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出生于法國的米歇爾?貝楚齊亞尼,由于天生基因異常,骨骼生長被疾病抑制,致使左手變形嚴重,手掌和手腕往內(nèi)傾斜,雙腿內(nèi)彎,視力和聽力很差。他成年后身高不到1.1米,因手腳無力而生活不能自理,沒有旁人協(xié)助便難以行動,形同廢人。
還在很小的時候,貝楚齊亞尼就對音樂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7歲那年,他在電視上看到一場鋼琴音樂會,便入了迷,跟爸媽說也要一臺鋼琴。善解人意的父親先給他買了一架玩具鋼琴,后來換成一臺真正的鋼琴,并在琴上安裝了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來控制踏板,以便兒子的腳能牽動鋼琴踏板。
貝楚齊亞尼知道自己的缺陷,但他深信勤能補拙,為此所付出的辛勞是常人無法想象的。雖然軀體殘缺,行動不便,但他憑著驚人的毅力每天坐在鋼琴旁練琴8個小時以上,有時甚至練到指骨斷折。
在貝楚齊亞尼13歲時,父親得知一個劇團急需招聘一個丑角兼配角,于是把貝楚齊亞尼送了去。布魯內(nèi)是劇團的小號演奏家,在演出中發(fā)現(xiàn)貝楚齊亞尼對鋼琴很有悟性,于是極力向打擊樂演奏家洛馬諾推薦。在兩位音樂家的悉心培養(yǎng)下,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貝楚齊亞尼15歲時便出了題為《閃光》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一夜之間震驚法國音樂界。16歲時他便成了美國爵士樂團的臺柱。
不少人在對這位殘疾鋼琴家的成就高度評價的同時,迷惑不解地問道:“貝楚齊亞尼先生,是什么力量使得您取得了成功?”
“說實話,我是一個不幸的人?!必惓R亞尼說,“但幸運的是,我把握了命運的第二次機會?!?
貝楚齊亞尼認為,觀眾第一次到音樂廳聽他演奏,僅僅是好奇于他殘疾的體形。如果自己不能用音樂折服觀眾,那么他們下一次肯定不會再來欣賞他的演出。只有依靠與眾不同的音樂,才能讓觀眾牢牢記住自己,從而得到改變命運的第二次機會。
貝楚齊亞尼僅活了36歲。雖然他的生命短暫,卻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莊向東摘自《琴童》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