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斌
在班主任工作中,愛的教育無疑是個永恒的主題。教師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愛心。筆者堅信,愛心可以融化堅冰,嚴格可以造就良才。因此,陶行知先生的那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筆者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最信奉的一句格言;以赤誠的胸懷去對待學生,讓愛心伴隨學生成長每一天,是筆者多年班主任工作堅持奉行的一個準則。
一、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育就像是一片飽含情感的天空,每一個學生都是一顆閃亮的星,只有把他們連在一起,才能有精靈飛翔和生命閃動的星空。雖然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大多基礎差,不愛學習,不好管理。但他們也有可愛的一方面,只有和他們心貼心,從一些小事去關注他們,幫助他們,和他們拉近距離,做他們的朋友、領路人,才能用愛構建起和學生溝通的橋梁,牢固地筑起“班級情結”——班主任就是媽媽、朋友、知心姐姐;學生們就是孩子。
1.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學生
從張家口來的孩子們家庭都很困難,剛到這時覺得處處矮人一頭。為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在新的環(huán)境中能夠安心學習,筆者從各方面照顧他們:樊婷同學家中父親生病多年,媽媽又過早離開人世,還有一個老奶奶也需要人照顧,到天冷時她還沒有御寒的冬衣,筆者就從家里拿來剛織好的毛衣毛褲、新買的棉衣送給她;方雅婷同學沒錢買校服,筆者自己出錢為她訂制了校服,并從思想上開導她,讓她明白,應樂觀地面對生活,要看自己所擁有的,應該慶幸自己有這樣好的學習機會;琴房練琴緊張了,為了不耽誤他們的學習,筆者把這些孩子們帶到家中去練琴;夏天天氣太熱,筆者又讓孩子們到家里去洗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正是和風細雨般的關心愛護,孩子們感受到了筆者的真誠,從心里接受了筆者。剛剛來到陌生城市的他們有了歸家的感覺,心里也漸漸地把筆者當成了他們的媽媽,心思全都放到了學習上。家長打來電話說:“孩子交到了你那里,我們就放心了?!?/p>
2.猶如山花是為春天而存在一樣,老師就是為學生而存在的
盡管工作繁忙,每天晚上,不管是不是該看自習,筆者都到班里去看看,深入了解班中學生的情況,遇到問題及時解決。一些好學的學生提出課外學習內容的要求,筆者都會積極鼓勵、熱心輔導,從不怕耽誤自己的休息時間:求教讀書,幫助畫畫、寫字、創(chuàng)作指導。筆者還帶領學生們學習了許多幼兒園手工制作技能,在班里開展了小制作展覽活動?;顒拥拈_展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習越來越有積極性,也和筆者越來越親密。
二、愛學生,更要教會學生愛他人
教育學生關愛他人,這是教師在育人工作中不可忽視的德育教育。筆者的班是一個合班,是由來自張家口和唐山的同學組成的集體,自然出現(xiàn)了幫派之分,張家口同學自卑、內向,唐山同學張揚、傲氣,兩股勢力互不相容,很不利于班內團結。為了促進同學關系,改掉一些獨生子女學生自私、不關心他人的不良習氣,筆者在班里組織了“每天一毛錢,愛心獻給您”的主題班會活動,將平時節(jié)省下來的錢攢起來,去兒童救助站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孤兒,并將這個活動一直持續(xù)下來,每周都由學生帶著食品或學習用品到兒童救助站,和他們一起玩耍,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技能教他們制作手工、唱歌、跳舞?;顒又?學生們常常激動得熱淚盈眶?;顒涌偨Y中,學生們紛紛表達了自己不同尋常的感受,感受到了自己的幸福和給予別人關愛的快樂。漸漸地,班里的氣氛緩和了,爭吵也消失了,同學之間更團結了。在學校表彰及秦皇島市媒體的表揚下,同學們的愛心得到了認可,班里的風氣更加和諧了,成了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課余時間,筆者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和一些住校生到海邊、街道、社區(qū)去做一些公益活動,如拾垃圾、清掃街道、慰問孤寡老人等。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受益匪淺,也增強了班集體之間的凝聚力,加深了同學們之間的感情。
愛學生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千方百計讓學生的閃光點有用武之地,使學生的自尊心、上進心得到承認和強化,從而激起學習的斗志,鼓足前進的勇氣。只要細心觀察,最終都會淘盡黃沙始得金。袁思同學父母離異,雖然年齡較小但個性很強,為了吸引同學的注意,她總是夸耀自己生活的經歷有多么豐富,曾經在酒吧里打過工,什么世面都見過,想成為班里的老大。其實筆者知道,她只是需要別人對她多關注些。于是筆者就不戳穿她的謊言,而且還讓她經常在班里管理一些事務。做得好時盡量當著全班的面表揚她,做得不完美時筆者會把她叫到一旁,偷偷告訴她應該如何處理會更好。漸漸地,她有了正確的自我意識,對別人更加關心,更加務實,變成了一個責任心極強的小干部,不再像從前一樣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了。陶先生那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的名言,筆者始終銘刻在心,盡可能地接近學生,讓她們的閃光點在關愛與呵護下,熠熠生輝。
三、愛心引領,和學生一同走向成功
良好的班風應在愛的呵護下走向永恒。課余時間筆者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耐心加強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與訓練。不斷引導學生“對己講儀表,對人講禮貌,學習講勤奮,在校講公德,在家講孝順”。學生創(chuàng)作美麗的班標宣告:我們永遠是最好的,活潑、健康、微笑是我們精彩而不變的誓詞。在行為規(guī)范方面我們做到:在校園里少吃零食,人人節(jié)約零用錢;講究環(huán)境衛(wèi)生,在教室里、校園內、校門口看到任何廢紙雜物都有責任和義務撿起來放進垃圾箱,教室里要做到綠化、美化、藝術化;同學間團結友愛,不打架罵人;推廣禮貌用語與普通話。做到“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文明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墻壁無腳印、出言無臟話”。
在愛心的引領下,同學們有了喜人的進步,班級也獲得了應有的榮譽:2008年被評為市級先進班集體,全部通過了普通話二級甲等考試,廣播操比賽獲全校第二名,歌詠比賽獲全校第一名,黑板報評比每次都名列前茅,衛(wèi)生評比也每周都能獲得流動紅旗。在班級里,班風好、學風正,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成長和信心的增長點,都感受到一種長大的愉悅,班級就是一個溫馨、快樂的家。
一路艱辛一路歌,一生奉獻一生愛。這是筆者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形象寫照?!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教育的舞臺上,懷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真誠和執(zhí)著,筆者將用愛做支撐點,為學生撐起一片成長的藍天,用愛心伴隨學生快樂地成長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