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君俠
摘要:為了滿足科研論文英文摘要在國際學術交流、文件檢索、文章收錄等方面對語言及句式上的質量要求,應用語言學的體裁分析理論對20篇文章摘要進行語步和語言特點的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樣例在語步、人稱、語態(tài)及主流句式等方面與一般固有概念存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只有科研人員在撰寫論文英文摘要時關注這些語言特點的差異,從中獲取最有價值的范本和語言規(guī)范,才能提高文章的采用檢索使用率。
關鍵詞:論文摘要;體裁分析;語言特點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2731(2009)01-0166-03
科研論文摘要是科研論文在撰寫、發(fā)表、交流、檢索、收錄等方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對科研成果精準快捷的介紹,可使其他科研人員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可了解世界科學研究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最新動態(tài),并對資料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進行準確的判斷和取舍,這無疑有利于研究成果的進一步推廣和對其他科研人員的學術研究起到積極的幫助和引導作用。Science作為世界科技期刊的權威代表,其學術價值和影響因子處于世界期刊的領先地位,它的論文摘要在語言平面的表層描述、語篇的宏觀結構及其交際功能的謀篇布局等方面已成為中國學術期刊摘要的英文范本。
一、相關理論
(一)體裁和體裁分析
體裁原屬于文學和修辭學研究領域,近二三十年,這一概念逐漸被吸納進了語言學的研究范疇,其包含多種人類交際活動的言語事件。語言研究者試圖從語篇的體裁角度解析語言社團所共同認識的語篇之宏觀認知結構。秦秀白通過闡述Swales的體裁定義和特征、新加坡國立大學的Bhatia對體裁這一概念的概括,都總結歸納出“體裁”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問題:“(1)人們在語言交往時遵循什么樣的約定俗成的語言運用體式或程式?(2)這些體式和程式具有什么樣的交際目的?(3)體裁對語篇的建構起著什么樣的制約作用?(4)特定的體裁結構(ge-neric structure)在詞匯和語法(lexico-grammatical)層面上有何特定的體現(xiàn)形式?”由此可看出,語篇的體裁應以語篇的交際目的為導向,同類的交際目的使此類的語篇具有相似的圖式結構(sche-matic structure),圖式的約定性和規(guī)定性成為其顯性的特征,這種語言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的交往工具,具有重復性和習慣性。
體裁分析就是要探討語篇結構背后的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認知因素,揭示實現(xiàn)交際目的的特殊方式和語篇建構的規(guī)范性。它不同于文體分析,后者只注重從語言、詞匯、句式和語篇內在結構等的語言描寫以及語言的得體性分析;它也不同于語域分析,語域分析注重影響和制約語篇產生的社會情景因素。體裁分析幫助讀者認識不同體裁之間的差異,解析語篇的組織模式,從而挖掘特定語篇的宏觀認識結構。
(二)語步
語篇的體裁結構具有特定的、約定俗成的圖式結構,而圖式結構又可分解出可識別的功能層次——語步。鞠玉梅回顧了學術語篇體裁的宏觀結構及其語步特征,并展示了Swales所確立的摘要的宏觀體裁結構為:導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結果(result)→討論(discussion)四語步模式。
摘要中每一語步都具有完整明確的功能,正是這些相對獨立的語步銜接在一起形成了潛在的、規(guī)約的結構模式,服務于論文摘要的交際目的,即其信息傳遞功能——以最濃縮的語言,以最簡明的結構將研究的成果公之于眾,利于快速傳播。這四個語步具體解釋為:導言——提出研究目的,引入論題;方法——介紹研究方法及展示途徑;結果——具體研究成果;結論——由研究結果推出普適性。
(三)語言文體特征
國內有關論文摘要的研究并不在少數(shù),多集中在語言特征及文體特點方面的總結及解析。關于摘要字數(shù),有學者認為不超過250字,有的認為在100字至150字之間。選詞方面多用源于拉丁語、希臘語的正式大詞。時態(tài)采用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和現(xiàn)在完成時。語態(tài)常用第三人稱的被動語態(tài)。常用句式方面,在開門見山點題、敘述具體內容或展示結果時作者多使用諸如"The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The aim of this study is…";"We thus conclude that…"這樣的句式。
這些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性,通過下例加以證明。Science雜志"Research Article"刊登的是世界上最新科研成果論文,其論文摘要堪稱摘要中的典范。為驗證Science編者在審核、編輯和出版研究論文時是否遵循上述語步模式和語言特征,本文從2006年和2007年的150篇科研論文中隨機抽出20篇摘要,對其進行分析研究。
二、分析結果和討論
20篇Science科研論文的摘要共有96個句子,篇平均4.8句,最多為7句,最少為3句。篇幅最短的83個單詞,最長的155個單詞,平均詞數(shù)為118個(不含標點符號)。句子最短的11個單詞,最長的46個單詞。
(一)語步模式
摘要的語步為交際目的服務,科研人員通過規(guī)約的可識別模式將研究的成果以清晰濃縮的形式展示出來。下面是20篇科研論文摘要的語步分析。
表1顯示,摘要的語步由多到少的次序為:方法和結果(各20個)——主題(17個)——結論(11個)——引題(7個)——過去研究的局限(2個)。統(tǒng)計中把主題和引題分開,是因為有的作者開門見山,點明主題,亮出自己研究的精確領域,而有的作者習慣先引入一個大背景話題,后起一句表明觀點,20篇摘要中有四個語步的為10篇(50%),三個語步的為6篇(30%),五個語步的為4篇(20%)。10個四語步的宏觀格式中,6個為“主題→方法→結果→結論”,3個為“引題→主題→方法→結論”,1個是“主題→局限→方法→結果”。三語步分別為“主題→方法→結果(5個)”和“方法→結果→結論(1個)”。五語步模式是“引題→主題→方法→結果→結論”。
綜上分析,Science摘要語步模式呈三種模式:主題→方法→結果→結論、主題→方法→結果、導言→主題→方法→結果→結論。本研究認為科研工作者可根據(jù)自己論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成果采用在此提出的三種語步模式中的一種。
(二)語言特點
前面我們已經列舉了大部分學者在其研究科研論文或摘要時所總結和歸納的突出語言特征。在此,Science科研論文摘要的語言特點如下:
1.時態(tài)摘要是作者在以客觀、科學的口吻傳遞自己的研究成果,多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因此在導言和結果或結論部分常用這一時態(tài);在介紹研究工作進展情況時,如實驗的過程、觀察的數(shù)據(jù)、描述實驗的方法等時,多采用一般過去式;在強調研究背景或
已經完成的狀態(tài)或強調實驗方法所造成的影響時,多使用現(xiàn)在完成式。對20篇科研論文摘要中的96句話的統(tǒng)計分析表明:(只計算主句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一般現(xiàn)在時有67句,占總句數(shù)的69.8%,一般過去式有19句,占19.8%,含有現(xiàn)在完成式的句子有l(wèi)O個,占10.4%。這與沈育英在闡述科研論文摘要在時態(tài)方面所呈現(xiàn)的語言特點是一致的。
2.人稱及語態(tài)國內一些研究者在研究有關科研論文英語摘要的語態(tài)時都提及:多使用第三人稱的被動語態(tài)。其中于建平舉一例子,在翻譯一篇中文論文的摘要時,四句話中的三句都用了被動語態(tài)。在分析Science語料時發(fā)現(xiàn)一個明顯的現(xiàn)象,每一篇摘要都有用we做主語的一個或兩個句子,共有26句(占總句數(shù)的27.1%),主要用于介紹主題、闡述方法、表明結果等,如We present an atom-ic-level description of reaction chemistry…;We in-treduced one of these mutations into mice.由此可見,趙有斌在其文章中稱“不能出現(xiàn)We,I,只能以The authors,The author,The paper表達”,這樣的斷言不完全符合Science論文摘要的實際,有較大的榷商空間。
關于被動語態(tài),出現(xiàn)在主句中的有21個,占總句數(shù)的21.88%;從句中有16處。如將主從句的被動語態(tài)加在一起,共有37處。并非每一篇摘要都有被動語態(tài)。20篇中的3篇沒有使用這一語態(tài),每篇只有一個被動語態(tài)的有5篇。由此可見,Science摘要在語態(tài)上,使用更多的是主動語態(tài),而非被動語態(tài),這也是目前國際英文科技論文摘要的一個特點。
3.主流句式國內一些學者的有關科研論文摘要的文章中都提到如前所述的主流句式:"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等類似的句子。而Science科研論文文摘要并非如此直白或呆板,而是盡量就事論事,把重點放在研究內容上。但還是能看到一些可借鑒的句式。如"The outlines of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ortion of this pathway ale known.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We now report, however, that systems consolidation can occur extremely quickly if…;These results provide quantitative measures tha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global climate and chemistry models. "
三、結束語
論文摘要是了解論文內容的窗口,它直接影響論文讀者是否要讀論文,期刊編輯及檢索員是否接收或收錄論文,所以寫好論文摘要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篇論文的沉浮命運。本文根據(jù)Science科研論文摘要在統(tǒng)計上呈現(xiàn)的語步規(guī)律得出摘要的三種語步結構模式:主題一方法一結果一結論、主題一方法—結果、導言一主題一方法一結果一結論。此外,本研究還根據(jù)摘要語言不同表達式出現(xiàn)的頻率,指出了摘要語言在時態(tài)、語態(tài)及人稱方面的分布特點。Science科研論文摘要的三種語步結構模式和語言特點,不僅對欲向Science投稿的論文作者規(guī)范摘要結構和提高語言質量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而且對向國際國內期刊投稿的論文作者在撰寫英文摘要時也同樣具有參考價值。
[責任編輯霍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