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舉宏
教育是科學,所以必須求真。英國肯維島上的教育同行們用他們的一言一行充分地演繹了“教育求真”這句話。2007年12月10日至14日,我們一行5人訪問了費澤威克學校(Furtherwick Park School)。筆者擷取幾處細節(jié),從中可見他們率真坦誠的品格。
12月10日是我們來到費澤威克學校的第一天,上午我們在約翰·霍頓副校長的陪同下參觀校園。當我們經(jīng)過教室外的走廊時,看到兩位學生低垂著頭站立在教室的門外,還看見一位學生孤零零地坐在一間教室內(nèi),埋頭寫作業(yè)(見圖1)。不知底細的我們詢問陪同人員,他們坦率地回答:這些學生是因為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工作或干擾了他人的學習,而被教師“請”出教室的。我們連忙詢問,教師將學生“請”出教室,需要學校批準嗎?他們點點頭說:當學生侵犯到教師和同學的尊嚴與權益時,教師會讓本班學生通知教務室,帶上回執(zhí),然后在大庭廣眾之下將學生“請”出去。聽后,我們不禁心中發(fā)笑,看來中外教育還是存在著許多類似問題和現(xiàn)象的。不過我們在處理類似問題時,雖然手段相似,但背后的理念卻有天壤之別:一是我們少數(shù)教師法制觀念淡薄,不經(jīng)學校批準,隨意將學生趕出教室;二是問題起因不同,在英國,只有學生侵犯他人尊嚴和權益時才會被“請”出教室,而我們卻多半是因為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或作業(yè)態(tài)度不佳,就將其趕出去,這在英國是明令禁止的,因為學生總是有差異的,有的學生作業(yè)做得快,有的學生作業(yè)做得慢,有的學生會做,有的學生不會做,這是正常現(xiàn)象。沒有完成作業(yè)的學生在英國不僅不會被趕出教室,相反,學校還會為他(她)配備專門的輔導教師,幫助他(她)完成作業(yè)。
按照預定計劃,12月12日上午8:15分,我們將再次參加該校的教工工作布置會。這種會議相當于我們一些學校的晨會,時間15分鐘,主要由學校領導布置工作。我們來到學校后,英方校長征求我們的意見,因為昨天校長宣布,政府將對教育布局進行調(diào)整,該校將在3年后關閉,這意味著屆時大家都將失業(yè),因此今天的晨會教師們情緒會很激動,然后問我們是否參加今天的晨會,我們當即表示不再參加,并被他們誠懇的作風所感動。晨會很快結束了,校長滿臉微笑地走過來,向我們表達謝意:“:非常感謝你們,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盡情傾訴的機會”,我們心中感動和敬佩的情感再次涌起。
12月12日8:45分,我們與助理校長保羅·考夫曼的座談準時舉行,雙方討論的主題是英方學校事先確定的,即“如何對待問題學生”。問題學生的教育是費澤威克學校的一個顯著特色。單從話題的選擇就可以看出,他們并不回避學校存在的問題,因此雙方在非常坦誠、開放、友好的氣氛中深入探討了諸如問題學生的類型、不同問題學生教育幫助的手段和方法、學校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困難等問題,并重點介紹了雙方在幫助患有好動癥的學生、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解決學生沉湎于網(wǎng)絡問題等方面的思考和做法。就在當天上午還出現(xiàn)了一件非常巧合的事件,我們突然看見兩位警察走進校長室,然后看到幾位校長進進出出地忙碌,陪同我們的該校領導馬上解釋道:“因為有一位學生用凳子砸老師,我們需要警察的介入?!彼麤]有一絲一毫的遮掩,把一切事實真相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最后一天下午,舉行雙方校長會晤,就雙方合作事宜進行交流,當我詢問溫迪·米辛斯校長2005年訪問我原來所在學校的印象時,這位校長的話語再次顯露出英國人率真的態(tài)度,她說:“校園很大、很美麗,但是我不贊成你們讓學生做大量的作業(yè),而且宿舍里住了四個學生,這在我們這里不可思議。”
面對這些,我感慨連連:求真不僅是一種基本的教育態(tài)度,更是一種教育的風度,這需要精神、素養(yǎng)和底氣。
編輯許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