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芳
教學背景
新課標中對寫作教學的要求有“多角度地觀察生活,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
但不少學生的作文存在敘述語多、沒有細致的描寫、沒有語言的亮點等問題。究其原因是:
1、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對生活的敏感度不高。2、不知道怎樣用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標要求,針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細節(jié)描寫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2、掌握調動感官寫細節(jié)的常用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習并運用調動感官寫細節(jié)的常用方法。
教法:
點撥法——用學生習作和課文范例,明確細節(jié)描寫的內涵及方法。
學法:
1、競賽法——以“擂臺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小組合作法——學生分小組參與答題,充分發(fā)揮小組成員的集體智慧,共同完成對病文的修改,提高寫作水平。
課時安排 一節(jié)課
教學過程
整節(jié)課的學習以“擂臺賽”的形式展開,全班學生分為兩個陣營,比賽環(huán)節(jié)如下:
題目一:請判斷下列句子哪一句是平鋪直敘的語句,哪一句是描寫細節(jié)的語句。
我從學生習作中分別挑選了一段“敘述”性的文字和一段“描寫”性的文字,讓學生們判斷并比較“敘述”和“描寫”這兩種表達方式的差別。
習作一:他的嗓門不是一般的大。上早讀課時,他總是拼命的拉著嗓子喊,生怕別人聽不見似的。盡管有些五音不全,但他還是照讀不誤,震耳欲聾的“超聲波”在教室里回蕩,那叫一個山崩地裂?。。鑼懀?/p>
習作二:第二天,我去學校參加畢業(yè)考試。媽媽在校門外等我??荚囃旰螅液蛬寢屢黄鸹亓思?。(敘述)
注:從以上兩篇習作,我們可以看出敘述是直敘其事,是說“什么是什么”的一種表達方式;描寫是細致描摹,是說“什么怎么樣”的一種表達方式。
題目二:從例文中,你能說說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嗎?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從學生的習作中又選出了兩段分別描寫人和物的段落,讓學生們從自己的習作中總結到底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
習作一:她的愛好是繪畫和看書,她是一個動漫迷,每次畫動漫人物時,就只畫一只眼睛,我說:“你每次只畫一只眼睛,偶爾畫畫還可以,但每次都這樣,那個動漫人物又不是‘獨眼龍,有點像《加勒比海盜》里面的人物呢?!?/p>
習作二:那無邊的綠葉上,閃爍著無數(shù)顆晶瑩的露珠。一、二、三、四……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水面上跳動的波光,又像千萬雙閃爍的眼睛。
注:從這兩篇習作中,我們總結出細節(jié)描寫是對人、事、物的某一局部或某一細微事實(如:一些細小的動作、眼神、表情等)的具體描繪。
題目三:人們的感官有哪幾種?(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說明:我們在生活中要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受,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細節(jié)。寫作時,才會有米下鍋。
題目四:按原文填空,并說說這些課文中的句子是怎樣調動感官寫細節(jié)的。
在第四環(huán)節(jié)中,我將課文設置成填空題的形式,引起學生對原文遣詞造句的關注。學習在調動感官的基礎上,運用豐富的詞匯,借助多種修辭手法將我們感受到的細節(jié)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選文一: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
注:這段當中,作者充分調動了視覺、聽覺,準確運用形容詞和動詞,描寫時抓住事物在顏色、形狀、味道、聲音等方面的特征。
選文二: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注:這段作者調動了視覺、味覺,運用了比喻、對比的修辭,準確運用了形容詞,將覆盆子的形狀和味道都寫了出來。
選文三:“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清風流水應和著。
注:這一段作者調動了觸覺、嗅覺、聽覺,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準確運用形容詞、動詞,寫出了春風的柔和、氣息和風中夾雜的聲音,寫出了一個生機盎然、充滿活力的春天。
題目五:下面這篇文章太平淡了,請用“調動感官寫細節(jié)”的方式,把它變得“秀色可餐”。
題目換為“精彩的一天”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從學生的隨筆中選取了一篇敘述語多、寫得相當平淡的一篇文章,讓兩個陣營的學生,再分別分成三個小組,運用我們這節(jié)課所學的調動感官寫細節(jié)的方法,對這篇文章進行當堂修改。
附學生習作:
我的一天
我的一天過得比較急促,一切轉眼間就過去了。
早上去到學校便開始收作業(yè),我邊整理邊聊天。上午的課很快,好像完全不給人休息。短短的課間成了我們唯一的活動時間,短得讓人覺得手表出了問題。
中午回家休息。下午又開始認真學習了。下午的課容易犯困,上完第一二節(jié)課就會又精力充沛。
回到家后就開始寫作業(yè),我盡量集中精神寫。然后復習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簡單看一下書本,就帶著疲倦進入夢中。
我的一天就這么在我不經(jīng)意間,沒感覺似的溜過去了。
以下是原文第二、三段與兩個陣營的學生改后作品的對比。
原文一:早上去到學校便開始收作業(yè),我邊整理邊聊天。上午的課很快,好像完全不給人休息。短短的課間成了我們唯一的活動時間,短得讓人覺得手表出了問題。
改文一:“叮鈴——”鬧鐘發(fā)出刺耳的金屬敲擊聲,夾雜著媽媽絮絮叨叨的說話聲,打斷了我均勻歡暢的鼾聲。張開沉重的眼瞼,在連打了幾個哈欠之后,我趕緊穿上衣服下地,飛快地拿起書包,竄出房門,趁媽媽不注意,順手“拐”走了門后的籃球。
改文二:早上,推著單車,打算跟新一天的陽光和空氣問早時,一只小狗出現(xiàn)在我眼前。翻卷的金棕色毛,像電了發(fā)一般,兩只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的,可愛極了,就像泰迪熊。我忍不住放下單車,走向小狗,它竟走近我,小舌頭還在我手心翻動,好癢!?。∫t到了,我又飛身上車,像哈利波特騎著飛掃一般,一溜煙奔向學校。
注:兩篇改文分別調動聽覺、視覺、觸覺的感官,抓住生活中的細節(jié)來寫,具有很強的生活氣息。
原文二:中午回家休息。下午又開始認真學習了。下午的課容易犯困,上完第一二節(jié)課就會又精力充沛。
改文一:下午第三節(jié)課是自習課。有的同學孜孜不倦的寫著作業(yè),甚至還揮汗如雨。然而對我們這些酷愛自由的人來說,“自習課”無異于“自由課”。我的同桌在睡覺,后面有人在嘮叨。只有當“班主任來了”這句激動人心的話語響起的時候,這些“自由愛好者”才正襟危坐,裝模作樣地端起書本。
改文二:中午回家,快速的吃完可口的飯菜,往床上一倒,瞌睡蟲就拉著我和周公碰面去了。
下午第一節(jié)課是音樂課。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美女——音樂老師,性格活潑,跟我們打成一片,像個大孩子似的。這節(jié)課是學京劇——“唱臉譜”,高成咿咿呀呀的一通亂叫,唱得比唐老鴨還難聽,可憐我們這些人的耳朵飽受摧殘,真希望變成貝多芬呀!
注:兩篇改文分別調動視覺、聽覺的感官,著重寫了自習課和音樂課上的表現(xiàn),顯得活潑生動。
作業(yè)布置:以“一頓豐盛的晚餐”為題,調動多種感官,自己寫一個習作片段。
附:學生優(yōu)秀習作
一頓豐盛的晚餐
晚餐,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沒進家門,樓梯上就彌漫著菜香?!笆翘鹚崤殴??還是客家釀豆腐呢?”一道道美味佳肴在我的腦海里盤旋,引得我“口水直下三千尺”。
進了家門,我就大叫“我回來了!”書包也不放,就直奔廚房?!皨寢?,今天吃什么?好香呀!”媽媽邊笑邊說:“真是小饞貓?!蔽已矍耙涣?,呀!盤子里那油亮亮的小白菜在向我招手,還朝我擠眉弄眼的,好像在說:“吃吧,來吃我呀?!蔽乙粋€箭步?jīng)_上去,抓起一顆小白菜就往嘴里送。好甘甜呀,清脆的小白菜在舌尖快活地跳動。
紅色的排骨和黃色的菠蘿,還真是絕配呀!那大閘蟹沒下鍋前還是一個個英勇的戰(zhàn)士,現(xiàn)在都成了一個個羞答答的小姑娘,可愛極了!淡淡的肉味和甜甜的鮮味,讓我剛擦干的口水不禁又“一瀉千里”……
看到這樣豐盛的晚餐,心動不如行動。今天不把它們吃個尸骨無存,我就不姓謝。我像一頭餓狼,張開血盆大口,風卷殘云般狂吃!
媽媽在一旁喊:“給你弟弟和我,還有你老爸剩點兒呀!”
注:這篇習作中,小作者充分調動嗅覺、視覺、味覺等感官,靈活運用夸張、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出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帶給自己的超級享受。
板書設計:以“細節(jié)”為核心,以“視聽嗅味觸”為外延的一個心形的板書設計,巧妙的給學生指出:做生活的有心人,調動各種感官感受生活,文章就會充滿著細節(jié)之美!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從學生習作中發(fā)現(xiàn)“敘述多,描寫少”的問題,并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從學生的兩組習作對比“敘述”和“描寫”的差異。又從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中,指出“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再從課文的范例中總結“調動感官寫細節(jié)的常用方法”。最后修改學生的一篇病文,讓學生們運用當堂所學的知識,并收到了良好的指導效果。
同時,采用“擂臺賽”的方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本節(jié)課為龍頭,本學期還要開展“細節(jié)描寫”方法的系列指導,懇請同行們不吝賜教。
陳芳,語文教師,現(xiàn)居廣東深圳。本文編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