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瓊
在任何一個班集體里,都有愛舉手發(fā)言的學生,也都有不愛舉手發(fā)言的學生。于是,那些愛舉手的就得到了很多發(fā)言的機會,而不愛舉手的則常常被教師忽略。針對這一現(xiàn)象,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嘗試新的問答方式,這種方式,被學生調(diào)皮地稱為——我的地盤我做主。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
其一:同名不同姓。
將一個班的學生分組,每個組內(nèi)分別有組長、代言人、記錄員、監(jiān)督員等職務——這就是所謂的同名;這樣就沒有了原來的張三、李四了,有的只是“一組記錄員”、“ 二組記錄員”、“五組代言人”、“ 六組代言人”等——這就是所謂的同名不同姓了。在教學過程中,我提出的問題或?qū)W生質(zhì)疑需要回答的時候,我不再直接叫學生的名字,而是請“四組記錄員”或“六組的監(jiān)督員”回答。
其二: “找朋友”。
“找朋友”,即男生提出的問題必須請一名女生回答,女生回答后,如需補充,她得再找一名男生。這樣, 從始至終,無論是老師的提問,還是同學的質(zhì)疑,都是在隨機中進行,每個學生都隨時有可能被提問,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從始至終都必須集中。
通過“我的地盤我做主”這一方式,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地獲取知識,積極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盡情享受成功的喜悅,而我置身其中,幸福地品嘗教學的快樂?!?/p>
(作者單位:北京市延慶縣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