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磊
作為一名教師其主要任務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而這一使命的主戰(zhàn)場就是小小的課堂。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而評判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主要看學生是否樂學、會學、學會。由于高考方案的改革,45分鐘一節(jié)課縮短為40分鐘,而課堂教學的縮減更顯示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以下就根據(jù)高中生物必修三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為例,闡述一些看法。
1課前準備
作為一線教師,要想達到課堂的高效,很重要的是教師眼中和心中必須有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在課前準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積累,注重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以一些學生熟悉的素材為例引出新知識。對于這節(jié)內(nèi)容的引入,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平時如何與朋友同學交流,學生會很自然地舉出交流的方式(語言、行為等),此時便可引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當然對于課堂教學過程的進行,在備課時盡可能考慮到學生可能產(chǎn)生的情況或問題,設計一套或幾套方案,做到心中有數(shù),遇變不驚。
2教學進行時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關鍵還是教師應該注意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要盡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從整體上把握好教學的方向。教學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充滿了變數(shù),但有一條是不變的,只有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和有效的教學方式相互融合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2.1教學內(nèi)容,層次分明
根據(jù)教學要求,將教學內(nèi)容中的難易進行合理分層,采用各種相應的教學手段進行有效教學。由于這節(jié)內(nèi)容中分析物理、化學、行為三種信息類型是主要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展示大量具體事例。這樣一方面可以將抽象轉(zhuǎn)為形象,另一方面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在引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充滿各種信息后,教師分別播放三段對應三種信息類型的視頻(蜘蛛捕食、海芋吸引蚊子傳粉、鳥類筑巢和炫耀羽毛),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信息是如何傳遞的,進而引出三種信息的概念。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概念,教師適當舉例并設計表1,要求學生對信息種類進行區(qū)分。
最后讓學生依據(jù)所學對信息進行歸類。例:屬于物理信息的是()屬于化學信息的是()屬于行為信息的是()
①哺乳動物的體溫;②鳥類鳴叫;③紅外線;④螢火蟲發(fā)光;⑤植物分泌的化學物質(zhì);⑥電磁波;⑦昆蟲發(fā)出的聲音;⑧昆蟲的性信息素;⑨植物開花;⑩薊的刺;⑨紫外線;⑩蜜蜂跳舞。
這樣就能使學習重點在有限的時間中得到最有效的消化和鞏固。
對于這節(jié)的另一內(nèi)容“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教師則可以采用學生自行閱讀書本相關資料,簡短討論后請學生歸納。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是歷年考試所反應出學生較薄弱的一項技能。
2.2師生互動,有效溝通
怎么樣才能夠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更順暢、更有效呢?真誠的情感投入是前提,教師對學生要充滿愛心,要把學生看作一個獨立的并且有自己思想的個體,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情感上和身體上和學生平等。只有平等的師生關系,才能夠有課堂上有效的溝通和有意義的交流,這種溝通不是強迫式的,這種交流也不是對答式的,而是一種師生之間情感互動的結果,只有情感融合的交流才能充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課堂上教師可走下講堂,融入學生,和學生一起討論生物的各種特殊行為;當學生描述一些他們見到過的奇妙現(xiàn)象,教師可用欣喜的表情回應。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就能讓學生信心倍增,豐富的面部表情也能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課堂學習體驗。
另外,教師的語言要準確、生動、凝煉。教師的教學語言包括口語、書面語言和肢體語言三種,在課堂上,有聲語言是口語和書面語言,無聲語言是肢體語言,它們互為補充,相互融合。例如在例舉行為信息時,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河豚遇敵時,會膨脹身體,嚇退敵人,人們俗稱它為‘氣鼓魚。‘氣鼓魚的火氣還挺大的:兩條河豚相遇時,它們都把自己的身體鼓脹起來,然后氣鼓鼓地反轉(zhuǎn)身子,互相用肚皮碰對方?!边@樣口語式的描述更具親和力,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氣氛。只有教學語言的準確、生動、凝煉,才能夠保障師生之間的交流更順暢,才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2.3關注情感,把掘喻悅
在一個班級或一個小組中,總有一部分學得好、積極性高的學生包攬了表達的機會;思維慢一些的,基礎差一些的,不善于表達的學生就失去了參與的機會。對于一堂有效的好課,教師應該特別關注基礎較弱的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同時也要教育學得快的學生要關愛、尊重自己的同伴。例如在這堂課中,在觀看完視頻資料后,大多數(shù)學生興致勃勃的討論所看到的現(xiàn)象,此時筆者發(fā)現(xiàn)有一位學生沒有太大的反應。于是,走到他旁邊輕輕地問他看到了什么,是否覺得很有意思,他點點頭后向我描述他以前見過的一些現(xiàn)象。教師豎起大拇指給他一個肯定的表示,他顯得很高興。在后面的學習中教師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變得更加積極和主動,也更加自信了。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外,還應關注學生的情緒,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使整堂課的教學充滿愉悅的氣氛。
3課后反思,及時調(diào)整
課后教師可以通過檢查作業(yè)、反饋練習、談話聊天、互動反思等多種手段關注學生的收獲程度,疑難問題的解決程度,從而做到追蹤記錄,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得與失,及時總結。例如課后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作業(yè)情況不佳,通過個別溝通了解到課上因使用多媒體使得教室光線較暗,課堂進程較快,課上沒有及時記錄相關筆記,課后容易出現(xiàn)遺忘現(xiàn)象。對此在課堂教學最后總結中,教師應將重要內(nèi)容以板書的形式再次展示,提示學生加以記錄。
時間可以衡量一切,除了真理和謬誤,還包括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不是具有有效性。用時間來衡量教學是不是具有有效性,不僅體現(xiàn)在是不是用最少的時間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還體現(xiàn)在我們短暫的生命中是不是有了更多的思考時間。堅持用心收集、捕捉和篩選學習活動中有利于促進學生進一步學習的信息,據(jù)此來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有吸引力,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