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迪鋒
[摘要] 教育是一種呵護,教育也是愛的藝術,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古語有“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理”之說,學生熱愛老師,往往會將這種情感遷移到學習生活中來。要將班級管理好,和諧協調,班主任就要運用好情感的“感染性”。
[關鍵詞] 愛 情感 激勵 教育 管理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彪x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如何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用情感動學生,把溫暖傳遞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呢?
1.在細微中表現愛
愛心,是一個善良的人必備的素質。班主任的愛心不僅傾注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傾注在學生身上。班主任工作無以計數,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方式方法也各種各樣,但唯有愛心才是其核心,是解決各種問題的根本方法。用真摯的情感關心學生,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增進他們對班集體的熱愛,對班主任的信任,并由此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關心學生的情感世界和日常細小事情,如了解他們的喜好,知道他們煩惱,記得他們的生日并及時送上祝福等,最能讓學生感動并感覺到你的真愛。這比一味的說教更有效,更能激發(fā)力量。
2.用陽光傳遞愛
陽光是溫暖的,在愛的陽光下打開學生的心扉,讓愛的陽光照進學生心靈,把溫暖傳遞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深處。班主任每天和學生打交道最多、最頻繁。對其脾氣、內心、表現、學習、生活等了解較透徹。因此,班主任要懷著一顆慈善的愛心,細細“調節(jié)”他們的情緒。有的學生擺出藐視一切唯我獨尊的冷漠神情,其實,他的內心深處是很脆弱的,只要把準脈搏,用愛來撥動其心弦,在愛的陽光下,他的“冰山”定會融化。
3.寬容里體現情感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生犯錯誤是難免的,有的學生犯了錯誤,不但不承認反而與老師頂撞。遇到這種情況,對原則性問題應該抓住不放,但要冷靜處理;對于感情用事的行為則應寬容一些,大度一些,該批評的就善意批評,該規(guī)勸的就好言相勸,該諒解的就誠心諒解。耐心細致的教育,以情感人的寬容常常會化做一種力量,激勵人自省、自律、自強。對學生的情感表現要多理解、多寬容、多幫助。班主任應真誠地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情感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達和自我調控的能力,使每個學生的情感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健全的發(fā)展。
4.感動時釋放情感
人生需要陽光,教育需要感動。如何創(chuàng)造感動,如何換來感動,有時就在于小小的細節(jié)。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用自己無微不至的行動,將點點滴滴的關愛化作涓涓溪流澆灌在孩子的心田。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發(fā)現、感悟、體驗,去面對教育中的每一個細枝末節(jié),那么,我們看到并收獲一個個如花朵綻放的微笑,聽到并驚喜于一個個生命拔節(jié)的聲音,就會生產許多關于教育智慧和光輝。在班級管理中,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深深感知,“人生需要陽光,教育需要感動”,班主任要用摯愛、用真情、用自然而然的行動詮釋這句話,并將這點點滴滴化作涓涓細流匯入學生的心田,用陽光心語,關心愛護學生,信任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與成績,給予激勵,傳遞溫暖。通過情感激勵,使學生正確地對待批評與挫折,培養(yǎng)學生陽光心態(tài),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營造陽光的班級氛圍,朝著班級所制定的目標前進。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實施情感激勵,以最大限度發(fā)揮其教育功能呢?關鍵是一個“愛”字,即熱愛學生。它的基礎是給予、關心、責任感、尊敬和了解。“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得到滿足,從而樂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實施情感激勵要運用正確的方法。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講究語言激勵情感激勵中,語言表達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樣一件事,是關心詢問,還是訓斥指責,其效果迥然不同。班主任每天與學生交往頻繁,在情感激勵中,不僅要講究語言表達的方式,還應注意眼睛表達情感的功能。班主任的目光,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時時在變換中傳遞教育的信息,經常向學生投注自己的期待:或掃視,或凝視,或嚴肅,或輕松……學生的目光也在差異中反饋著接受程度的信號。此外,班主任在指出學生缺點和不足時,要少做“裁判”,多當“參謀”;要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夠改正錯誤,獲取成功。
2.重視身教激勵我們常說“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這是因為,對學生來說,教師是教育過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義的人物。要做好情感激勵,班主任應多參加學生組織的各項活動,努力使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把握好教育契機,以增強教育效果。學生都有渴求進步以及完善自己的內在要求,因此,班主任的行動是無聲的命令,班主任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榜樣作用。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這樣一段話:“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培養(yǎng)良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班主任用行為來示范,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寒冷的冬天,班主任的身影早早的出現在晨跑的跑道上,上自習時,班主任提前進入教室指導學生學習,發(fā)現地上有垃圾自然的彎腰撿起來放進垃圾箱等,事事以身作則將會成為學生進步的動力。
3.肯定及時,因勢利導班主任在和學生的接觸中,要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捕捉到他們心靈的火花。只有點燃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們得到愉快的情感體驗,才能激發(fā)其內在的積極性。除此而外,班主任還要正視學生表露出來的情感。對積極的情感,要保護、引導,對消極的情感,要進行調節(jié)、轉移和轉化。
4.情感激勵應嚴而有度在情感激勵中,注意“情”,但不等于放縱、護短和遷就,應始終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當然,要嚴之有“度”,超過了“度”就破壞了“情”。另外,在評價學生時,要注意看基礎看發(fā)展、看整體,克服成見,摒棄“定型效應”,應該肯定的充分肯定,對缺點錯誤則應多從正面啟發(fā)誘導,指出努力的方向。
5.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這是實施情感激勵的原則。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班主任對學生往往無形中形成了厚薄之情。對聰明和聽話的學生,給予許多的熱情、器重與憐愛;對笨拙或調皮的學生則輕視、冷淡。實際上,后一類學生更需要班主任的關心、幫助與鼓勵。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句帶鼓勵性的話語,都會使他們難以忘懷。事實上,在班主任工作中,有了這些學生的支持與擁戴,才會使工作有基礎,威信有保障,否則,工作就難以全面開展。掌握了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這一原則,情感激勵才能卓有成效。
總之,心靈的橋梁要用情感去架設,用尊重、信任、體貼、關懷去充實。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秘訣,是班主任必備的修養(yǎng)。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好像池塘里不能沒有水一樣,我們應傾注愛心在每一位學生身上;在我們的事業(yè)之中,讓我們堅守一份職責;在我們的生命之中獻出一份執(zhí)著;在我們快樂的每一天當中,我們應擁有更多的寬容與關愛的情感激勵、教育和管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