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錦 陳 杰 葉太兵
摘要 分析學生學習大學物理過程中常見的幾個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教師教學中可采用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 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初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89X(2009)33-0031-01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Physics//Ou Yuanjin, Chen Jie, Ye Taibing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author analyses some questions appear in learning college physics, and suggests some measures which can be adopted in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collage physics; teaching reform; study
Authors address Public Security Marine Police Academy, Ningbo, Zhejiang, 315801, China
大學物理是自然科學和現(xiàn)代工程技術的基礎,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科學素質(zhì)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物理學連貫性強、綜合程度高等特點又對學生提出很高的要求,致使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就對物理產(chǎn)生恐懼心理,“難”字當頭,不能以積極正確的態(tài)度學習這門課程。
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高年級同學或朋友對物理學的片面甚至錯誤理解對學習者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在沒有接受這門課程之前就產(chǎn)生畏難情緒,難以把物理和其他課程等同看待,不愿接觸這門課程;2)物理學概念抽象、題目復雜、實驗難以操作等特點對學生的接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3)當今科技日益發(fā)達,不同學科交叉滲透,單純的物理學基礎知識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4)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雖然結(jié)合部分物理實驗,但還是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同時,不斷進步的社會又對大學物理教學提出新的要求。教學不僅要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還要兼顧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fā)展。這就要求高校物理教師轉(zhuǎn)變教學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1 增強教師的人格魅力和親和力,建立友好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通過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吸收更多更新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合作與討論,同時要了解學生的需要、學習特點、興趣、個人愛好等,以保證做到因材施教。淵博的學科知識、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能使學生尊敬教師,教師真心地關愛、理解、體諒學生更能使學生從情感上靠近教師,期待教師的到來,期待課程的開始。
2 變大學物理基礎課為適合不同專業(yè)的多用課程,注重整體性,著力于滲透、交叉
大學物理已不能只限于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物理知識,更要從學生專業(yè)角度出發(fā),針對不同專業(yè)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計劃進行授課。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科交叉的發(fā)展趨勢,建立和其他學科教師共同協(xié)作的思想,利用多種途徑搜索適合各專業(yè)需要的新知識補充豐富課堂內(nèi)容,在專業(yè)素養(yǎng)方面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3 在課件方面多下工夫,努力豐富課件的形式和內(nèi)容
物理課件多以公式、定義為主,為使學生看清屏幕,教師通常選擇顏色單調(diào)的背景。但同時,背景單調(diào)、缺乏動感的課件又不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應在課件上多下工夫,增加物理過程的動畫效果,添加物理學家對有關物理知識的講解,加強文字動畫和背景顏色,以使學生的注意力得以保持。同時,教師可以在講課過程中穿插介紹中外物理學家成功背后的努力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愛國熱情,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同時學習人文社科知識,人文素質(zhì)有所提升。
4 善于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威廉·A.沃德(William Arthur Ward)曾說:“平庸的老師傳達知識,水平一般的老師解釋知識,好的老師演示知識,偉大的老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苯處熢诮虒W中應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樹立“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觀念,適當給學生提供授課機會,并在準備的過程中教學生如何查找資料,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啟發(fā)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真正做到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這一角色的轉(zhuǎn)變。
教師應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分析其中不足,提出改進方案;通過書籍、網(wǎng)絡等途徑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從事一些與自己教學有關的科學研究,從理論和實踐2個方面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同時,物理教師更要注重人文社科知識的學習,避免人文素質(zhì)的缺失。
參考文獻
[1]聶傳輝,黃偉,魏金花.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2(42):37-38
[2]毛俊健,顧牡,吳於人.創(chuàng)建大學物理.教學新體系[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