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檢驗與評價

        2009-04-29 00:00:00盧洪友賈智蓮
        財經問題研究 2009年5期

        摘要: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是地方政府汲取資源、有效供給公共品的能力。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國地方政府因各自擁有的資源稟賦和制度環(huán)境差異,導致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汲取能力強弱不同,地區(qū)間的公共品供給能力也存在巨大差異。本文運用因子分析方法,選取中國30個省級政府作樣本,從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兩個層面設定23個評價指標,對地方政府財政能力進行實證分析。分析結果表明,中國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能力參差不齊、弱者居多,不利于公共品特別是基本公共品在地區(qū)之間的大致均等化供給,對此本文給出提升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地方政府財政能力;財政汲取能力;公共品供給能力

        中圖分類號:F810.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09)05-0082-07

        一、引 言

        地方政府財政能力集中體現(xiàn)在地方政府汲取公共資源、有效提供地方性公共品的能力。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以來,隨著社會公共事務治理責任及支出負擔的不斷下移,中國地方政府已承擔了70%左右的公共品供給責任,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強弱決定了地方政府能否汲取足夠的公共資源用以提供各種地方性公共品,滿足轄區(qū)居民的公共需求。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是有限的,也是有差異的。資源的稀缺性和信息的不充分決定了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有限性,而地方政府間財政能力的差異則直接影響地區(qū)間公共品的均衡供給,造成地區(qū)間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失衡。

        國內對于政府財政能力的研究始見于王紹光與胡鞍鋼(1993)的《中國國家能力報告》,該報告將財政汲取能力,即政府從社會經濟中動員財力的能力,作為衡量國家能力的重要指標[1],并將其界定為預算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這一結論為后來的研究提供了借鑒。劉漢屏(2002)認為,一個地區(qū)的財政能力應包括財政自給能力、公共支出的基本保障能力和財政政策能力,將經濟發(fā)展、資金供求、職能績效和制度安排的影響納入了分析框架[2]。李文星和蔣瑛(2002)認為,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是地方政府以公共權利為基礎而籌集財力、提供公共品以滿足區(qū)域內公民的公共需要、穩(wěn)定地方公共經濟、合理進行再分配的能力的總和,是地方政府合法性和穩(wěn)固性的根基所在[3],它是一個系統(tǒng)集群結構,并指出財政資源汲取能力、地方性公共品提供能力是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核心所在。李學軍和劉尚希(2007)認為,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是政府在財政資源方面的運籌能力,包括財政資源的汲取、分配、使用及其在整個過程中的組織、管理、協(xié)調能力[4]。一些學者借助數(shù)理統(tǒng)計和計量經濟學的方法,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對地方政府財政能力進行實證分析,揭示因地區(qū)間經濟發(fā)展不平衡、財權事權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差異。這一類的研究以王雍君、劉溶滄、焦國華、吳湘玲和鄧曉嬰等的文獻為代表。王雍君(2000)通過對地方政府財政自給能力系數(shù)的縱向比較,指出虛弱的地方財政自給能力與地方政府承擔的支出責任極不對稱,過低的財政自給能力扭曲了地方財政的決策行為[5]。劉溶滄和焦國華(2002)選擇各地區(qū)人均財政收入、人均財政總收入、人均財政支出、人均財政總支出及各地區(qū)征稅的努力程度、財政支出成本差異等指標對地區(qū)間財政能力差異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將收入能力、支出能力納入財政能力的評價體系[6]。吳湘玲和鄧曉嬰(2006)選擇預算收入占GDP的比重、政府財政自給率兩個指標,分析了中國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地區(qū)差異,得出我國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呈現(xiàn)地區(qū)非均衡狀態(tài)的結論[7]。綜合上述研究,對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內涵的界定基本上是清晰的,但對地方政府財政能力評價的實證研究尚顯不足,尤其缺乏對地方政府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的綜合評價。已有研究大多選擇個別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作為評價依據,難以覆蓋地方政府財政活動從收到支的全過程,難以客觀全面地評價地方政府財政能力。

        本文認為,對于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評價至少應包括兩個層面: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它基本上涵蓋了地方政府所有的財政活動,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從一個完整的過程來考慮,財政汲取能力說明的是地方政府集中財力的過程和結果,具體到財力轉化為支出的有效性如何,卻是在汲取環(huán)節(jié)中不能體現(xiàn)的。一個地區(qū)財政汲取能力很強,但是如果公共支出不能做到合理有效,支出的結果未能有效地提供符合轄區(qū)居民公共需要的“一攬子”公共品,很難說這一地區(qū)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是強的。從另一角度看,兩個財政汲取能力相同的地區(qū),由于政府在資源配置能力方面的差異,兩個地區(qū)之間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可能就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對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評價應全面考察地方政府的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诖耍疚脑噲D從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兩方面建立一套地方政府財政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因子分析方法對國內30個省級政府的財政能力進行評估和比較,并有針對性地給出提升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政策建議。

        二、地方政府財政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考慮到數(shù)據的可獲得性、權威性以及評價的可操作性,本文選擇23個指標分別對中國省級地方政府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的供給能力進行評估。

        對于財政汲取能力的評價,我們認為地方政府財政汲取能力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當?shù)氐慕洕偭颗c結構;二是地方財政汲取規(guī)范與努力程度。第一個因素可以視為外部環(huán)境因素,一個地區(qū)的經濟總量和結構是地方財政收入的基礎。經濟總量大,產業(yè)結構合理,對財政的貢獻能力就強;反之,則弱。我們選擇地區(qū)生產總值(GDP)、第二產業(yè)總產值占GDP的比重和第三產業(yè)總產值占GDP的比重作為衡量一個地區(qū)經濟總量和結構的指標,它基本上能夠反映地方政府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培育財源以獲得穩(wěn)定收入的能力。由于農業(yè)部門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易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和干擾,創(chuàng)造經濟剩余的能力較差,因此在這里忽略了第一產業(yè)占GDP的比重。汲取規(guī)范與努力程度可視為決定財政汲取能力的主觀因素,在經濟總量和結構一定的情況下,財政汲取的規(guī)范化程度和征收管理的努力程度越高,汲取能力就越強;反之,則越弱。為此,我們選擇了地方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稅收努力程度、財政自給率等指標。地方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反映了地方財政汲取的強度。稅收收入作為穩(wěn)定、優(yōu)質的收入來源,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越高,說明財政汲取能力越強,汲取規(guī)范化程度越高。稅收努力程度這一指標是根據2007年30個省份的截面數(shù)據,以財政收入為因變量、GDP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將得到的財政收入擬合值作分母,以實際的財政收入作分子,最終的比值即為稅收努力程度,它反映地方政府的稅收征管能力。財政自給率,即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全部財政支出的比重,反映相對于當?shù)刂С鲂枨蟮胤截斦淖晕冶U夏芰Α?/p>

        對于公共品供給能力的評價,選擇的是產出類指標。其中隱含的假設是,在財政汲取能力既定的前提下,公共品產出水平越高,公共品的供給能力就越強。為了消除一些客觀因素對分析結果的影響,我們盡量選擇相對指標以增強變量之間的可比性。鑒于中國目前地區(qū)間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只是選擇了教育、衛(wèi)生、科技和基礎設施等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公共品的產出類指標,比較的結果可視為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品的供給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區(qū)間由于經濟發(fā)展水平、社會狀況和自然環(huán)境存在的巨大差異而導致的公共品界定范圍的差異性和特殊性因素。

        表1 地方政府財政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財政汲取能力基本公共品供給能力

        地區(qū)生產總值(GDP)

        第二產業(yè)總產值占GDP的比重

        第三產業(yè)總產值占GDP的比重

        地方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

        稅收努力程度

        財政自給率

        平均受教育年限

        文盲人口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失業(yè)保險覆蓋率

        基本養(yǎng)老保險覆蓋率

        基本醫(yī)療保險覆蓋率

        每千人擁有衛(wèi)生技術人員數(shù)量

        每千人口醫(yī)院、衛(wèi)生院床位數(shù)

        農村衛(wèi)生廁所普及率

        飲用自來水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

        每萬人科技活動人員

        大專以上學歷人口占6歲以上人口的比重

        創(chuàng)新系數(shù)該指標是指每10萬人的專利申請數(shù),用以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創(chuàng)新能力。)

        公路密度

        城市用水普及率

        城市燃氣普及率

        城市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

        三、研究方法及測評結果

        (一)技術說明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對中國30個省級政府(不包括西藏)的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和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可以將不具有可比性的眾多變量綜合在一起,通過抽取隱藏在數(shù)據結構中的對各變量產生影響的公共因子來濃縮數(shù)據,然后將各樣本在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按照方差貢獻率的大小進行加權計算,得出綜合評價的結果。

        1.數(shù)據處理

        鑒于各指標數(shù)據量綱不同,且部分指標的判斷方向不一致,我們首先對取得的樣本數(shù)據[xij](i為樣本數(shù)量,j為指標數(shù)量)進行無量綱正向處理。對于任意第j項指標的數(shù)據,令m=min{xij},M=max{xij},R=M-m。對具有望大特征(即數(shù)值越大財政能力越強)的指標,將其變換為yij=(xij-m)/R,對具有望小特征(即數(shù)值越小財政能力越強)的指標,將其變換為yij=(M-xij)/R。為了使指標數(shù)據具有更強的可比性且服從正態(tài)分布,對數(shù)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令zij=(yij-i)/sj,其中,zij為標準化后數(shù)據,yi為第j項指標的平均值,sj為第j項指標的標準差。

        2.建立因子模型

        對上述通過標準化處理得到的數(shù)據矩陣[zij],抽取k個公共因子fk(k

        3.求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

        對標準化的數(shù)據矩陣Zij計算相關系數(shù)矩陣R,通過|λI-R|=0求得特征值λg(λg>0),λg 表示fk在描述被評價對象上作用的大小。根據特征根大于1的原則選擇k個主因子代替全部指標來描述被評價對象。方差貢獻率為αg=λg/∑kg=1λg,表示各公共因子包含的原始指標的信息量。選擇λg/∑kg=1λg≥80%的主因子,使其對全部變量的解釋力達到80%以上。之后旋轉坐標軸降低因子綜合性,進行進一步的解釋和分析。

        4.計算綜合因子得分并排序

        令各主因子的因子值為F1,F(xiàn)2,∧,F(xiàn)m,構造綜合因子得分F=∑MG=1αgFg,以此作為排序的依據。

        (二)測評結果

        本文選擇的23個指標的實際觀測數(shù)據均來自中國統(tǒng)計年鑒或官方網站,各省份的生產總值、第二產業(yè)總產值占GDP的比重、第三產業(yè)總產值占GDP的比重、地方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稅收努力程度、財政自給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失業(yè)保險覆蓋率、基本養(yǎng)老保險覆蓋率、基本醫(yī)療保險覆蓋率、公路密度、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氣普及率、城市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大專以上學歷人口占6歲以上人口的比重、創(chuàng)新系數(shù)等變量所用數(shù)據,均來自《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8》,每千人擁有衛(wèi)生技術人員數(shù)、每千人衛(wèi)生機構床位數(shù)、飲用自來水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農村衛(wèi)生廁所普及率等數(shù)據來自衛(wèi)生部網站,每萬人科技活動人員數(shù)據來自科技部網站。

        1.對財政汲取能力的評價

        運行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對反映財政汲取能力的7個變量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637,且χ2統(tǒng)計值的顯著性概率為0.000,說明數(shù)據間具有相關性,比較適合做因子分析。

        對汲取能力做因子分析的運行結果顯示,前2個公共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已達83.567%,且特征值全部大于1,因此我們選擇2個主因子進一步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總方差解釋

        主因子

        抽取因子載荷旋轉后因子載荷

        特征值方差貢獻率(%)累計方差貢獻率(%)特征值方差貢獻率(%)累計方差貢獻率(%)

        14.00657.23357.2333.79154.15754.157

        21.84326.33483.5672.05929.41083.567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為了使主因子對實際變量的解釋更加顯著,我們對載荷矩陣進行最大化正交旋轉,得到旋轉后的主因子載荷矩陣如表2所示,它顯示了2個主因子和7個評價指標的內在聯(lián)系。第一個主因子與除地區(qū)生產總值以外所有變量都明顯相關,我們把它命名為努力因子,反映了地方政府為獲取穩(wěn)定的收入主動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培育財源,規(guī)范、努力汲取財力的能力。與第二個主因子相關性程度較高的變量包括地區(qū)生產總值和財政自給率,反映了財政收入的經濟基礎以及收入規(guī)模相對于當?shù)刂С鲂枨蟮臐M足程度,可將其命名為環(huán)境因子。

        表2 旋轉后主因子載荷矩陣

        評 價 指 標

        主因子

        12

        稅收努力程度0.9460.171

        第三產業(yè)總產值占GDP的比重0.945-0.062

        地方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0.9050.068

        稅收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0.7220.524

        地區(qū)生產總值GDP0.0050.899

        財政自給率0.5710.772

        第二產業(yè)總產值占GDP的比重-0.5820.585

        根據30個評價對象的主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權重計算,進一步得到30個省份財政汲取能力的綜合因子得分如表3所示,并按降序進行排列。表4中,綜合因子得分大于0,意味著該省財政汲取能力較強,小于0則說明該省財政汲取能力較弱。

        表3各省財政汲取能力因子得分排序

        排序省 份F1F2得 分排序省 份F1F2得 分

        1北 京 3.78417-0.51231 2.0308816陜 西-0.40030-0.10714-0.25732

        2上 海2.663830.923321.7677417安 徽-0.23756-0.53178-0.27600

        3廣 東0.291532.214750.7500918湖 北-0.25506-0.49907-0.27740

        4浙 江0.410111.861000.7248019河 北-0.824450.60413-0.31276

        5江 蘇-0.094852.121880.5045020寧 夏-0.17986-0.83605-0.32311

        6天 津0.382330.640850.3875821內蒙古-0.51951-0.29290-0.37446

        7福 建0.119690.621870.2322722新 疆-0.38781-0.63021-0.38792

        8遼 寧-0.096750.416460.0543023湖 南-0.45607-0.66957-0.43735

        9海 南0.75535-1.447870.0510224甘 肅-0.39473-0.91535-0.46697

        10云 南0.40112-0.711030.0423325廣 西-0.36517-0.98311-0.46789

        11山 東-0.886781.89116-0.0095126黑龍江-0.76400-0.15730-0.47868

        12貴 州0.44763-1.15290-0.0474227吉 林-0.54289-0.64389-0.48028

        13重 慶0.25313-0.74792-0.0520928江 西-0.76899-0.25671-0.50772

        14山 西-0.307370.26481-0.1061829河 南-1.226750.59291-0.54597

        15四 川-0.21373-0.25804-0.1902830青 海-0.58624-0.80003-0.54620

        2.對公共品供給能力的評價

        運行SPSS15.0統(tǒng)計軟件,我們對反映公共品供給能力的16個變量進行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03,且統(tǒng)計值的顯著性概率為0.000,說明數(shù)據間具有較高的相關性,非常適合做因子分析。

        對公共品供給能力做因子分析的運行結果顯示,前3個公共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已達84.98%,且特征值全部大于1,因此我們選擇3個主因子進一步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總方差解釋

        抽取因子載荷旋轉后因子載荷

        特征值方差貢獻率(%)累計方差貢獻率(%)特征值方差貢獻率(%)累計方差貢獻率(%)

        10.41365.08265.0827.22645.16445.164

        1.82611.41176.4933.29720.60565.768

        1.3588.48784.9803.07419.21284.980

        為了使主因子對實際變量的解釋更加顯著,我們對載荷矩陣進行最大化正交旋轉,得到旋轉后的主因子載荷矩陣(如表5所示)。第一個主因子與衛(wèi)生、教育、社會保障和科技等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變量明顯相關,這一類公共品是關系一個地區(qū)經濟增長與社會穩(wěn)定的核心公共服務,該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45.164%,可以把它命名為核心能力因子。第二個主因子和第三個主因子則分別與農村和城市基本生活設施的供給明顯相關,分別命名為農村設施建設因子和城市設施建設因子,反映地方政府對城市和農村提供基本生活設施的能力,這一結果也符合中國城鄉(xiāng)公共品二元化供給的現(xiàn)狀。

        表5 旋轉因子載荷矩陣

        評價指標

        主因子

        123評價指標

        主因子

        123

        每千人擁有衛(wèi)生技術人員數(shù)0.9170.1490.325創(chuàng)新系數(shù)(每10萬人專利申請數(shù)) 0.656 0.5620.335

        每千人口醫(yī)院、 衛(wèi)生院床位數(shù)0.8930.1580.345文盲人口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0.558-0.4550.195

        失業(yè)保險覆蓋率0.8840.3450.167農村衛(wèi)生廁所普及率0.2880.8320.139

        大專以上學歷人口占 6歲以上人口的比重0.8790.1560.392公路密度0.2880.7900.289

        基本醫(yī)療保險覆蓋率0.8590.3810.127飲用自來水人口占農村人口的地重0.3480.5830.504

        平均受教育年限0.8570.4020.069城市用水普及率0.0140.3140.875

        基本養(yǎng)老保險覆蓋率0.8250.4630.061城市每萬人擁有公交車輛0.440-0.1340.821

        每萬人科技活動人員0.7730.2270.430城市燃氣普及率0.2430.4870.714

        根據30個評價對象在不同主因子的得分和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計算得到30個省份的公共品供給能力的綜合因子得分(如表6所示),并按降序進行排列。同樣,綜合因子得分大于0,意味著該省財政公共品供給能力較強,小于0則說明該省公共品供給能力較弱。各地區(qū)在不同主因子的得分,分別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品供給、農村生活設施供給和城市生活設施供給方面的狀況。

        表6 各省公共品供給能力因子得分排序

        排序省 份F1F2F3綜合得分排序省 份F1F2F3綜合得分

        1北 京3.2068-0.91973 2.09881 2.1602316湖 北-0.48466 0.40659 0.43094-0.23246

        2上 海2.326692.055790.235491.7688317湖 南-0.424310.06056-0.13138-0.28039

        3天 津1.298831.362840.368681.0321118四 川-0.3179-0.85184-0.41529-0.33934

        4遼 寧0.83004-0.08933-0.223440.5110519青 海-0.5049-1.771852.25496-0.33941

        5黑龍江0.86609-0.22341-1.607320.4017620山 東-0.978941.54470.79687-0.39322

        6新 疆0.66535-1.275480.921730.3657121江 西-0.640690.31282-0.16231-0.39505

        7吉 林0.514890.09904-1.01650.2601322河 南-0.603810.67404-1.01114-0.40187

        8廣 東0.32411.37736-1.381690.2508423河 北-0.84340.533620.5975-0.43730

        9內蒙古0.80492-1.34343-1.500390.2432224廣 西-0.59939-0.15948-0.45004-0.44649

        10海 南0.39607-0.40734-1.911450.0490625重 慶-0.779550.158780.1352-0.47775

        11山 西0.096760.32538-0.702930.0404526甘 肅-0.55752-0.98099-0.22936-0.49425

        12陜 西0.03497-0.997590.27581-0.0676727福 建-1.002270.684390.76212-0.50952

        13江 蘇-0.480411.308620.91628-0.0855728貴 州-0.58969-1.18487-0.71627-0.57978

        14寧 夏0.07722-1.14894-0.34611-0.1102229云 南-0.96189-0.773060.68101-0.65643

        15浙 江-0.571261.277291.06954-0.1352630安 徽-1.10215-0.054470.26066-0.70139

        綜合以上分析結果,我們得到了全國30個省份的財政能力得分情況,并以散點圖的形式將30個省份的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綜合反映在坐標圖中,其結果表明,30個省份被分割為4類:

        注:1.北京2.上海3.天津4.遼寧5.黑龍江6.新疆7.吉林8.廣東9.內蒙古10.海南11.山西12.陜西13.江蘇14.寧夏15.浙江16.湖北17.湖南18.四川19.青海20.山東21.江西22.河南23.河北24.廣西25.重慶26.甘肅27.福建28.貴州29.云南30.安徽

        圖1 各省財政能力綜合得分散點圖

        第一類是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都比較強的省份,分布在第一象限,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遼寧、廣東和海南6個省份。這類地區(qū)較強的財政汲取能力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優(yōu)勢:(1)經濟基礎好,經濟總量(或人均GDP)在全國位于領先水平,如上海、北京、天津、廣東和遼寧。(2)產業(yè)結構合理,為地方政府提供了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如北京、上海和海南等省份三次產業(yè)結構占GDP的比重從高到低依次為“三、二、一”,而第三產業(yè)是地方政府主要的創(chuàng)稅產業(yè)。(3)汲取努力程度和汲取規(guī)范化程度高,北京、上海和海南3個省份地方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在20%以上,稅收收入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大多在80%以上,稅收努力系數(shù)大于1.0。這些省份在教育、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科技等基本公共品供給能力都比較強,為地區(qū)經濟增長和社會穩(wěn)定提供了動力和良好的環(huán)境。這類地區(qū)是其他三類地區(qū)發(fā)展的目標,其優(yōu)勢也是其他地區(qū)模仿和學習的經驗。

        第二類是汲取能力較弱而公共品供給能力較強的省份,分布在第二象限,包括黑龍江、新疆、吉林、內蒙古和山西5個省份。這一類地區(qū)經濟基礎較弱,對傳統(tǒng)產業(yè)和資源的依賴程度比較高,收入的穩(wěn)定性和可持續(xù)性比較差,但借助于中央政府政策和資金的援助,地方政府能準確界定職能邊界,改善政府支出績效,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反而比較強。

        第三類是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都比較弱的省份,分布在第三象限,包括山東、重慶、河北、四川、湖北、陜西、貴州、安徽、河南、寧夏、湖南、江西、廣西、甘肅和青海15個省份。這一類地方政府最多,這也說明了我國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整體偏低的現(xiàn)狀。在這一類地方政府中,甚至包括了山東、河南和四川等GDP排名靠前的省份,對照有關數(shù)據進一步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河南與四川因人口因素降低了人均財力水平,進而加重了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給的負擔。山東雖然在整體經濟實力方面占優(yōu),但是地方政府的主觀努力因子得分偏低,為-0.88678,僅高于河南和河北兩省,財政汲取強度和稅收努力程度都比較低,影響了財政汲取能力的得分。

        第四類是汲取能力較強而公共品供給能力較弱的省份,分布在第四象限,包括江蘇、浙江、福建和云南4個省份。綜合各項收支指標數(shù)據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江蘇、浙江和福建3個省份城鄉(xiāng)生活設施供給的因子得分都不低,但是教育和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品的供給水平在全國來看并不占優(yōu)勢,與其經濟實力不相稱。僅以“文盲人口占1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這一指標為例,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江蘇、浙江和福建在30個省份的排序分列第17、第23和第25位。另一項指標“大專以上學歷人口占6歲以上人口的比重”,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福建、浙江和江蘇分列第1、第2和第8位,這不僅印證了江浙一帶獨特的棄學從商的“地區(qū)文化”,同時也應注意到,當?shù)孛耖g資本力量雄厚,私人部門承擔了部分公共品的供給責任,政府的公共品供給職能反而弱化。云南的情況與其他3個省份有所不同,多民族和西部邊疆地區(qū)的特殊環(huán)境對地方政府的公共品的供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總量和產業(yè)結構方面并沒有明顯優(yōu)勢,較強的汲取能力主要來自政府自身的努力,云南的環(huán)境因子得分僅為-0.71103,主觀因子努力得分為0.40112。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從財政汲取能力和基本公共品供給能力兩個角度,選擇了23個指標運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對全國除西藏外的30個省份的地方政府財政能力進行了綜合評價。分析結果顯示,中國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總體偏弱,只有20%的地方政府的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呈現(xiàn)雙強,而在這一陣營中,北京和上海的實力遠遠超出其他4個省份,內部差距比較懸殊;50%的地方政府的財政汲取能力和公共品供給能力都比較弱,其余30%的地方政府或是汲取能力弱或是公共品供給能力弱,這一結果反映了中國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參差不齊、弱者居多的現(xiàn)狀。

        不同類型的地方政府應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提高自身財政能力建設。對于財政汲取能力比較弱的地方政府,應區(qū)別客觀環(huán)境因素與主觀努力因素,如果區(qū)域內經濟基礎較好,但自身努力程度不足,則首先需要從提高財政汲取的規(guī)范化程度和汲取努力程度入手;如果區(qū)域內資源稟賦較差,雖然政府自身很努力,但終歸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一類地方政府是真正需要中央政府通過轉移支付援助的對象。對于公共品供給能力較弱的地方政府,應首先強調政府承擔的責任要與其財政能力相符。在政府財政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政府應承擔哪些責任以及以何種方式來承擔需要認真權衡。政府在財政能力不足的條件下承擔太多的責任,雖然面面俱到,但有效性會降低,只有將能力集中于核心的職責范圍才會提高公共支出的有效性。在明確地方政府職能邊界的前提下,重視產出過程和結果,改善公共支出績效,是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給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國家能力報告[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6-13.

        [2] 劉漢屏.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3] 李文星,蔣瑛.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理論建構[J].南開經濟研究,2002,(2):74-76.

        [4] 李學軍,劉尚希.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問題研究——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為例[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3-6.

        [5] 王雍君.地方政府財政自給能力的比較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0,(5):21-25.

        [6] 劉溶滄,焦國華.地區(qū)間財政能力差異與轉移支付制度創(chuàng)新[J].財貿經濟,2002,(6):5 -12.

        [7] 吳湘玲,鄧曉嬰.我國地方政府財政能力的地區(qū)非均衡性分析[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16):83 -85.

        [8] 維托#8226;坦齊,盧德格爾#8226;舒克內希特.20世紀的公共支出:全球視野[M].胡家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42.

        [9] 程惠芳,蔣泰維,等.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對企業(yè)國際競爭力影響的經驗分析[J].世界經濟,2008,(1):90-96.

        [10] 劉一 .生態(tài)效率視角下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路徑選擇[J].改革,2008,(1):97-102.

        [11] 世界銀行.1997世界發(fā)展報告:變革世界中的政府[R].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3-7.

        [12] 張鋼,徐春賢,等.長江三角洲16個城市政府能力的比較研究[J].管理世界,2004,(8):18-27.

        (責任編輯:韓淑麗)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官网第二页 |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av一级片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色婷婷五月综合亚洲小说| 欧美精品高清在线xxxx| 日韩极品在线观看视频| 男人的天堂av网站| 六月丁香婷婷色狠狠久久| 国产 无码 日韩| 亚洲不卡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视频在线看| 国产不卡一区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加勒比| 国产人与zoxxxx另类| 国产91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视频|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人妖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一边做一边喷17p亚洲乱妇50p| 午夜无码大尺度福利视频| 男女发生关系视频网站| 少妇人妻中文久久综合| 狠狠色成人综合网| аⅴ天堂国产最新版在线中文|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小说在线观看网站| 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 偷拍熟女亚洲另类| 在线天堂av一区二区|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97人妻视频妓女网| 女同舌吻互慰一区二区| 欧美牲交videossexeso欧美| 亚欧国产女人天堂Av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久久|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