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博客作為一種新的交流傳播媒介在推動協作教育和協作學習方面具有強大的功能。在傳統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學生缺乏語言輸出和學習動機, 而將博客應用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則可以利用博客的強大功能,強化學生的語言輸出和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學習,可以有效增強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效果。博客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博客教學有其獨特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 博客 大學英語 寫作教學
利用博客教學是多媒體網絡教學現行模式的要求。傳統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能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操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而現代的網絡化教學又能激發(fā)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如能在寫作教學中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優(yōu)勢互補,就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本文旨在通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博客的運用找到傳統課堂教學和現代網絡化教學的結合點。
一、博客的定義及其特點
博客(weblogs or blogs)是一種電子期刊,但它又有別于其他形式的電子期刊,即博客兼具網站和期刊的功能,同時可以開創(chuàng)提高寫作水平的空間(Huffaker,2003);博客又是一種表達自己思想、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不斷更新的網絡出版模式。
博客教學模式具有傳統教學模式所無法比擬的有效性。有研究表明,博客可以促進閱讀、寫作、自我表達及創(chuàng)造性能力的培養(yǎng)(Oravec,2004);博客就像一本開放式期刊,博客上的文章和其它內容是學習者學習過程的記載,同時可以作為他人使用的資源(Campbell,2003)。博客可以提供一個自如表達思想、反思實踐、合作學習及社會交流的平臺。例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很少能夠得到同事對其教學活動有效性的評價;然而,博客可以為教師提供一個電子平臺,供其閱讀、寫作及交流。博客為使用者營造出一種和同齡人交流的氛圍(Oravec,2004)。又如,博客對于增進英語寫作動力和動機、緩解焦慮情緒和心理壓力以及文章的整體修改等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蔣宇紅,2005);博客的應用與發(fā)展,為協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條件與環(huán)境(陳欣如,2007)。
然而,對于英語專業(yè)寫作的博客教學模式,卻幾乎無人專門進行過研究,本文將對此進行有益的探索。
二、博客應用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應該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教師應該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幫助者,而非知識的灌輸者;教材知識應該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而非教師傳授的內容。教學媒體應該是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學習的工具(Vygotsky,1978;何克抗,1998)。
(二)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學習的責任基于學習者,學習者應該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應該積極構建知識,并且要在不同的情境下運用所學的知識。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他們的信心密切相關,成功地完成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學習者的信心和學習動機就會增強。
2.強調“協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學習是一個積極的、社會化過程。建構主義認為指導者和學習者同樣參與在學習過程中,指導者的價值觀念和背景會影響學習者意義的構建。學習者會將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其他學習者的觀念相比較,形成一個全新的、經過社會檢驗的、對知識的看法??傊瑢W習者和周圍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對意義的構建起重要作用。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交流,形成一個交互環(huán)境,共同實現知識的重建。
3.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為了支持學習者主動探索和完成意義構建,要為學習者提供各種各樣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應包括學生的學習資料和學生自己獲取資源的方法的介紹。
三、博客應用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優(yōu)勢
將博客應用于大學英語寫作,學習者能夠充分利用博客的特性與功能,親身體驗各種創(chuàng)造性和合作性的英語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意義建構的需求。具體來說,博客應用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具有以下優(yōu)勢:
(一)學習者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這和建構主義理論中學習者的角色不謀而合。由于博客需要及時更新,學習者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時地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意義重建,寫入博客中。由于博客所針對的群體是互聯網上的所有人,因此學習者會在寫作時進行仔細構思、創(chuàng)作,主動地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構建。
(二)博客是合作學習和社會交流的平臺
不同學習者會在博客上留言,這起到了反饋信息的作用。教師也可在學生的博客上進行留言,對其英語寫作進行評價;此外,通過博客,可以很好地實現同伴互評。由于每個人的作品都展現在博客上,包括同伴之間的評價,因此評價者本人也會很認真地對待評價過程。這種互評本身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直接影響二語習得成果(Oxford,1993)。
(三)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博客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
教師應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偏好和風格,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來創(chuàng)設多樣的教學活動(唐芳,2009)。由于不同學習者的文化背景、知識結構、興趣愛好等有所差異,他們對于教師傳遞的內容也有不同要求,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超鏈接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學習要求。此外,教師可在博客中設置學習方法板塊,專門為學生介紹如何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
(四)學生可以大量進行語言的輸出
傳統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像講精讀課一樣講授,學生成為了被動的信息接受者,但并沒有實現知識的內化。而學生通過在自己的博客上完成老師布置的寫作任務,就可以實現語言輸出,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
四、博客應用于寫作教學的模式
教學博客是以教師為主導,通過教師的組織與管理,利用博客開展教學活動的模式。通過設計博客日志,教師的教學觀念、思路、教學方法等信息變?yōu)閷W生可以獲得的知識,寫作教學博客應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一)信息及知識的載體
1.包括教師的寫作學習方法和教學體會
傳統的寫作教學使學生對寫作有種懼怕感,看到一個題目不知如何動筆,或是剛寫出一個句子就會懷疑是否正確。中西思維方式的巨大差異,使學生英語習作中母語負遷移現象極其嚴重。因此教師要通過博客這一廣闊平臺,充分闡述寫作學習方法,以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
筆者建立了一種“寫作教學”與“寫作學習”相結合的博客,以期通過這個平臺來改善和提高寫作教學工作。筆者的寫作博客包含英語背景知識、學習指導、英語作業(yè)、意見反饋、通知及其他等欄目,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增加了另外一些欄目:六級專題、四級專題、商務英語、優(yōu)秀范文選讀等。這些內容有效地輔助了寫作課堂教學。
2.符合學生水平的精讀范文及背誦范文
語言學習是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的結合,只有一定量的輸入,才會達到所期望的輸出。聽力、閱讀、背誦屬于輸入過程,而寫作和口語則是輸出過程。因此,寫作能力的提高和閱讀、背誦是密不可分的。背誦原文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感,使其學到許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英語文化。其中有許多地道精彩的表達法,學生必須通過背誦去體會記憶,否則很難在寫作過程中將它們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此外,還應該讓學生勤寫苦練。就寫作而言,沒有大量的練習,所有寫作方法和技巧只是紙上談兵,根本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只有勤寫苦練,才能使語言輸入最有效地轉化為語言吸收,從而迅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過去三年的寫作教學實踐中,筆者要求學生在課下背誦《新概念英語3》,并在課上進行背景知識講解,分析語篇及賞析精彩用詞;同時編出句子,要求學生用背誦過的表達方式來翻譯,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掌握及熟練度,而且學生能體驗到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二)作文互評互改的平臺
1.教師對學生文章的評改
寫作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改是學生提高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評閱不僅是更正學生的語言層面的錯誤,更重要的是要從文章的整體去把握、評析。把修改的范文發(fā)布到博客上,習作者和其他同學都可以閱讀、借鑒,從而延伸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成效。
2.學生之間的互評(即同伴評價)
每星期要求學生把作文發(fā)到學生自己的博客上,讓同學間相互評改。這樣,學生看到他人的文章比自己寫得好,就會奮發(fā)努力,從而激發(fā)學生語言學習及寫作的熱情,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在寫作中的作用。
(三)師生交流的天地
傳統的課堂教學,師生之間缺少交流,教師不清楚學生的狀況及當前需要。而利用博客,學生就可以及時、真實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傳達給教師;教師便可相應調整教學節(jié)奏和教學內容,安排學生所思所想的教學材料。這樣,教學就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五、結語
利用博客進行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充分體現了建構主義指導下教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協作性和創(chuàng)造性”,即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接受和加工外來信息,并通過與老師、同學等的交流、協作,最終以意義建構的方式完成的。博客為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提供了一個平臺,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寫作博客,可以充分實現學生知識的重建和大量語言輸出??梢哉f,寫作博客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建構主義的教學原則。
參考文獻:
[1]Huffaker,D.The educated blogger:Using weblogs to promote literacy in the classroom.From http://www.firstmonday.org/issues/issue9-6/huffaker/.2004.
[2]Oravec,J.Blending by blogging:Weblogs in blended learning initiativ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2004,(28):225-229.
[3]Campbell,A.P.Webogs for use in ESL classes.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From http://iiteslj.org/Techniques/Cambell-Web.html. 2003.
[4]蔣宇紅.在線同伴評價在寫作能力發(fā)展中的作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5):226-231.
[5]陳欣如.博客——現代英語教學的新工具[J].雙語學習,2007,(4):41-42.
[6]Vygotsky,L.S.Mind and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115-128.
[7]Oxford,R.L. Ehrman,M.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Annu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3,13:188-205.
[8]唐芳.淺析學習風格與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J].大理學院學報,2009,(1):88-89.
本文為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