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過對比日本語能力測試改革前后的各項指標,分析了該考試的改革趨勢,并據(jù)此向日語學習者提出了相應的學習方法,以期讓日語學習者盡快適應改革,在考試中充分體現(xiàn)自身的日語水平。
關鍵詞: 日本語能力測試 改革趨勢 應對策略
在中國,現(xiàn)有用于鑒定日語能力的考試主要有JLPT(日本語能力測試),J.TEST(實用日本語鑒定),BJT(商務日語能力考試),大學日語四、六級考試等類型。其中,JLPT是由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及日本國際教育支援協(xié)會于1984年建立的一套較為完整的考試評價體系,并于同年開始在有關國家和地區(qū)實施。該考試的成績通知書由國際交流基金會通過教育部考試中心及下設考點發(fā)放給考生本人,成績合格者還將同時得到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頒發(fā)的合格證書,并且合格證書長期有效。所以,大多數(shù)日本大學招收外國留學生時,要求留學生提交該考試的一級證書作為錄取他們的語言水平依據(jù)(非強制性的,日本政府沒有明確規(guī)定);日本方面對有關國際交流或某些勞務輸入者要求提交日本語能力測試等級證書;中國國內大部分日資企業(yè)要求其日語相關工作的求職者提交日本語能力測試等級證書?;谝陨弦蛩兀⑶以摽荚囋谥袊鴮嵤┑臍v史較久,日本語能力測試一直開展得如火如荼。
根據(jù)日本國際交流基金2006年海外日語教育機關調查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2007年12月13日,在中國的日語學習者已經(jīng)達到68,4366人次。龐大的日語學習群體使日本語能力測試的應試者人數(shù)也不斷增加,一年一次的考試完全滿足不了學習者的需求。面對良好的發(fā)展形勢,日本語能力測試從2009年開始,每年將舉辦2次,分別在7月和12月的第一個星期日上午進行。與此同時,為順應社會對日語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日語語言的自身發(fā)展,該考試從2010年起,將對考試相關項目進行較大的調整。面對日本語能力測試的改革,學習者需要盡快作出調整,以求在考試中充分體現(xiàn)自身的日語水平。因此,本文在分析試題改革趨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應對策略,希望能給日語學習者一定的參考。
通過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改革后的日本語能力測試將有以下不同之處:①現(xiàn)有日本語能力測試分為四個級別,由難到易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改革后將分為五個級別,一級與目前一級難度基本相同甚至難度加大,二級基本保持不變,改革后的三級水平相當于原有二級到三級之間的水平,改革后的四級水平即是現(xiàn)在的三級。并且,級別的名稱也將改為N1—N2—N3—N4—N5(N來源于日語的發(fā)音NIHONGO和NEW)。②在考試模塊上將變成「よむ試験」(看讀測試)和「きく試験」(聽力測試)兩大部分?!袱瑜嘣囼Y」相當于目前考試的文字·詞匯與語法·閱讀部分,「きく試験」相當于目前考試的聽解部分。暫時還未增加口語和作文部分的測試。③改革后日本語能力測試的參考信息內容將變?yōu)椤叭绻_到該級別就能××”,而該信息的確定是通過統(tǒng)計以往相應級別合格者所能承擔的工作內容來實現(xiàn)的。這就讓日本語能力更加具體化,更有利于學習者根據(jù)現(xiàn)有日語水平,制定今后的學習計劃和目標。④改革后的日本語能力考試的成績將實施得分同等化,一方面避免了因不同時間的試題差別導致的分數(shù)差別的影響,另一方面進一步體現(xiàn)了國際標準化。⑤改革后的日本語能力測試的歷年試題將不再對外公開。
對于日語學習者來說,最關心的無外乎試題的改革趨勢。雖然現(xiàn)階段還沒有完整的改革后的樣題公布,但是根據(jù)《日本語能力試験改定 中間報告(2008年6月)》(日本語能力測試修改 中間報告)顯示,今后的日本語能力測試的試題將以新的學術研究為基礎,旨在實現(xiàn)以下的目標:①意在評定學習者課題實施能力和由此必需的溝通能力,重點在于測試日語學習者實際應用日語的能力。②認定標準將由一直以來的“習得漢字××個,詞匯××個,學習時間達到××小時,初級語法/基本語法/較難語法/高難度語法”的表達方式轉變?yōu)椤叭绻_到該級別就能××”的信息傳達。這樣的表達能更加客觀地反映出相應等級的合格者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能做什么事情,以及在進入學?;蚬緯r能勝任什么樣的工作。
針對上述種種改革,日語學習者又要如何及時有效地應對呢?筆者從自身的經(jīng)驗出發(fā),就新形勢下如何展開日本語能力測試的學習和復習談談看法,希望為日語學習者提供一定的借鑒。
筆者認為學習者需要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意識到學習日語的根本目的在于運用,而不是應付考試,所以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就要善于積累和總結,始終保持對日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就日本語能力測試的相關學習而言,首先是「よむ試験」(看讀測試):目前一些關于日本語能力測試的應試技巧過于側重尋找規(guī)律性和語法照搬性,致使很多考生雖然突擊后也能通過相應級別的考試,但真正實踐時卻發(fā)現(xiàn)學不能所用,無法勝任相關工作。而此次改革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習者能夠通過考試斷定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這就必然要求學習者擺脫以往的應試心態(tài),學習更加實用的日語知識。具體而言,文字·詞匯的學習和記憶不能脫離例句,也不能夠單純只背誦中文的意思,要盡可能地熟悉其日文釋義。這樣的訓練可以形成有效的日語思維,所有的詞匯都變成了日語,讓日語變成處理問題時思維的開始語言。語法的學習和記憶需要同時掌握語法的日語意思和中文意思,還有接續(xù)法,最好的方法也是通過例句來學習。至于閱讀能力的提高則離不開堅持每天的閱讀,但是要注意選擇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原版日本報紙、雜志等。閱讀可以采取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方式。精讀時句句搞明白,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甚至背誦經(jīng)典句段。泛讀則挑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做到能快速理解作者想表達的觀點??傊谡Z言習得過程中,不論是文字、詞匯還是語法都包含在閱讀之中,平時大量的閱讀就能促成語言綜合能力的不斷提高,也有足夠能力應對考試中的「よむ試験」部分。
然后是「きく試験」(聽力測試)部分:改革后的日本語能力測試不再公布歷年試題,這就導致總結歷年聽解真題規(guī)律有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日語學習者在參考已總結出來的聽解試題規(guī)律的同時,更需要加強日常的日語聽力訓練,逐步形成較強的日語語感。由于改革后的考試側重于實際應用日語的能力,筆者認為堅持聽日語新聞是較有效的方式。雖然這些新聞的正常語速比能力考試的聽力語速要快,但是包含了大量的有效信息和新詞匯,也是最地道的日語表達方式。為了培養(yǎng)語感和習慣日語的發(fā)音,需要堅持多聽多記錄,長此以往也能幫助找到日語的發(fā)音規(guī)律。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多看一些日本動畫、日劇等,學習者在看的過程中,記下自己能聽出的單詞,查字典掌握沒有學過的單詞,長期堅持就能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在聽力考試中能夠快速反應并作出準確判斷。
以上是筆者在比較分析日本語能力測試改革前后的特點的基礎上提出的一些學習建議。學習一門語言沒有捷徑,它的過程需要艱辛與努力,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希望每個日語學習者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制定合適的復習方法,用積極的心態(tài)來迎接新的日本語能力測試。
參考文獻:
[1]國際交流基金,日本國際教育支援協(xié)會.第2回 日本語能力試験改定中間報告[R/OL].日本語能力試験改善に関する検討會,2008.06.http://www.jlpt.jp/j/info/pdf/2008_report.pdf.
[2]國際交流基金,日本國際教育支援協(xié)會.日本語能力試験改定中間報告[R/OL].日本語能力試験改善に関する検討會,2007.05.27.http://www.jlpt.jp/j/info/pdf/2007_report.pdf.
[3]JLPT(日本語能力測試)[EB/OL]. 2007.07.12.http://www.etest.edu.cn/kaoshi/20070712/342.html.
[4]改定のポイント[EB/OL].2008.http://www.jlpt.jp/j/info/index.html.
[5]日本語の聴解指導.帝京大學文學部紀要教育學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