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愛紅
所謂“主動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表現(xiàn)出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立性特征的總和,是從事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tài)。下面,我就在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使學生主動學習,談一些粗淺的體會。
一、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數(shù)學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認知興趣
例如,在教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這樣設計:請學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shù)。如果有4個月餅,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手指個數(shù)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shù),學生很快伸出2個手指;教師接著說現(xiàn)在有一塊月餅,要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shù)。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著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說,因為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教師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shù)(分數(shù))的學習,成了學生探索的新目標。
2、為學生體驗成功創(chuàng)設條件
首先,對學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為教師對學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習主動性。其次,創(chuàng)設使他們都能獲得成功的情境,進行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精心設計練習,布置分層作業(yè)。第三,展示成功,讓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展示的機會,營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小學生的特點是:有求知欲望,但學習不刻苦,聽課時間不能持久,愛動、精力不夠集中。為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教師在講課時,要善于用生動的語言、恰當?shù)谋扔?、直觀的演示、形象的畫圖、啟發(fā)性的提問等變化多樣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數(shù)學教學要徹底改變重結果、輕過程的錯誤傾向,使教學本身不僅要向?qū)W生傳授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懂得如何學習數(shù)學,使學生在概念、法則、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培養(yǎng)其主動獲取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
三、注重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習能力
要想使學生主動聽課、積極動腦、學會學習,就必須在課堂上使他們有效地把耳、日、腦、口動起來,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展他們獨立學、思、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地喜歡學習,主動學習。1、會聽。讓學生聽講時耍邊聽逆記,抓住重點,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認真聽同學發(fā)言、聽同學發(fā)言中存在什么問題。為了訓練學生聽能能力,教師可以嘗試如下去做:口算題由教師口述,學生直接寫出得數(shù)來;教師口述應用題,讓學生直接寫出算式;適當提問。2、會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凡是學生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不講或適當點撥。在教學中可以提供給學生充分的觀察材料,觀察材料要準確、鮮明,要能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由教師帶領學生觀察,給學生觀察提綱提示,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作出判斷。3、會用腦去想。首先要肯想。課堂上要給學生足夠的動腦筋去想的時間,讓學生有機會肯動腦筋去想問題。這除了靠老師的啟發(fā)外,還要靠“促”,促使他們動腦子,使學生對老師的問題人人都動腦去想。4、會說。語言是表達思維的重要方式,要說就要去想。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說,就能促進學生多想。要會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認真聽、仔細看。抓住了會說就能促進其它三會,因此教學要十分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1、建立師生平等的關系
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師生是平等的。教師應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到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樂于和教師交往,主動地參與學習。
2、努力拉近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舍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3、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位學生。在學生有錯時,不要過分批評指責而是給他們改過的時間和機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從而自覺地投入到積極學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