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編者購入標致206之后,已經(jīng)多次寫文章向朋友講解如何選擇A0級轎車。接觸了各種各樣的A0級小車,我總結出了一套超級無敵性價比的購車真理……
選擇A0級轎車的朋友,大多都是購買走入他們生活中的第一輛轎車,如何精打細算花好手中為數(shù)不多的每一分錢是硬道理,因此,我們不得不略顯“斤斤計較”一些,將所有的一切考量都圍繞“錢”來考慮。
拿到我手中的長安鈴木雨燕1.5L自動擋炫酷版與上海大眾斯柯達晶銳1.4L自動擋晶享版,都是當前汽車市場中熱度很高的兩款車型,前者的官方指導價為9.88萬元,后者則高達11.29萬元,都為高配置車型,下面我將綜合外形、發(fā)動機、變速器、空間、配置等幾方因素,邏輯分析它們是否值得消費者掏錢。
核心條件:動力和操控
當一個理性的消費者看到一輛車時,一定會首先考量它的發(fā)動機和變速器水平,這是一輛車堅持不懈,良好可靠運轉的根本。雨燕的1.5L M15A發(fā)動機采取VVT連續(xù)可變氣門正時系統(tǒng),在市面上所有的A0級轎車中可謂是中高端水平。其發(fā)動機最大功率達到76kW/6000rpm,最大扭矩138Nm/4000rpm,官方給出的油耗為5.3L/100km,推動1075kq的雨燕綽綽有余。相比之下,晶銳的1.4L發(fā)動機技術要老舊不少,幾年前就在POLO上應用的這款發(fā)動機,沒有可變氣門正時或可變升程系統(tǒng),因此在油耗和排放上都要欠缺一些,其最大功率63kW/5000rpm,最大扭矩130Nm/3750rpm,官方公布的等速油耗為5.6L/100km,由此得出雨燕的發(fā)動機占據(jù)了上風。
這兩款車變速器的區(qū)別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雨燕的4速自動變速器是無法和晶銳的6速自動變速器相比擬的。4速自動變速器在加速上更有優(yōu)勢,不過6速的自動變速器則帶來換擋平順、省油的優(yōu)點,作為城市之中代步工具的A0級小車,更先進的6速變速器當然是最好的。
在實際測試和駕駛中,二者表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性格,雨燕的動力表現(xiàn)比較強,0-100km/h加速為11.76s,而晶銳的平順行駛則讓人印象深刻,加速成績也稍慢一些,為15.31s。雨燕較短的車身長度很干練,坐進車內,低矮的座椅很有跑車的感覺,我在駕駛它繞樁時,電子式助力轉向系統(tǒng)帶來精準的指向性,并且立刻感覺到四只輪子好似鑲在車身的四個角上一般穩(wěn)定。再加上硬朗且不夠舒服的懸架,它繞樁和變線測試時都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運動性。晶銳的繞樁和變線測試也表現(xiàn)良好,不過其車身長度和軸距都比雨燕長不少,加上相對柔軟的懸架,其操控的極限數(shù)據(jù)要略低于雨燕,相比同平臺的POLO敏銳、精確的轉向而言,晶銳也打了折扣,這和它較為簡單的助力轉向機構也有一定關系。
必要條件:外形和空間
既然是大多數(shù)人人生中的第一款車,誰也不希望選擇造型怪異和空間狹小的車型。雨燕和晶銳的外形都有各自鮮明的動感設計元素,將它們與任意一款AO級小車相比都不會落伍,雨燕圓潤的車頭和尾部都使整車顯得很靈巧,好似“精靈鼠小弟”的感覺,兩個通紅的尾燈也格外引人注目:而晶銳則表現(xiàn)出時尚大氣又不失靈活的一面。
轉入車內,雨燕黑色的內飾很動感,并且深色的內飾組件也掩蓋了內飾的塑料感。其左右空間很寬敞,即使很胖的人也不會感到局促,好在車頂較高,不會給人壓抑感。不過雨燕的軸距很短,因此車內縱向空間處于劣勢,后排乘客需要保持筆直的坐姿才能保證膝蓋的舒服,但是即使這樣,它還是要比我的坐駕標致206大不少,身高187cm的我坐在后排,也能比較輕松。晶銳黑色和米黃色搭配的內飾做工不夠細膩,淺色部分的塑料盒真皮座椅配在一起很不協(xié)調,不過其車內空間明顯要比雨燕寬敞,令人幾乎沒有A0級小車的壓抑感,全車還擁有多達22處的豐富儲物空間,非常實用。
非必要條件:多種配置
車內的配置豐富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一些消費者不需要它們,并且還要為之付出不少“銀子”的話,那就變成了一件冤大頭的事情。
首先,雨燕1.5L炫酷版配置了后排座椅4/6分離折疊,擴展后背箱空間,6安全氣囊、ABS+EBD、智能倒車雷達、智能恒溫全自動空調系統(tǒng),電動車窗、智能無鑰匙系統(tǒng)、內置式6碟CD播放機、多功能方向盤等,配置豐富。這些配置都不算浮夸,比較實用,不過相比少了自動空調(手動空調),無鑰匙系統(tǒng)、倒車雷達,真皮方向盤,以及6碟CD改為單碟帶MP3播放機等配置的雨燕1.5L自動擋炫銳版來說,便宜7000元的9.18萬元更加超值。
斯柯達晶銳1.4L自動擋晶享版配置了4安全氣囊、ABS+EBD+MSR+CBC電子系統(tǒng)、真皮方向盤,真皮座椅、電動天窗、座椅加熱(選裝件)、倒車雷達、虛擬6碟CD、MP3播放功能、音頻輸入、USB/SD卡插口等多種配置,個人認為其中某些配置實屬雞肋,天窗、真皮座椅、座椅電加熱等安置在AO級轎車上總顯得不倫不類,并且比手動空調、2安全氣囊、單碟CD,并減少了真皮方向盤和座椅、電動天窗、倒車雷達、USB插口等配置的晶銳1.4L自動擋晶致版貴了8000元。
7000~8000元的配置差別可不是小數(shù)目,看似差別不大的配置,有多少是你能夠經(jīng)常使用的呢?仔細盤算好你到底需要什么再掏錢才是理性的。
論斷結論:8萬元上下才是明智之選
雨燕和晶銳的經(jīng)銷商售價大約比廠商指導價便宜1萬元左右,如此細算下來,無論是雨燕還是晶銳,中等配置款8萬元上下的價格更加適合手中銀錢不多的消費者。要知道,花費10萬元就已經(jīng)能夠選擇某些合資品牌的A級轎車了,更不用說更加實惠的自主品牌汽車,AO級轎車賣10萬元簡直是自找沒趣。通過上述一系列邏輯性的推理不難發(fā)現(xiàn),雨燕1.5L炫酷版要比晶銳1.4L自動擋晶享版超值不少,雨燕除了在變速器技術和后背箱空間上遜于晶銳外,其他各方面幾乎是完勝。如果想要更動感的設計、更多駕車樂趣,并可以接受某些欠缺,那么雨燕自然成為了中標的車型,如果需要大空間、更多的實用性以及更豐富的配置,那么晶銳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后,我還是要提醒消費者,購車需求一定要嚴謹務實,嚴格控制投資,仔細盤算好什么錢該花、什么錢少花或不花,做一個精明的邏輯推理買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