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初高中教學銜接,總體上是指初高中教材的銜接、教學方法的銜接和學生學習方法、學習心理的銜接。通過多年初高中化學教學的實踐活動,我就這方面淺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及想法。
一、初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及目的的差別
通過對比初高中教學大綱對教學目標及目的的闡述可知: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從教科書及教學實際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學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chǎn)及國防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tǒng)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要會對所學知識能應用于解決具體問題。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chuàng)新。
二、初高中教材中知識的承繼和銜接
1. 初三教材中出現(xiàn)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但做要求的內(nèi)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同素異形體;(3)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結構;(4)兩性化合物及典型兩性氧化物。
此部分內(nèi)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講授該章內(nèi)容時,應注意加以補充,以免讓學生出現(xiàn)知識的空白點。
2. 高—年時要對初中的某些知識加深和完善
(1)氧化—還原反應。初中只從得、失氧觀點簡單的介紹有關氧化—還原反應,高一年則從化合價,升降,電子得、失觀點即從本質上來介紹氧化—還原及應及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2)結構理論的初步知識。一是初三只舉例介紹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情況,高一年介紹了核外電子排布的三條規(guī)律,給出了1~18號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二是初三只列舉有關“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簡單例子,高一年則在此基礎上介紹了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原于晶體的概念結構特征和物理性質等。
由上可知,高一年教材中對于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較初中更為完善、更嚴密,也更兼顧科學性和學生的可接受性。
3. 有關化學計算內(nèi)容及方法的承繼
(1)有關溶解度的計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解度三者之間的換算。但溫度改變,溶解、結晶問題的計算是中學化學計算中的一個較為重要的類型,也是高考中常見的考點。在高一年時要適當補充。
(2)“量差”法的應用。此法在中學基礎計算中應用較廣,初中階段不要求學生掌握該法,在高—年要結合有關新課內(nèi)容補充講解并使學生逐步掌握。
4. 實驗室制取常見氣體
初中已學過O2、H2、CO2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并分別介紹其反應方程式,使用儀器裝置等內(nèi)容。高一年要結合CL2、HCL、SO2、NH3等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從反應原理、反應裝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項等四個方面對此加以歸納,并將之擴大為學習氣體制法的一般方法。
初高中教材銜接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尺度,通過相關知織的銜接,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準確理解初中化學知識,并力求做到對今后學習化學有所幫助。
三、教學方法的銜接
1. 通覽教材、大綱
教師要熟悉初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綱中對各部分知識的要求情況。確定新學年開始的復習內(nèi)容及定出復習計劃,使得所復習的內(nèi)容有利于高中化學的學習,有利于初高中的銜接。
2. 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
教師對高一新生的中考情況要進行認真分析,對中考中與高中學習密切相關的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要心中有數(shù),以便在復習中有的放矢。
3. 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科素養(yǎng)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表、演示實驗、教學模型等直觀材料,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經(jīng)濟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以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4.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能力的培養(yǎng)應自高一始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可使學生受益終生,高一年時要注意學生作業(yè)規(guī)范、實驗規(guī)范等的教育和養(yǎng)成。
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nèi)容擔負著培養(yǎng)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四、學習方法的銜接
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主要是記憶、重現(xiàn)、簡單模仿,這種較為機械、死板的方法已不適應高中注重能力及創(chuàng)新的要求。高一年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高中化學的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huán)。
課堂上教學生學會某些知識,是為了課外學生會學更多的知識。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應結合課本各內(nèi)容對學生予以具體指導。
以上有關初高化學教學各方面的銜接問題,應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其內(nèi)在聯(lián)系,特別是要寓學習方法指導于課堂教學中,能力培養(yǎng)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新疆農(nóng)八師石河子市高中城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