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嬙 劉躍江 趙金坤
【摘要】 哈爾濱市中醫(yī)醫(yī)院自1994年以來,采用直腸陰道隔折疊術治療直腸前突5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該術式與其他術式相比具有明顯上提會陰體,使會陰體上緣接近與恥骨聯(lián)合下緣.有效的封閉了兩者之間的裂隙,縮小直腸陰道隔伸展度,消除前突囊袋樣改變。該術式具有療程短、痛苦輕、術后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
【關鍵詞】直腸前突;直腸陰道隔;折疊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我院用直腸陰道隔折疊術治療54例患者中均為已婚有分娩史婦女,年齡最小37歲,最大62歲,平均51歲,病程最長14年,最短5年,平均8年,均有明顯會陰體下降,肛上距最短4.5 mm,最長達70 mm ,平均52 mm,前突深度最大50 mm,最小20 mm。前突深度與肛上距成正比,排便時間均明顯延長,有半數(shù)以上須口服瀉劑或用手協(xié)助排便。
1.2 手術方法
1.2.1 術前清潔洗腸,陰道沖洗,骶管麻醉,絡合碘消毒直腸,陰道。
1.2.2 陰道后壁相當于恥骨聯(lián)合下緣水平至會陰體上緣范圍內陰道黏膜下注入腎上腺素鹽水。
1.2.3 在陰道后壁相當于恥骨聯(lián)合下緣水平弧形切開陰道黏膜,兩側沿陰道側壁,在切口端沿會陰體上緣切開下方陰道粘膜,使其形成卵狀創(chuàng)口。
1.2.4 切除卵圓狀創(chuàng)口內陰道黏膜,向下方剝離,暴露會陰體上方肌肉組織。
1.2.5 在卵圓形創(chuàng)口內橫行切兩條線,將創(chuàng)面分成三等份,先將下線水平直腸陰道隔與會陰體上緣肌肉組織縫合。針距約5 mm,在將上線水平直腸陰道隔與會陰體上緣肌肉組織縫合,針距約5 mm,進針點應在下線兩進針點中央,使兩列縫合點錯開。
1.2.6 陰道黏膜與會陰體皮膚用0號腸線連續(xù)縫合,針距3 mm。
1.2.7 在直腸前臂分上中下3點鉗夾脫垂的直腸黏膜,縫合結扎。切開肛管前緣皮膚至肛緣外側10 mm。
1.2.8 術后給與抗生素預防感染,高纖維素飲食保持排便通暢。術后一個月內排便時上托會引體,并避免性生活,以防縫合創(chuàng)口受力過大造成創(chuàng)口裂開。每日絡合碘消毒創(chuàng)口,陰道內放置洗必泰栓一枚。
2 結果
2.1 本組54例經6~24個月隨訪,術后排便時間明顯縮短,均可在2 min內結束排便。陰道內腫塊感膨降感消失。
2.2 本組54例中21例術后行排便造影復查,肛上距均在10 mm以上,前突深度在2 mm以內,無一例直腸陰道瘺發(fā)生。
3 討論
3.1 直腸前突在中老年婦女中發(fā)病率最高。多與會陰松弛下降,直腸前臂黏膜脫垂并發(fā),正常排便時腹壓升高,盆底肌松弛,肛直角變鈍,肛管成為最低點,糞便在排糞壓驅動下排出,由于骶曲的影響,便條的垂直分力成為排便動力,而水平分力則作用于直腸前臂與會陰體,使會陰體下降,造成會陰體與恥骨聯(lián)合間隙增大,直腸前臂失去兩者的支持在兩者間向陰道口膨出。形成便秘,加壓排便,盆底松馳,會陰體下降為前因,恥骨聯(lián)合與會陰體間距增大,直腸前臂失去兩者的支持在兩者間向陰道口突出為后果的惡性循環(huán)。當兩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支配盆底的陰部神經受到過度牽拉。反復過度的牽拉將導致直腸壁張力下降,盆底肌群功能逐漸減弱。更加重會陰下降,直腸前突。
3.2 在設計直腸陰道隔折疊術時首先考慮到打斷會陰下降,直腸前突,陰部神經損傷這一惡性循環(huán),使會陰體與恥骨聯(lián)合間距縮短到10 mm以內,加強對直腸前壁的支持,抵消便條頂部水平分力,對直腸前壁的作用,避免前突復發(fā),緩解陰部神經過度牽拉,改善盆底功能。
3.3 直腸陰道隔雙重折疊有效的上提會陰體,同時也增加了會陰體的高度。術后所形成的疤痕增加了會陰體的強度,減小其伸展度。這種解剖位置的改變,對阻斷惡性循環(huán),改善盆底功能起重要作用。
3.4 在以往的直腸前突手術治療中,目的主要針對消除直腸陰道隔囊袋樣改變,未考慮到封閉恥骨聯(lián)合與會陰體之間的裂隙,阻斷會陰下降、直腸前突、陰部神經損傷這一惡性循環(huán)。如經直腸入路縱行縫合的諸多術式,雖能消除囊袋樣改變,但術后形成的縱形疤痕帶較窄,會陰體沒得到有效的上提,恥骨聯(lián)合與會陰體之間的薄弱區(qū)域依然存在,修補后的直腸陰道隔難以抵消便條底部的水平分力。久之直腸陰道隔還會被拉長擴張,經恥骨會陰間隙向陰道口突出引起直腸前突的復發(fā)。本組與傳統(tǒng)術式比較見表1。
3.5 我院于1995年至1996年初,分兩組收治,確診為“直腸前突”女性患者人,年齡37歲到62歲,平均51歲,經其他治療無效,病史1年以上共104例。本組用“直腸陰道隔折疊術”治愈54例,對照組用khubchanani法收治50例隨訪1至2年療效觀察見表2。
3.6 直腸陰道隔折疊術可與治療其他肛門疾病手術同時進行,如直腸黏膜脫垂、肛裂、混合痔、肛瘺等。綜上所述,直腸前突不是一個孤立疾病,可能是盆底松馳綜合癥的一種表現(xiàn),在術式的選擇上應全面考慮,阻斷惡性循環(huán),改善盆底功能,防止術后復發(fā)為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實忠. 中國肛腸病雜志,1993:5:19.
[2] 盧任華. 中華外科雜志,1990,2:102.
[3] 李雨農. 中華肛腸病學.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 1990:621.
[4] 黃乃健. 中國肛腸病學.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998.
[5] 丁義江.中國肛腸病雜志,1996:5,9.
[6] khubchandaniIt,elal,Dis Colon Restum , 1983,26:792.
[7] Sheapayah S.DisColon Reclum1985,28:422.
[8] Parks AG.William HeinemannMedicaiBooks.LimitedLondon, 1981:108.
[9] Block I.DosColonReclum,1986,2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