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建招 羅榮典
一、簡潔復習,激趣導入
復習: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從小就愛鳥、愛看鳥、愛聽鳥語、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而且作者還經(jīng)常和鳥兒接近——跟鳥兒交談。
導入: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走進鳥語世界,傾聽鳥語,感受鳥語的美妙吧。
【評析】遵循巴班斯基提出的課堂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原則,已有第一課時作鋪墊,本課時在導入階段宜簡潔明了。
二、引導理解,共同學習
(一)自主學習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的第4~第10自然段,把作者喜歡布谷鳥和喜鵲的句子畫出來,然后同桌之間交流作者喜歡它們的理由。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找句子,抓重點詞語。
【評析】自主學習是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適當巡視、指導,能夠在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同時,體現(xiàn)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參與者、指導者和“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
(二)展示成果
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生:它們那“布谷”“布谷”的親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們快快出工呢!
師:讀得真好!讀出了作者喜歡布谷鳥的感情來了!
(三)引導學習
師:剛才那句話中的哪兩個詞語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喜歡之情?
生:親切、分明。
師:“分明”是什么意思?
生:確確實實、的確。(師表揚、點評。)
師:作者一聽到布谷鳥的叫聲,就感到親切、好聽,這說明作者喜歡布谷鳥。你們喜歡布谷鳥嗎?
生:喜歡。
師:那就讓我們把喜歡之情,再次融進我們的朗讀之中吧。
學生讀句子。
【評析】有感情地朗讀是準確把握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應給予積極的評價。
(四)探究發(fā)現(xiàn)
師:除了這句話,還有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作者的喜歡之情?
1、跟布谷鳥的對話。
“你做什么?”“種田織布?!薄澳阆矚g什么?”“勤勞刻苦?!?/p>
學生帶感情地讀一讀。(自由讀、抽讀、分組讀、分角色讀。)
師:你們真棒!讀得比老師還好!
2、作者的反應。
“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p>
(1)理解句意。
師: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回答。(抽問或自由答。)
師小結(jié):從這句話中,我們讀懂了作者和布谷鳥之間的感情,布谷鳥成了“我”的好朋友,時時提醒“我”好好學習,不斷催“我”奮進。(板書:催人奮進)
(2)理解詞語:疏忽怠慢。
師:“疏忽怠慢”是什么意思?
生:“疏忽”是粗心大意、忽略;“怠慢”是輕慢。
師:你有過疏忽的時候嗎?誰能用“疏忽”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學生回答。
【評析】探究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是新課改積極倡導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探究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的內(nèi)容和時機做精心的安排,并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探究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五)對喜鵲的喜歡
1、自主發(fā)現(xiàn)。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再來看看作者對喜鵲的喜歡吧。“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
學生讀句子。(抽讀。)
2、引導拓展。
師:同學們,你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生:考了好成績,得到壓歲錢,過生日……
師:同學們的喜事真多!現(xiàn)在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喜鵲是如何報喜的吧!
學生模仿喜鵲報喜,教師點評。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剡M行引導拓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作者的情感。
3、問題探究。
師:聽到喜鵲的叫聲時,作者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總是盼望著喜事快快降臨?!?/p>
師:喜鵲的“話”真的能應驗嗎?
生: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板書:給人希望)
(六)朗讀
師:學到這里,老師相信大家一定也喜歡上布谷鳥和喜鵲了吧!讓我們再齊讀第4~第9自然段,讀出自己的喜歡,讀出自己的感情吧!
(七)作者的收獲
1、過渡:剛才我們已經(jīng)和作者一起聽懂了布谷鳥和喜鵲的語言,下面我們再來看看作者還有什么收獲。
2、學生默讀第11自然段。
3、發(fā)現(xiàn)(收獲)。
(1)知音:畫眉、黃鶯、百靈……
詞語理解:知音——知己;自居——自命。
句子理解:我便以“知音”自居。
學生理解句意,師生共釋(作者認為自己成了鳥的知音。)
師:作者成了鳥的知音,你們也成了鳥的知音了!你們真棒!作者不但聽懂了鳥兒的“話”,還從鳥兒那里得到了很多啟示。那么,他得到了哪些啟示呢?(板書:得到啟示)
(2)啟示:(出示句子,師生共同填空)
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guān)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教學過程中抓住重點的字句進行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
三、學后感悟,升華情感
師:學完這篇課文后,我們知道了鳥兒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那么,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呢?
生:愛護鳥類,寫文章(詩、詞)贊美鳥。宣傳愛護鳥(寫、貼標語),保護樹木,為小鳥護窩搭巢……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nèi)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皩W后感悟,升華情感”這個環(huán)節(jié),正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標準》的這一精神。
四、課堂練筆,學以致用
(一)仿句練寫
例句:從催人奮進的布谷鳥那里,我知道了勤勞刻苦的重要。
仿寫:從聰明能干的烏鴉那里,我知道了遇事要動腦筋。
從助人為樂的啄木鳥那里,我知道了保護樹木的意義。
從歌聲悅耳的黃鶯那里,我知道了使人快樂的方法。
1、練寫(教師巡查、指導)。
2、展示(抽查、抽讀)。
(二)仿文練寫
1、提出要求:本文作者從鳥的身上想到了、學到了很多。在寫布谷鳥和喜鵲時敘述詳細,而在寫其他鳥時則比較簡略。請你從文中的其他鳥類里選擇一個,依照課文進行詳寫。如寫跟燕子的對話,寫觀看大雁飛行時的遐想。
2、學生練寫、展示。
【評析】《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并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及時安排仿句練寫和仿文練寫,有利于讓學生學習運用剛積累的好詞佳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責編郝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