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上蔡縣第一高級中學秉承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依章治校、民主理校、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之路。從2001年至今,上蔡一高高考成績連續(xù)八年位居駐馬店市第一名,奪取駐馬店市高考“八連冠”。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國家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網絡示范單位、依法治校示范學校;被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確定為教育研究基地,成為國際合作項目“中英合作學校改進計劃項目”研究實驗學校;被河南省教育廳確定為河南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點項目研究學校,被命名為河南省示范高中、河南省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學校、河南省綠色學校、駐馬店市高考先進單位……其教育教學經驗得到國家教育部門和有關專家的充分肯定,被譽為“一高模式”。
一、加強校本研究,向科研要發(fā)展
為加強校本研究,上蔡一高制訂了《教師進修培訓計劃》,采取了相應的培訓措施。一是鼓勵教師自主進修。學校為教師自主學習提供場所購買書籍,要求每位教師每年讀1~2本教育論著,每月寫出1~2篇教育教學論文和教學心得體會;鼓勵教師進行系列專題研究,承擔教科研課題,撰寫教科研論文,以及參加教育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促進教師向研究型、學者型轉變。二是指派部分教師外出學習。近年來,該校先后組織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大批優(yōu)秀骨干教師到上海的育才中學、湖北的黃崗中學等全國20多所名校參觀學習30多次,認真組織人員參加全國、省、市骨干教師培訓和各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會。三是邀請專家學者授課。近年來,學校有計劃地邀請清華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世界名牌大學的教授來校傳經,開闊了教師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四是教師間相互學習。組織教師開展示范課、公開課、匯報課等活動,找差距,彌不足,共同發(fā)展。五是狠抓新上崗教師的崗前培訓。對新入校的人員進行師德、師風、教育理論、教學管理及教學經驗等崗前培訓,與指導教師簽訂拜師帶徒合同。同時,上蔡一高參加了由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育學院主辦的國內七所知名中學共同參與的“中英合作學校改進計劃項目”的研究。目前,該校有40余人承擔有國家級及省級研究課題。
在重視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的基礎上,上蔡一高還注重校本教材的研究開發(fā),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逐步形成了具有“上高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為培養(yǎng)高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強隊伍建設。為使每一個教職工都能夠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該校每年都組織開展“樹師表形象,創(chuàng)文明新風”活動,引導廣大教職員工愛崗敬業(yè),遵守職業(yè)道德,以高尚的品德影響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教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啟迪學生。常務副校長李愛民不僅主持政教和辦公室工作,還擔任了高三兩個班的地理課。副校長任合國分管教務,盡管工作繁忙,擔任二年級級主任和化學課的他卻沒有耽誤學生一節(jié)課。在校領導班子成員的帶動下,全體教職員工心齊、風正、氣順,有力推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健康開展。
二、著力課程建設,向教學要質量
“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fā)展?!边@是上蔡一高人面對教育改革大趨勢提出的一個響亮口號。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以尊重的態(tài)度待老師。在上蔡一高,這種以德為先、教改并重的教育管理和教學方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打造出了教育教學的“一高模式”。
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在內容上重點抓好了“六個教育”,即以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為主要內容的理想教育,以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要內容的養(yǎng)成教育,以言而有信、表里如一為主要內容的誠信教育,以熱愛生活、尊敬老師、孝敬父母、關心他人為主要內容的情感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協(xié)作意識為主要內容的團隊精神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為主要內容的成功教育。上蔡一高不但重視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教育,還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法制觀念的培養(yǎng)。每學期定期邀請司法局的法律專業(yè)人士來校做法制報告,組織開展“法制教育圖片展”活動,利用校園網播放普法教育錄像片,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
改革教學方法。上蔡一高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走教改并重的特色教學之路。一是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重點完成“三個轉變”: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學生由知識被動的接受者轉變?yōu)橹R的主動探索者,教學手段轉變?yōu)橐远嗝襟w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化教學手段。二是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在課堂教育中,注重啟發(fā)式、討論式、專題研究式、自主探索式等新教學模式的運用;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營造創(chuàng)新教育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推行隨機課、探究課、示范課、引領課,效果良好。三是改革教學過程。加強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改革教學手段。
推進教學實踐。為使德育更富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上蔡一高積極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堅持每周一開展升國旗和國旗下的講話活動;組織學生觀看百部愛國影片,以主題班會、辯論賽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實行“無人監(jiān)考”制度;重點抓好了學生的傳統(tǒng)美德教育,每逢假期為學生布置“為父母洗一次腳”“為長輩端一碗飯”“為五保老人做一件好事”的“親情作業(yè)”,培養(yǎng)了學生尊老愛幼、扶弱濟困的美德。成立了“上蔡一高學生家長理事會”,每年召開兩次學生家長座談會,組織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學生家長交換意見,建立學校與家長定期溝通、反饋和家訪制度,做到全程、全方位和全員育人;開設了藝術必修課和選修課,以及體、音、美輔導班和藝術欣賞課,學校每天都有選擇地播放世界經典音樂、中國經典名曲。為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特長,學校成立了“校園之聲”廣播電臺,組建了學科競賽、美術活動、足球隊、合唱隊等課外興趣小組。為培養(yǎng)學生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勇敢頑強的拼搏意志,上蔡一高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每年都系統(tǒng)地組織“我讓媽媽露笑臉”“學雷鋒、樹新風”“爭做新時代保爾”等主題演講比賽活動。這些活動在學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創(chuàng)新教育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建立規(guī)范有序、運轉有力的協(xié)調工作機制。為了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需要,上蔡一高制定了《“十一五”時期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在學校發(fā)展、學校規(guī)模、教師培訓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出臺了配套的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形成了完整科學的管理體系。制定了《學校領導班子自身建設的若干規(guī)定》《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崗位職責》《領導班子成員廉潔自律的十項標準》等規(guī)章制度,大力倡導不甘落后、不事張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校長陳水獻和其他校級領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領師生攜手奮進,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全面發(fā)展,在群眾中具有很高的威望。領導班子成員身先士卒,大多擔任教學任務,有的還擔任班主任工作;他們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不怕吃苦,不講價錢,在全體教職工中樹立了良好的整體形象。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及各處室職責明確,教職工實行崗位責任制。學校及各處室都做到了開學有工作計劃、落實有具體措施、期末有工作總結,保證了學校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制定互相監(jiān)督、公開透明的領導決策機制。實行校長負責制,并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政治核心、監(jiān)督保證作用和教代會的民主管理及監(jiān)督職能,形成了一個以校長為核心的校級決策機構和以年級組管理為主體,以處室指導監(jiān)督為保障的管理網絡。為了提高教職工的參政意識,每學期召開一次教代會,通報學校各項工作完成情況,討論通過學校各項重大決策。學校重大改革和重大決策均由教代會討論通過,增強了學校工作的透明度和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
實行末位淘汰、能上能下的競爭機制。上蔡一高積極進行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完善了《上蔡一高體制改革方案》《結構工資方案》《教職工量化考核方案》。教師的評先、晉級、聘任直接與考核結果掛鉤。實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和崗位津貼制,對缺額教師實行公開招聘,定期試用,大大激發(fā)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推行社會互動,共同參與的管理機制。為建立起教職工、學生及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學校管理的機制,上蔡一高成立了家長理事會、學生會、團委會,他們按照各自的職能參與學校管理。學校所有的花壇、苗圃和活動園地,早操、課間操及學生餐廳、校園衛(wèi)生等均由學生自己管理。通過讓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和決策,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學生的實踐能力大為提高。
四、打造校園文化,向文化要動力
“行勝于言”“團結、奮進、求實、創(chuàng)新”“勤耕耘、樂奉獻、甘為人梯,講團結、比實績、爭創(chuàng)一流”“勤學,善思,明辨,篤行”。走進上蔡一高,你會被一種濃濃的校園文化氛圍和文明氣息所感染。校園內花木蔥蘢,碧草如茵,道路寬敞平坦,教室窗明幾凈。安全、文明、昂揚、向上的育人環(huán)境和教學氛圍,濃縮了上高人“與時俱進、永不言敗”的上高精神和上高文化。
校長陳水獻告訴筆者,校園文化建設是社會文化在校園內的折射,加強和深化學校與社會環(huán)境的交流,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培養(yǎng)和造就能夠將正確的道德認知見之于道德行為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理念,要實現這樣一個理念,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人性化的管理空間,提供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環(huán)境氛圍。
上蔡一高追求人性化的管理空間,努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該校主要通過和諧的管理、民主的環(huán)境,使學生產生符合社會價值取向的道德觀,進而形成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人生信念;通過豐富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通過活躍的活動交往環(huán)境,滿足學生的道德發(fā)展需要,使之在活動中感受道德的力量;通過寬松的自我評價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最終強化學生的道德意志。為此,上蔡一高本著“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理念,精心設計利用好學校的每一處資源,賦于其示范性、教育性。在教學區(qū),從南向北依次有“點津樓”“折桂樓”“厚積樓”“學思樓”和“行知樓”;在學生生活區(qū),有“潤棟齋”“育梁齋”;還有校園內“騰飛”的雕塑,走廊、墻壁上的名人名言,無不傳遞昂揚向上的氣息。通過構建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以及融時代特色、辦學理念為一體的人文精神,體現了上蔡一高對真善美的追求,對人的尊重與關愛,對學生起到了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教育“催化”作用。
(責任編輯: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