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壯 周 靜 徐 惠
隨著排球運動的飛速發(fā)展,排球運動員的彈跳能力在比賽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世界排球己經呈現(xiàn)出高空爭奪的格局,空中制高點的控制對于比賽的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空優(yōu)勢除了取決于運動員的身高外,出色的彈跳能力則是取得高空優(yōu)勢的關鍵因素。影響排球運動員彈跳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使彈跳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在比賽中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就必須注重日常訓練工作方法的科學有效。
眾多專家學者通過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許多影響彈跳力的因素,創(chuàng)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對于提高彈跳力到底具有多大的作用?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哪些方法是提高運動員彈跳力的最優(yōu)方法?對于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1、結果與分析
排球運動員彈跳力訓練方法與彈跳力組成因素的相關分析:
根據(jù)調查結果,將有效調查表中的每行教據(jù)按照下列公式進行計算,得出相關矩陣R
規(guī)定:R=[rij]
以上內容顯示出了每種訓練方法對于排球運動員彈跳力組成因素的相關程度,可測算出每種訓練方法對排球運動員彈跳力組成因素的貢獻率。
在發(fā)展排球運動員彈跳力的25種訓練方法中,助跑摸高同彈跳力的關系最為密切,相關系數(shù)居于最高值,為0.73。在排球臨場比賽中,助跑起跳是運動員運用最多的起跳方式。運動員在比賽中為獲得高空優(yōu)勢有60%是采用助跑起跳,其特點是在起跳時,運動員的下肢各關節(jié),尤其是膝關節(jié)在緩沖階段承受負荷較大。根據(jù)運動訓練學理論,在訓練中應注意!擇那些符合比賽動作用力特點的專門練習。才能有效提高訓練效果。所以在排球運動員彈跳力訓練中,經常采用助跑摸高進行訓練就能有效發(fā)展運動員的彈跳力。
另外幾種在彈跳力訓練中,相關關系較大的主要有負重原地高抬腿、跳深練習和連續(xù)單足跳,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70、0.69和0.69。在傳統(tǒng)的排球運動員彈跳力訓練中,多采用的是以負重為主的訓練方法,而排球運動員的彈跳主要是以無軌跡的彈跳為主,所以采用負大重量深蹲練習效果并不明顯,而采用一些克服自身體重或者小負重,快節(jié)奏的練習更為有效。
為了對筆者采用的彈跳力訓練方法的有效性進行檢驗,于2005年8~11月對廣東工業(yè)大學男子排球隊18名運動員進行了對照實驗,A組和B組均為每周訓練3次.每次彈跳力訓練課為40~60mm,每一內容的完成都采用短時間、快速度(單個動作一般少于1s,連續(xù)重復幾次不超過5~10s,極限負荷強度(90%-100%的力量和速度),多組數(shù)(3~5組),少次數(shù)(1~3次,極限力量負荷強度每組間歇時間為3~5mm,極限速度負荷每組運動持續(xù)時間在5~10s以下的間歇時間為40-60s,15~20s以下的間歇時間40~90s。經過l0周的訓練后,實驗組(A組)和對照組(B組)的彈跳力水平均取得了提高,A組彈跳力在原基礎上平均提高了11.98cm,提高最多的為15.15cm,B組在原基礎上提高了8.92cm,經過統(tǒng)計學處理和t值檢驗證明,實驗前后彈跳差異均達非常顯著水平(P<0.01)。
2 結論
2.1經過對專家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使用模糊數(shù)學處理方法,對排球運動員彈跳力訓練手段集進行優(yōu)!。根據(jù)一定標準得出8種訓練方法,分別是①30m跑;②負重半蹲;③助跑摸高;④原地連續(xù)摸高;⑤跳深練習;⑥連續(xù)單足跳;⑦負重原地高抬腿;⑧負重雙腿上下臺階。
2.2經過訓練實驗表明,采用優(yōu)!訓練方法訓練的實驗組與普通訓練方法訓練的對照組相比較,彈跳力水平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實驗組的效果更為明顯,說明優(yōu)!訓練方法能夠更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彈跳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