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強化閱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寫作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它是識字的主要途徑,有利于提高識字質(zhì)量;能夠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提高聽話、說話和寫作的能力。閱讀一篇課文不但要了解寫了什么,還要了解怎樣寫和為什么寫,理清思路。在教學中,要兩手抓:一是抓課堂閱讀,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特別是略讀課文,側重于讓學生讀后自己解決課后問題。二是抓課外閱讀,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把自己喜歡的名言、格言、俗語、片段、詩歌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閱讀中深切的感悟寫成日記,或讀書心得體會,或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想法,并在課外閱讀活動課上進行交流,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今后的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二、 強化口頭訓練,提高表達能力
低年級學生應特別注意口頭訓練,口頭訓練就是語言練習,也稱口頭作文,是寫作的基礎。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在口頭訓練中可從兩方面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一是講演,聯(lián)系所學內(nèi)容用故事或常識做材料,在豐富課堂內(nèi)容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表述能力。二是辯論,針對某一觀點,正面反面,都有理由,分為兩組,各組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辯駁,由公證員評判勝負。這兩方面,本身就是一種口頭訓練的方法,而且事前的準備、事后的記敘,都是寫作的最好機會和材料。這些可以說是口頭的作文,是一種極好的口語和寫作訓練。而演講和辯論又是一種學生非常喜愛的群體活動,對這兩個項目的興趣,自然就會遷移到與其相關的寫作上去。這種非寫作的作文訓練,一定會比正式寫作更生動,更有樂趣,則效果更佳。
三、 強化觀察訓練,培養(yǎng)想象能力
寫作是學習的難點,往往學生覺得沒什么可寫,就在于沒有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總等著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或特殊事件發(fā)生時才能寫。其實,在每個人的身邊都有許多值得我們留意的細節(jié)。比如,“兩只小狗”、“升旗”、“我得紅花了”許許多多諸如此類的題材,都可以作為寫作的話題。這樣的指引,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寫作視野,同時也蘊涵了對生活的留心和感悟。教學中要恰當?shù)乩眠@些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而且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細膩地觀察事物的習慣。尤其在低年級看圖寫話的起始階段,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圖片動畫演示,或者在必要的情況下按照圖意組織學生進行情境劇表演,使靜止的圖像在學生的頭腦里像動畫片一樣有形有聲有色地放映,以啟迪學生想象,讓圖片傳遞出更加豐富的信息。
四、 強化寫的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寫是說的再現(xiàn)和升華,讓學生寫真情實感,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把自己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親身經(jīng)歷的寫出來。要克服訓與練的脫節(jié),習作與生活脫節(jié)的弊端,關鍵在于多練。經(jīng)常采用日記形式,以閱讀觀察為內(nèi)容讓學生寫一個場面、一個事件或一個人物,把周圍有教育意義的事記下來。久而久之,不僅解決了寫什么,怎樣寫,而且指導了重點寫什么以及詳略技巧、層次問題,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得到了充分顯露,又能全面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學生再提筆寫作時,就會感到內(nèi)容很多,這樣學生容易掌握寫作方法、抓住寫作重點,使自己學會寫作作文、修改作文,提高寫作能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一是要不斷鼓勵學生努力去寫,及時加以表揚,讓學生充滿信心。二是要指導好學生,指導學生讀好范文,從中有所領悟。三是要及時反饋,讓他們在老師的評語中自我欣賞。
總之寫作能力源于對生活的熱情。如果沒有對事物的認識,心靈的體驗,感情的波瀾,就不可能寫出好文章來。因此只要作為教師的我們能抓住時機,適當點撥,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是作家的苗子。
(大城縣大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