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玲
高中政治課能否受學生歡迎,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對教學的投入與教學效果是成正比的。
一、備課的投入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真正體會到了只有備好課,才能上好課的道理。而要備好課,則需要教師做全身心的投入。為了備好每一節(jié)課,我一般都是在通覽全書的基礎上,從每一節(jié)內容的前后聯系去把握它在全書中的地位,找出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難點,再圍繞重點難點的解決去選擇例證,組織材料,設計課型,確定教學步驟,最后斟酌語言。這一過程一般是教師備課普遍遵循的過程,但認真地做起來,卻總是有做不完的工作。從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表情反饋回來的信息證明,這一過程工作做得好,學生就滿意,教學就成功。而要把這一過程的工作做好,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備好課,講課才能胸有成竹。
二、教學內容的投入
根據政治課的特點,我摸索著在教學內容上突出三個字,即新、深、實。所謂新,就是政治課教學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時代、面向未來,要跟上時代的脈搏。用現代科學的新成果、新材料,最新的事實去說明老問題,證明老原理。為此,我特別注意時事政治方面的學習。堅持看報、收聽廣播、收集國內外重要新聞。遇到與講課有關的材料,就把它摘抄下來充實到課堂教學中去。例如:看了文獻電視片《鄧小平》就將其中與課堂教學有關的內容結合到教學中,充實到課堂上,這樣不僅能增強說服力,還會使學生聽了有新鮮感。
所謂深,指教學內容不能只停留在對概念、原理的一般闡述上,要進入到更深的層次中,對得出結論的全過程進行推導和論證以擴展和豐富其內涵。在求深度的同時,還要注意廣度。有的地方要突破教材的框架,介紹教材邊緣的內容。
所謂實是指課堂內容充實實際,避免空洞的說教。理論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指導實踐。科學的理論是人們行動的指南。為了避免空洞,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和原則。例如講哲學原理需要聯系實際,講原理的方法論意義更需要聯系實際。既要聯系革命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又要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生活實際、思想實際。
三、教學方法的投入
除了在教學內容上下工夫外,教學方法的運用也很重要。教學實踐中,我苦苦地摸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即啟發(fā)法、靈活法、解扣法、討論法、身教法、圖示法等。
我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是真正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真(下轉第54頁)(上接第53頁)正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為了啟發(fā)學生的興趣,我一方面力求選擇準確生動的例證,另一方面力求語言的生動有趣。我試驗著在語言組織、表達情感、手勢動作等方面下了一番工夫。
在講課中,能用生動通俗語言表達的,就不搬用晦澀的術語,盡力做到語言活潑而有趣味,情感飽滿真摯。此外,我還特別注意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在講課中,我使用頻率最高的術語就是“為什么?”“怎樣理解?”“表現在哪里?”而且,我總是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的頭腦始終處于思維的活躍狀態(tài)。這樣,課堂上就不再是你管講,我管聽的被動局面,而是上下情感交流融為一體。
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運用靈活方法,即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當地進行取舍;根據不同的教學反饋,來安排講課內容的詳略。在講解原理的方式上,有時先結論后展開,有時則通過事例引出原理;有時是由抽象到具體,有時則由具體到抽象;有時通過問題把要講的全部內容邏輯地串通起來,有時還需要對教材本身的內容作一定的調整??傊?各個不同的環(huán)節(jié),我從不千篇一律使用一個模式。這種做法得到同學們的認同。
教師擔負著雙重的職責:一是傳授知識,二是育人。在教學中,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的教學行為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僅影響到他們對知識的接受,更重要的會直接影響到道德觀念、價值觀念、工作態(tài)度的形成。在教學中,我盡力以自己的教學行為、精神、態(tài)度去感染學生,這就是所謂身教法。此外,在教學中,我還采用圖示法幫助學生解決難以理解的抽象理論。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只有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備課方面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講好政治課。
作者單位:河北省灤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