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柳林
在古代,迷信是威服民眾、快速提升人氣、聚集力量的有效途徑。很多舉事者利用迷信鼓動大眾思想,樹立個人威望,同時尋得舉事的正義性、合法性的依據(jù)。那種種神異就像一團團迷霧,紛紛擾擾,在迷惑眾人眼睛的同時,也折射出神異制造者的真相,《水滸傳》也不例外。
利用童謠為自己加冕
“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边@首童謠首次出現(xiàn)是在第三十九回。蔡知府后堂,黃文炳道:“不敢動問,京師近日有何新聞?”知府道:“家尊寫來書上吩咐道:‘近日太史院司天監(jiān)奏道:夜觀天象,罡星照臨昊楚,敢有作耗之人。隨事體察驅(qū)除。更兼街市小兒謠言四句道:‘耗國因家木……因此,囑付下官,緊守地方?!?/p>
此時宋江還在大牢里,因此說這是宋江為抬高自己在梁山的地位而編出來的,簡直是誣蔑。因為蔡、黃的對話是私下交談,且他們的職責是斷絕謠言,絕不會宣揚。蔡知府審問宋江時未提及,就連“刑警隊隊長”戴宗都一無所知,囚犯宋江怎會得知?倒是蔡知府的家信含糊提及謠言,吳用的假回書中揣度成童謠了,這為宋江的發(fā)揮作了伏筆。
宋江得救后,回到梁山排座次時再次自作主張,讓新、舊頭領分列左右,得到眾人附和。隨后,在酒宴上,宋江說起江州蔡九知府捏造謠言一事,與眾頭領道:“叵耐黃文炳那廝,事又不干他自己,卻在知府面前將那京師童謠解說道:‘耗國因家木,耗散國家錢糧的人必是家頭著個‘木字,不是個‘宋字?‘刀兵點水工,興動刀兵之人必是三點水著個‘工字,不是個‘江字?這個正應宋江身上。那后兩句道:‘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合主宋江造反在山東……”可見宋江被救后很快就知道了假書的內(nèi)容,于是尋得機會好好發(fā)揮一番,所謂黃文炳解童謠完全是宋江自說自話。而且此番經(jīng)營立刻見效,李逵跳將起來道:“好!哥哥正應著天上的言語!”
隨后,宋江又從玄女娘娘處得到了更為神秘的天書,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宋江的政治主張與處世哲學
天書、天言(娘娘法旨)皆天機,常人不可揣測?!端疂G傳》中天書、天言、詞《滿江紅》相互照應,清晰地勾勒出宋江深不可測、輕不示人的心機。
娘娘法旨道:“宋星主!傳汝三卷天書,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去邪歸正。他日功成果滿,作為上卿。”這實際是宋江的政治主張。宋江上山立足未穩(wěn),就打定了自己的算盤:打起替天行道的旗號,走全忠仗義輔國安民之路,去邪歸正,接受招安,才能位列上卿,光耀祖宗。
說到這里,我們不妨再讀一讀宋江為自己量身打造的童謠,“耗國因家木”首字“耗”已給自己定調(diào),唯消耗而已,絕不同于方臘的天書:“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所以當李逵大叫“做大宋皇帝,做小宋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里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鳥水泊里!,,時,戴宗連忙喝道:“鐵牛!你這廝胡說!再如此多言插口,先割了你這顆頭來為令,以警后人!”再到第四十四回,戴宗對石秀道:“這般時節(jié)當不得真!……去投奔了梁山泊宋公明入伙……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個官人。”戴宗這句話頗耐人尋味:一投奔的是宋公明,把老大晾到了一邊;二是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個官人。而此時宋江還未對眾人明言招安,直到第五十八回,宋江才對呼延灼明言招安。這說明宋江的先上山后招安,是很拿得出手的一面招牌,也很得一部分人心,所以招安書一到,“替天行道”馬上變成了“順天護國”。
娘娘法旨道:“吾有四句天言,汝當記取,終身佩受,勿忘于心,勿泄于世……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兇。北幽南至睦,兩處見奇功?!边@其實正是宋江的處世哲學,也是其左右逢源的制勝法寶。“宿”指以宿太尉為代表的老好人式的官員,遇到這樣的官員,恭敬有加,再奉上重金,當然喜事多多;“高”指以高俅為代表的奸邪勢力。
宋江怎么會產(chǎn)生出常人看來荒謬的看法呢?原因有二:一、和宋江交往的各色人等無一不對其敬服,都稱他做“及時雨”,不管什么樣的人,在他的撫慰下都能安靜下來。這使宋江對自己的手段信心滿滿,他相信金銀加柔軟的身段是萬能的鑰匙,沒有打不開的門。二、宋江雖然打起了“替天行道”的旗號,卻從沒有提出過“剪除君側(cè)元兇首惡”。清君側(cè)意味著把自己置于奸邪勢力的對立面,宋江很清楚這是一條不歸路。
我們再來讀一讀宋江的詞作《滿江紅》:
喜遇重陽,更佳釀今朝新熟。見碧水丹山,黃蘆苦竹。頭上盡教添白發(fā),鬢邊不可無黃菊。愿樽前長敘弟兄情,如金玉。統(tǒng)豺虎,御邊幅,號令明,軍威肅。中心愿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
這詞的下闋完全是天言的翻版,宋江一路走來,似乎信心依舊?!帮L塵障卻奸邪目”一句甚妙,不是斬殺而是障目,障目之物唯有金銀與柔軟身段耳。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背后的權(quán)力斗爭
《水滸傳》中,梁山眾兄弟之間生死相依,義氣沖天,少見爭執(zhí),似乎這是一個極其理想的和諧社會。其實不然,這個群體和別的群體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的矛盾,其中晁、宋之間的領導權(quán)之爭是最主要的矛盾。我們透過權(quán)力斗爭的衍生物——天書,可管窺其內(nèi)幕。
“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娘娘沒有說誰是天機星,宋江也沒有去問,這倒讓讀者感到疑惑。其實天機星即讀懂宋江的人,所以天機星是誰,無須詢問,尋得便知?!斑@里宋江與晁蓋在寨中,每日筵席,飲酒快樂,與吳學究看習天書。不在話下?!笨此频?、風平浪靜的一句,卻暗流涌動。
梁山權(quán)力之爭是“聚義”與“忠義”的斗爭。作為大哥的晁蓋高舉“聚義”的大旗毫不松手,宋江的“忠義”即招安始終是擺不到桌面上的東西。這導致宋江與晁蓋只會也只能筵席飲酒,同時表明了宋江架空晁蓋,直到脅迫其追隨自己的路線;而宋江與吳學究則是看習天書——傾心吐膽共謀梁山未來之大業(yè)。
宋江的軟攻,終于逼得不善言談、不愛談忠的晁蓋跳了起來,借宋江的話,講一番,“俺梁山泊好漢自從并王倫之后,便以忠義為主,全施恩德……”之后,以“這兩個把梁山泊好漢的名目去偷雞,因此連累我等受辱”為由要斬來投宋公明大哥的楊雄、石秀二人。結(jié)果,宋江勸、吳用批、戴宗抗、眾頭領力勸,晁蓋不得不赦免了二人,但這一不合適的反攻終使其大失人心。
第五十三回,羅真人笑道:“貧道已知這人是上界天殺星之數(shù)……”天魁星是誰,羅真人應該同樣清楚,這就暗示本不想卷人權(quán)力之爭的公孫勝已投向了宋江。第六十五回,托塔天王夢中顯圣對宋江道:“今特來報你:‘賢弟有百日血光之災,則除江南地靈星可治。其實等于沒說誰能治好,因為宋、吳均不知地靈星到底是誰,真正找來醫(yī)生的是“浪里白條”張順。那么,讓晁蓋報出地靈星又是什么用意呢?其一,晁蓋能報出從未出場的地靈星,其他的已經(jīng)出場的星也應該清楚。這是以補敘的形式告訴我們,當初晁蓋明白自己已近乎孤家寡人。其二,作者對托塔天王匆匆出局的遺憾不忍,本節(jié)以謝幕的形式再次表現(xiàn)了晁蓋以德報怨的寬厚胸懷。
編輯/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