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摘要:網絡時代的共青團組織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與課題,如何運用網絡創(chuàng)新共青團工作,運用網絡引導和服務青年,成為網絡時代共青團工作面臨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e時代 共青團 工作 創(chuàng)新
21世紀網絡的迅猛發(fā)展預示著人類新的全球性文明。網絡以其全球性、開放性、交互性、及時性、綜合性等獨特魅力,使得網絡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種新的經濟模式、一種新的政治力量。
廣大青少年成為最活躍的網絡主體,網絡給共青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伴隨著網絡的迅猛發(fā)展,大量的信息呈爆炸性涌現(xiàn),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知識,人們的視野大大開闊,但是由于網絡的全球性、自由性、匿名性和開放性,加上當前的監(jiān)控監(jiān)管技術和制度還不完善,使得網上各種信息魚龍混雜,伴隨而來的也有許多不健康的內容,甚至還有危害黨和國家利益的言論。所有這些使活躍在網絡上的青少年將面臨信息選擇的困惑甚至危機,更有可能受到這些負面信息的影響和毒害。
互聯(lián)網以特有的零時差、零距離、零空間的優(yōu)勢和信息量大、圖文并茂、形式新穎的特點,深受廣大青年的青睞。網絡越來越成為當代青年情感宣泄、思想交流、文化互鑒的重要場所。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網絡作為他們交往交流的空間和平臺,使得越來越多的實體性青年組織的功能轉而借助網絡表達出來。正是網絡具有現(xiàn)實中任何實體交往所沒有的匿名性和隱私保護性特點,為青年的交往和交流提供了更加自由、便捷的選擇,也為青年組織的溝通和聯(lián)絡提供了創(chuàng)造性的新突破,越來越多的青年組織向著多樣化和虛擬化方向發(fā)展。網絡的動員方式具有直接性、便捷性、廣泛性,深受廣大網民尤其是青年的喜愛,可以說是一呼百應,具有很高的效率。現(xiàn)在的青年組織大多運用互聯(lián)網,通過QQ、帖子、郵件、論壇等方式組織動員、開展活動。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在一些群體性事件中,利用網絡進行號召動員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組織方式,廈門PX項目建設和上海懸磁浮列車項目引發(fā)的市民散步運動就是典型案例,甚至在西藏騷亂中境外不法組織就是利用網絡進行遙控指揮和組織的。服務青年是共青團重要的社會職能。青年通過網絡進行交流、學習娛樂、求職購物、表達需求、自我展示等等,網絡社團虛擬社區(qū)成為青年喜聞樂見的組織歸屬,網絡的匿名性、開放性、公平性、虛擬性使得青年的許多需求往往通過網絡尋求滿足,青年的許多訴求往往通過網絡進行表達,青年的許多問題往往在網絡上能夠反映。要全面把握青年身心健康、個人成長、事業(yè)發(fā)展、社會參與的不同需求,真正把服務青年的工作做深做實離不開網絡,因此,網絡正成為共青團工作的重大課題。
面對這些重大課題,團組織的網絡系統(tǒng)由于資金缺乏,技術水平低,網站建設機制不健全等原因,網絡的建設和應用現(xiàn)狀不容樂觀,尚無法滿足當前共青團工作的現(xiàn)實需要。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成熟、政府角色的轉型、社會的逐步成熟,共青團必須轉換原有的工作思路和方式,走近青年、融入社會,而網絡作為社會的新生事物已經成為當代青年和社會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團組織應使用現(xiàn)代信息和通信技術,通過網絡技術對管理和服務進行集成,實現(xiàn)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yōu)化重組,超越時間、空間與部門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服務對象提供優(yōu)質、規(guī)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務。共青團傳統(tǒng)工作方式的最大特點就是群眾性、運動式和活動化。共青團工作多年來,主要依賴黨政關系,重點在體制內單位,組織關系明確,運作方式行政化、機關化,思想教育更多強調正面灌輸和規(guī)范教育,以引導青年去追求共同利益和終極利益為目標取向。在計劃經濟時代,這樣的工作模式行之有效,贏得了廣大青年,共青團也因此成為國家政權的堅強支撐。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特別是中國社會正處在轉型期,青年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價值取向日趨多元,行為更加務實,主體意識、個體意識不斷增強。在這種大背景下,共青團的工作更多地接受社會評價,對活動效果和針對性的要求更高,傳統(tǒng)方式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越發(fā)顯現(xiàn),而利用網絡我們能找到團的工作新方法。青年的許多需求和利益都是通過網絡來滿足來實現(xiàn),因此利用網絡為青年搭建平臺,將極大拓展服務青年的渠道。
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平臺。就業(yè)是民生之本,關乎青年的生存與生活,也是共青團服務青年的重中之重。怎樣為青年解決就業(yè)的迫切需求是我們面臨的緊迫任務。基層團組織資源有限,依靠自身的力量好比是杯水車薪。在這種情況下,網絡可以成為我們促進青年就業(yè),推動青年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突破口?;鶎訄F組織可以利用網絡整合社會資源,暢通信息渠道,通過網絡收集和發(fā)布人才、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投資信息,開展各種形式的網絡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活動與服務,為地區(qū)青年提供就業(yè)信息,為地方企業(yè)提供招聘人才的渠道,同時為青年搭建平臺,為青年創(chuàng)業(yè)搭橋牽線尋找支持,推動青年創(chuàng)業(yè)。
扶貧幫困平臺。困難學生、農村留守未成年人、進城務工家庭子女、零就業(yè)家庭子女、社區(qū)閑散青少年和孤殘青少年等都是共青團幫扶的重點對象。團組織的資源有限,工作人員的精力有限,需要整合資源,“借雞生蛋”。隨著公民社會的形成,越來越多的社會公民和組織關注困難群眾、幫助困難群眾,網絡因此成為一個重要工具。通過網絡收集困難青年的情況,發(fā)布困難群眾的信息,宣傳政府相關項目和政策,聯(lián)系熱心人士和組織、招募志愿者關愛困難青少年、幫助困難青少年等,網絡就能成為重要的扶貧幫困平臺。
交流娛樂平臺。交流娛樂是青少年上網的主要目的之一,青少年思維活躍,愿意通過多種渠道進行社交交友活動,互聯(lián)網以其特有的無地域限制和匿名的特點,吸引了眾多青少年網民進行網絡社交。影視、音樂、游戲等網上娛樂方式更是吸引了眾多 的青少年參與其中。要想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我們必須開發(fā)或者鏈接青少年喜歡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項目,比如同城交友、在線音樂、青少年綠色游戲等等。
求知探討平臺。當今社會變遷迅速,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提升自己的能力。青年人的求知欲望更加濃厚,而網絡教育成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網絡上的共同探討也成為青年樂意參與的學習交流方式。團屬網站應成為青少年求知探討的平臺。此外,在少年兒童發(fā)展狀況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少年兒童的家長對怎樣教育孩子有著很大的困惑,卻又找不到便捷的學習相關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渠道,如果能夠抓住這個題目,通過網絡為廣大家長提供一個學習交流共同進步的平臺,就能做出一篇服務少年兒童的好文章。
維護合法權益平臺。12355維權服務項目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的一大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社會上也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我們的服務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社會影響還有待進一步擴大。網絡將能夠為我們更廣泛、更便捷地連接服務對象,將為我們更好地宣傳這一品牌。已經有些團委將12355維權服務項目與網絡對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與此同時,怎樣服務屬地的外出青年,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正是我們工作的瓶頸。由于資源和行政區(qū)劃的限制,離開屬地外出青年權益遭到侵害時,我們往往鞭長莫及。通過網絡建團和對團員青年的網絡化管理,將能夠通過基層團組織引導、團結、組織務工青年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并且通過網絡整合各種資源幫助他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團的組織建設與管理平臺。團的基層組織是團的領導機關與廣大團員、青年之間的聯(lián)接點,是團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抓好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是創(chuàng)新團的組織管理局面的基本方向。團的組織建設是當前全團面臨的重大課題,網絡將為我們帶來解決這一問題的新契機。當前青年流動頻繁,部分基層組織不健全,軟弱渙散,在廣大農村地區(qū),大部分的行政村沒有建立團組織,鄉(xiāng)鎮(zhèn)團組織也基本流于形式。而與此相對照的是形式多樣的青年自發(fā)組織蓬勃發(fā)展,在網絡上也活躍著許多實體性或者虛擬性的青年組織,如何實現(xiàn)對廣大團員青年的廣泛聯(lián)系和有效覆蓋,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我們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依托網絡進行組織建設和管理,實現(xiàn)對廣大團員青年聯(lián)系和覆蓋是團組織建設的新形式,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由于團員青年流動快、農村團組織基本癱瘓、青年自發(fā)組織無法覆蓋的問題。
宣傳教育平臺。作為黨的助手,教育引導青年是共青團肩負的重任,也是共青團面臨的重大課題。傳統(tǒng)的居高臨下的方式已經難以得到青年的認同,我們急需尋找新的宣傳教育引導青年的方式,網絡為我們帶來了重要契機。通過網絡,以學習、就業(yè)、交友、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興趣的、能切實為青少年服務的形式,吸引青少年、凝聚青少年。
組織動員平臺。發(fā)號召、開會議、搞活動是共青團組織動員青年的傳統(tǒng)法寶,盡管曾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時代在發(fā)展,青年在發(fā)展,這些組織動員方式已經顯得比較陳舊落后。網絡則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高效快捷、覆蓋面廣、成本低、民主特質強、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且為青年樂于接受的動員方式。通過網絡組織動員已經在青年組織和社團中廣泛應用。當我們的網絡具有較為廣泛的影響時,我們通過網絡進行動員號召和組織,將是一種成本低、效率高、影響大的理想方式。我們可以通過網絡發(fā)布通知、通過郵箱、QQ群等現(xiàn)代化的方式實現(xiàn)動員組織的目的?,F(xiàn)在的志愿者招募就采取了網絡動員的方式,效果很好。
網上辦公平臺。電子政務已經逐步起步并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也受到廣大百姓的歡迎。團組織也可以推行自己的電子政務,比如團費的收繳就可以采取網上收繳的形式,這將為流動團組織和團員、偏遠地區(qū)的團組織和團員帶來很大的方便。與其他各級團組織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溝通。此外,團內部的一些辦公也可以采用網絡化方式,比如信息的交流、任務的布置、通知下發(fā)、會議召開等,通過網絡將節(jié)約辦公成本、節(jié)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將有限的資源用到刀刃上。
總之,當我們的網絡成為了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平臺、扶貧幫困平臺、交流娛樂平臺、求知探討平臺、維護合法權益平臺、團的組織建設與管理平臺,以及宣傳教育平臺、組織動員平臺、網上辦公平臺等,就會成為青少年網絡生活的一部分,就能在他們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我們就能利用網絡對他們進行宣傳教育和引導,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傳播先進文化,倡導科學精神,弘揚社會正氣,擴大主流輿論,開辟宣傳教育的新陣地。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qū)供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