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華
“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也是一門藝術,而導語則是藝術中的藝術?!睂дZ不僅為整個教學過程定下基調(diào),確定好邏輯順序,而且也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一步。好的導語如同序幕,預示著后面的高潮和結(jié)局;如同路標,引導著學生的思維方向。它是教師譜寫一篇優(yōu)美樂章的前奏,是師生間情感共鳴的第一音符,是師生心靈溝通的第一座橋梁。
一、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情境教學專家李吉林老師在《把握語文學習規(guī)律,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一文中指出:“情感是語文教育的‘渠道‘靈魂和‘根,而‘教材——‘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橋梁便是教師的情感,老師用自己的真情撥動學生心靈的‘情弦,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苗?!币坏W生心靈的“情”弦鳴響,情感的火苗燃起,我們的語文教學就能迸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導語就是最常用的“撥弦”“點火”的方法。
于漪老師的教學可以說是把傳統(tǒng)的教學藝術發(fā)揮到了極至。她對每一篇課文的精心設計,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處理,乃至對每一句話或每一個詞的剖析與鑒賞,都做到了細針密線,剝繭抽絲,她的教學語言像清風徐徐吹拂課堂,像清泉涓涓流進學生的心坎……她在教學《春》一課時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一提起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xiàn)出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是怎樣描繪春色的?”就在學生背誦古詩初步進入“春”的意境時,于老師把學生回憶聯(lián)想的思緒收攏來,因勢利導地啟發(fā)說:“現(xiàn)在,我們就歡樂地生活在陽春三月。但是,我們往往是知春,而不會寫春。那么,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來描寫春天景物的色彩、姿態(tài)的。”于老師用詩一般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詩一般的意境來感染學生,使學生未學課文卻已感覺到濃濃的春的氣息。學生被老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深深地吸引,從而喚起了學生對美妙春天的共鳴。
二、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于漪老師講《孔乙己》時是這樣導入的:“凡讀過魯迅小說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讀過《孔乙己》的人,無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這個遭到舊社會遺棄的苦人兒的形象。魯迅先生自己也說過,在他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中,最喜歡《孔乙己》。他為什么最喜歡《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樣一個藝術形象?魯迅先生是怎樣運用鬼斧神工之筆來精心塑造這個形象的?”當學生為懸念所吸引,思維進入積極狀態(tài)時,于老師又添一筆,設置第二個懸念:“過去有人說,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莎士比亞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易卜生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都是有道理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劇是什么樣的悲劇呢?悲劇往往令人淚下,然而,讀了孔乙己的悲劇,眼淚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內(nèi)心的刺痛。它究竟是怎樣的悲劇呢?文章情深、意深、含蓄、深沉,細細咀嚼,深入體會,就會獲得解答?!边@樣不圍繞課文內(nèi)容本身,而借課題以外的與課文有關聯(lián)的某些內(nèi)容發(fā)問,巧設懸念,由遠及近,引入新課,不僅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所述問題正是學習這篇課文
的關鍵。
三、質(zhì)疑問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
開講的藝術貴在質(zhì)疑問難。富有啟發(fā)性的提問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打開學生的思路。優(yōu)秀的教師十分重視開講的提問,他們提的問題從教學內(nèi)容上講,問的是關鍵,具有全面性,學生從中可以體會教材的全部精神,能舉一反三;從心理學角度講,問的有趣味,學生能積極思考,積極回答;從教學方法上講,問的有啟發(fā)性,鼓勵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思考;從問題關系上講,要問的有邏輯性,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發(fā)展。
四、授之以“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授人以“魚”享用一餐,授人以“漁”受益終身。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葉圣陶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边@就要求教師在思想上明確樹立教是為了學而不是代替學,講是為了練而不是代替練,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為了使主體自立而不是否定主體作用。因此,新課的開始就向?qū)W生傳授學習方法,讓學生運用該方法進入對課文的學習和研究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一種新穎且實用的導入方法。
有位老師教《第二次考試》一文是這樣導入的:“我們上語文課是不是只是讀課文?今天,我們就研究如何讀懂課文中的資料問題。主攻方向就是在一篇課文中,如何讀自讀提示,如何利用自讀提示學習課文。請同學們讀課文的自讀提示,試就課文提示提問——方法就是:把自讀提示的句子加上‘嗎變成問句。”然后教師示范,學生學習提示,自結(jié)小組,自選問題,自解問題。這無疑是一種大手筆的創(chuàng)造,令學生興趣盎然,讓聽者嘆為觀止。
總而言之,藝術是美的集中體現(xiàn),生動的導語是無韻的詩,也是有聲的畫,充滿詩歌般的情感美,畫一樣的意境美,哲學般的理性美。各種類型的導入方法不是涇渭分明,而是相融相通的。教師在設計導語時要做到“心中有文、目中有人、胸中有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使語言藝術在課堂教學中展現(xiàn)無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