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愛民
知識經濟需要的人才必須具有科學的價值觀念、全新的知識能力和思維方式及健康的心理素質、科學的生活態(tài)度及文明的行為方式。學校培養(yǎng)的目標,應該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智、體、美、勞、心諸方面全面和諧發(fā)展。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的《學會生存》一書中寫道:“把一個人在體力、智力、情緒、倫理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他們成為一個完善的人,這就是對教育基本目的的一個廣義的界說?!弊鳛閾撝苯优囵B(yǎng)教育對象的教師應該負起新的任務,發(fā)揮新的作用?!秾W會生存》一文建議:“根本改革是要改變他們的任務。”中國傳統(tǒng)的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能已經不適應當今教育的需要,那種用過去的知識教育今天的學生,使他們成為明天的主人是可悲的。現在的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因為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已不再是獨一無二的知識占有者和傳授者,借助于各種教學技術手段,學生可以自學,通過各種傳媒,學生可以不需要老師的講課而獲得先進的知識。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更加減弱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正像“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報告中所講的:“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經驗中漸漸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苯處煹淖饔弥饕w現在發(fā)揮學生潛在智能,指導他們運用最新學習方法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師將不再是作為中心以知識權威者的身份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把學生作為中心,圍繞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以幫助學生不斷進步為目的,與學生商討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以生為本”。
教師職能發(fā)生的深刻變化,必將對教師的素質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未來的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
一、積極的人生觀與正確的價值觀
教師必須要具有敬業(yè)愛生的素質。對教育事業(yè)有堅定的信心和執(zhí)著的追求,并為之奮斗終生,確立教育學生是人生的快樂,造就國家接班人與建設者是生命最大的價值。熱愛全體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師不熱愛學生,那就最好讓他離開教育崗位?!?/p>
二、具有民主教育思想
在知識型教育階段,教師往往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的客體,在教師眼中,學生是作為共性存在的教育對象,而不是一個個具有獨特心靈世界、有充分主體意識的人,而今的教師應當具有民主的教育思想,要把學生看成有鮮活個性的,充滿豐富情感的獨立的人,而且他們是各不相同的。只有這樣才會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情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在教育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個性,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就像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系歐巴士卡里雅所說的:“一個理想的教師就該肯于把自己當作橋梁,邀請學生跨上這橋,并在幫助他們走過之后,高高興興地把它拆掉,鼓勵學生筑造他們自己的橋梁?!迸囵B(yǎng)學生熱愛學習,有讀書興趣,具有自學能力,進而到將來學校教育一結束,他有進行終身自我學習的興趣和愛好。
三、富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
知識經濟也可以說是新型的經濟,它建立在知識的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的基礎上?!皠?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社會迅速發(fā)展,教育不斷變革,作為教師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就無法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任務。只有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且“教無定法”,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求,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知識和經驗,設計出最佳教育教學方案,并付諸實施,才能取得盡可能好的效果。同時,教學未來新知識也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模式。
四、善于進行教育科研
知識經濟時代也是創(chuàng)造教育時代,它不僅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新教育模式,更急迫地要求教師能夠有機地、靈活地處理和掌握乃至探求、發(fā)現新的教育模式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一個教師不僅應該較為系統(tǒng)地掌握基本的教育規(guī)律和從事教育教學的基本技能技巧,還必須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積極投身于教育科研實踐,善于通過教育科研活動,不斷取得教育科學新知識,探索教育科學新領域,變“教書匠”為科研型、學者型的教師。
五、身心健康,適應能力強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對教育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戰(zhàn),使教師必須適應信息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還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處理信息能力。未來社會是信息社會。因此信息能力也是教師的基本功。信息能力指獲得信息和利用信息。即接受、加工、處理信息,進行判斷,做好決策。
2動手操作能力。能熟練地運用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子計算機、語音傳遞儀等教學工具,并能制作教學所需的軟件。
3心理成熟度要高,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較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和較強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在情感方面,要豐富深刻而有理性,不因外界因素的干擾而表現出激烈的心理波動,而是富有理性地去觀察和思考。還能對學生進行心理分析,開展心理咨詢。
學校是培育人的機構,在學校對受教育者產生教育影響的各種因素中,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教師肩負傳播文明,開發(fā)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的使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所以說教師是教育的主導。在未來的教育中,教師仍然是主導。因此,教師要通過自覺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的更優(yōu)秀的能夠適應經濟發(fā)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