為漢語動詞:用來、探索、建造。例(3)中的名詞teacher是由動詞teach加后綴-er派生而來的,在譯成漢語時轉換成漢語動詞:教。對例(1)、(2)和(3)的分析可知,英語中由動詞派生的名詞,若在句中含有較強的動作意味,一般都轉換為漢語的動詞。例(4)、(5)中的介詞over,up,across,into分別譯為動詞:越過,跑上,跨上/用完/穿過,進了。這說明英語介詞在譯為漢語時,通常把含有動作意味的介詞轉換為漢語動詞。例(6)、(7)中的形容詞sure,familiar分別譯為動詞:肯定,熟悉,也就是把英語中的形容詞與系動詞構成復合謂語,譯成漢語時轉換為動詞。這些英語形容詞的涵義是表示知覺、情感、想法等心理狀態(tài)。例(8)、(9)中的動名詞heating,getting,burning分別譯為漢語動詞:加熱,獲得,燃燒,也就是把由動詞加ing演變的名詞—動名詞轉換為動詞。
2.轉換為漢語名詞
如前所述,英語是名詞占優(yōu)勢的語言,漢語是動詞占優(yōu)勢的語言。但英語中也存在很多由名詞派生的動詞、形容詞,以及由名詞轉用的動詞、形容詞,在翻譯成漢語時往往找不到相應的動詞、形容詞,這時可考慮將其譯成漢語名詞。例如:
(10)Formality has always characterized their relationship.
他們之間的關系,有一個特點,就是以禮相待。
(11)Gases differ from solids in that the former have greater compressibility than the latter.
氣體和固體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壓縮性。
(12)After careful treatment the deaf have recovered their hearing.
經(jīng)過悉心治療后,聾人恢復了他們的聽覺。
(13)More rooms are being built to accommodate the sick.
正在建造更多的病房來收容病員。
例(10)、(11)中的動詞charactherize與differ分別是由名詞character和difference派生而來的,若按動詞對應翻譯,則譯文為:禮節(jié)總是使他們的關系賦予特色。/ 氣體不同于固體,在于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壓縮性。顯然這兩種譯法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故而將動詞charactherize與differ轉換為漢語名詞:特點、區(qū)別。例(12)、(13)中的形容詞deaf與sick分別是由形容詞deaf與sick加上定冠詞the轉換為名詞表示類別,故而將形容詞deaf與sick 轉換為名詞:聾人、病員。
3.轉換為漢語形容詞
英語中有些抽象名詞前加不定冠詞,用作表語時,常譯作漢語中的形容詞。在翻譯過程中,由于動詞變?yōu)槊~,原來修飾動詞的副詞相應變?yōu)樾稳菰~。英語句中副詞用在名詞前或后,在意義上相當于定語,譯成漢語時這種副詞變?yōu)樾稳菰~。例如:
(14)He is a stranger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他對電子計算機的操作是陌生的。
(15)The electronic computer is chiefly characterized by accuracy and quick computation.
電子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是運算正確迅速。
(16)The buildings around are mostly of modern construction.
附近的建筑物大部分是現(xiàn)代化的。
例(14)中的名詞stranger與例(15)中的副詞chiefly分別是由形容詞strange加后綴r和形容詞chief加后綴ly派生而來的,如果按名詞和副詞對應翻譯,則譯文分別為:他對電子計算機的操作是一個陌生人。/ 電子計算機主要地被賦予運算正確迅速的特點。顯然這兩種譯法不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故而將(14)中名詞stranger與例(15)中的副詞chiefly分別轉換為漢語形容詞:陌生的和主要的。例(16)中的副詞around用在名詞buildings后,意義上相當于定語,故而副詞around譯成漢語的形容詞:附近的。
4.轉換為漢語副詞
英語句中名詞在翻譯過程中轉換為動詞后,原來修飾名詞的形容詞相應變換為副詞。
例如:
(17)We have made a careful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chemical elements.
我們仔細地研究了這些化學元素的特性。
(18)We must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technical equipment.
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現(xiàn)有技術設備。
例(17)、(18)中形容詞careful與full分別修飾名詞study和use,名詞study和use在翻譯過程中分別轉換為漢語動詞:研究和利用,原來修飾名詞的形容詞careful與full,相應變換為漢語副詞:仔細地和充分。
二、句子成分的轉換
英譯漢時,往往不能按照英語句子結構格式原封不動,否則譯文生硬、無法理解。在翻譯過程中,很可能由被動語態(tài)變成主動語態(tài),使英語句子中的主語譯作漢語句中的賓語。這就是句子成分的一種轉換。
1.轉換為漢語主語
英語中如果賓語在意義上跟原文中的主語有比較密切的聯(lián)系,所指的內容是原文中主語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屬性。譯成主語后,更加切合漢語的表達方式。與此同時,英語中的主語,一般譯作修飾漢語句中主語的定語。如果英語句中介詞的賓語在意義上跟主語在某一方面有關,則可以把介詞省去不譯,也可以把介詞賓語譯作漢語句中的主語。如果在譯文中強調英語句中的表語或者狀語,則原文的表語或者狀語譯作漢語主語。原文的主語在譯文中另作適當處理。例如:
(19)An automobile must have a brake with high efficiency.
汽車的剎車必須高度有效。
(20)A helicopter is different from an aeroplane in construction.
直升飛機的結構跟普通飛機不同。
(21)Two widely used alloys of copper are brass and bronze.
黃銅和青銅是兩種廣泛使用的銅合金。
(22)High-quality machines of various types are produced in our country.
我國生產(chǎn)各種類型的優(yōu)質機器。
例(19)中的賓語brake和例(20)中的介詞賓語construction分別是例(19)中主語automobile的一部分與例(20)中主語helicopter的某一方面,故而可將賓語brake和介詞賓語construction分別轉換為漢語主語:剎車,結構。例(21)中的表語brass and bronze和例(22)中的狀語in our country,在翻譯成漢語時,為了強調兩例中的表語和狀語,都譯為漢語的主語。
2.轉換為漢語謂語
當主語為動作性名詞,而謂語為系動詞或make,take 之類動詞的被動語態(tài)時,可將主語譯為謂語,并采用無人稱句的格式。例如:
(23)Precautions are necessary to prevent it from burning.
必須注意不要讓它燒著。
(24)Attempts were made to develop a new technique for breeding rice variety.
曾試圖研究出一種培育水稻品種的新技術。
例(23)、(24)中的主語precautions和attempts都為動作性名詞,謂語都是系動詞,故可將主語譯為謂語,采用無人稱句的格式。
3.轉換為漢語賓語
英語中被動語態(tài)較常用,漢語中被動語態(tài)較少用。為了符合漢語的表達方式,英語中被動語態(tài)常譯作漢語中的主動語態(tài),因此英語中的主語譯作漢語中的賓語。例如:
(25)The mechanical energy can be changed back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means of a generator.
利用發(fā)電機可以把機械能再轉變成電能。
(26)Water is usually considered as a compound of two elements.
通常把水看作兩種元素的化合物。
例(25)、(26)中的主語energy和water根據(jù)漢語的表達方式,分別譯為漢語中的賓語。
4.轉換為漢語定語
為了強調英語句中某一個成分,把它譯成主語,因而將其中的主語譯作漢語句中的定語。
(27)Various substances differ widely in their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各種材料的磁特性有很大的不同。
(28)Softwood trees have thin,needle-like leaves.
軟材樹的葉片纖細,呈針狀。
例(27)、(28)為了強調characteristics和leaves譯為了漢語的主語,那么,兩句的主語也相應地譯作漢語句子的定語修飾主語。
5.轉換為漢語狀語
主語較短,并含有狀語意義時,可改譯為狀語,并采用無人稱句的格式。例如:
(29)These circumstances make it difficult to find site on which to carry out experiment.
由于這些環(huán)境條件,難以找到進行試驗的場所。
(30)Computer battles bugs.
用計算機排除故障。
例(29)、(30)中的主語These circumstances和Computer在句中都含有狀語意義,故而譯為漢語的狀語“由于……”和“用……”,采用了無人稱句格式。
6.轉換為外位語成分
當主語的定語較多較長時,為使譯文明確簡練,可把一部分定語或把整個主語譯為外位語成分。例如:
(31)The exact route or mechanism of polymer degradation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s is not agreed upon by experts.
關于紫外輻射時聚合物降解的精確路線或機理,專家們是有分歧的。
總之,轉換法多種多樣,不僅限于以上幾種譯法。在英譯漢前,一定要弄清英文原意,然后按漢語習慣進行翻譯,要敢于打破原文句子結構的框框,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譯成通順流暢的漢語。
參考文獻:
[1]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8.
[2]馮偉年.英語話中國[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12.
[3]莊繹傳.英漢翻譯簡明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