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敏先
教師是課程改革最重要的實施者。教師對課改精神體悟的深淺與否,課程內(nèi)容傳達是否生動有趣,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實施的效果。而在教師的言談身教中,語言水平的發(fā)揮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在教師的言教中,用書面的相對較少,而運用口語的地方則相對較多,教師口語是否生動嫻熟,是否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關系到學生能否得到深刻的啟迪,人文境界能否得到有效的提升。
那么,怎樣才能使語言具有吸引力,使學生樂于學習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運用豐富多彩的詞句使語言富有新鮮感
教師要善于選擇最恰當?shù)脑~匯和句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入耳入心。為此,語言要新鮮。新鮮的語言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活動,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例如,指導學生作文,講觀察的重要性,如果總是三番五次地說,“要觀察”,“要仔細觀察”,“觀察要仔細”,學生定會覺得味同嚼蠟,毫無吸引力。如果教師這次說:“眼睛是通向心靈的窗戶。撲入眼簾的東西要看仔細,切不可浮光掠影,視而不見。”下次說:“要看仔細,識得事物獨有特征要深入底里,識得神氣。”再下次說:“重復觀察,巨細不漏,細微處尤其看真切;多角度觀察,看出層次,看出多種形態(tài);邊觀察邊聯(lián)想,使靜物‘活化。”這樣一來,與學生談的雖然是同一問題,但在不同的場合又稍有不同變化。不重復同一詞語、同一句式,學生才會有新鮮感,易于接受。
二、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世界
教師要善于用風趣的語言開導學生,講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結合起來,使課堂充滿笑聲,充滿和諧、愉悅的氣氛。如果學生抄襲作業(yè),怎么教育呢?課上教師說了這樣一段話:
“天工造物真是無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種同一類的物也會千差萬別。人們常說,天底下絕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蛇@一次我們班上卻出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批改作業(yè)時我發(fā)現(xiàn)不少人的面孔一模一樣,比如這個嘴角往下歪,那個嘴角也往下歪,孿生兄弟姐妹也沒有達到這樣相近的程度呀。你們能幫我解答一下這其中的原因嗎?”
學生先是煞有興趣地聽,接著表情有點緊張,最后大聲笑著說:“抄?!泵∮蓪W生自己診斷,教師順勢引導,指點良藥就行。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生差錯,厲聲厲語地指責和批評,定會使學生感覺窘困。如果說一兩句富有幽默感的話,不僅能緩和氣氛,而且能起到安慰劑、定心丸的作用,最終能幫助他們逃脫困境。因而在恰當場合、恰當時機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可以達到催化感情、深化理智的良好效果。
三、以娓娓而談的講授方式輕輕叩啟學生的心扉
娓娓而談,就是要敞開心扉,或敘述,或議論,語調(diào)平和,一字一句都要輕輕叩啟學生的心扉。如此一來,就會如同小河流水,淙淙潺潺,悅耳動聽;猶如春風化雨,吹拂學生的心田。例如,組織學生學習《聽潮》一文,課的起始,教師這樣與學生交談:“同學們,你們看到過海嗎?聽到過有關海的故事嗎?回憶一下你們在電影、電視中所看到的大海的形象,列舉一些詞句來形容它的情狀好嗎?(放手讓學生說)我也說一點自己的感受。海,無邊無際,遼闊壯美神秘莫測,變化無常。有時它平靜溫柔,海鷗掠過水面,在海空盤旋翱翔;有時它洶涌澎湃,濁浪排空,怒吼咆哮。生活在海邊的人,目睹海的情態(tài),耳聞海的呼嘯,熟悉海的脾氣,熱愛大海;遠離海邊的人,讀描繪海景的佳作,也會有身臨其境之感,感受到海的壯觀。作家魯彥的《聽潮》,著力描寫了海潮漲落的情景,讓我們一起閱讀,仔細體味。”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通過娓娓道來的方式,會使學生漸漸進入學習佳境。
四、用聲情并茂的語言達到韻味無窮的效果
教師在教學中要聲情并茂,以聲傳情,聲氣相求,以便達到一種韻味無窮的藝術境界。在詩歌教學中這一點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沖動,感情的傾訴,“情動于中而言溢于表”,當外物和人的心情猛然撞擊或交融時,就形成動人的詩篇,就會產(chǎn)生千古絕唱。教師教學生誦讀古詩詞時,自己首先要讀出感情。只有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才能教出氣氛,教出特色,教出效果?!耙簧韴髧腥f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夜泊水村》);“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讀完這些詩,我們會深切地感受到詩中所洋溢著的為國捐軀的赤誠與意氣,構成了激動人心、彪炳千秋的愛國篇章。陸游用血淚、身軀和赤誠之心釀就的精神財富,是瓊漿,是醍醐,讀到它們,不由使人思緒萬千,激動不已。教師深刻體味了這種感情,并以聲情并茂的語言講授開來,就會使學生在不自覺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使他們的心靈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華。
(責編 雷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