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麗榮
摘要:本文從學生的生活學習、作文題目、作文要求、形式、篇幅及作文評改入手對作文教學的開放性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論述。
關(guān)鍵詞:作文;開放
所謂作文教學的開放。包括學生生活的開放性、學生學習空間的開放、作文題目的開放、作文要求上的開放、作文形式上的開放、作文篇幅上的開放、作文評改上的開放。
一、學生生活、學習空間的開放
學生寫作的素材、思想、情感以及寫作靈感都來自于生活,來自于學習的認知過程。因此開放學生生活、學習空間十分重要,要做好這一點必須變“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觀念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的教育觀念。我國現(xiàn)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50年前就提出兒童“六大解放”,即:1解放兒童的眼睛;2解放兒童的頭腦;3解放兒童的雙手;4解放兒童的嘴;5解放兒童的空間;6解放兒童的時間。這充分體現(xiàn)了“為人的教育”,強調(diào)了開放學生生活、學習空間對學生主體發(fā)展的重要性。小學生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小學生作文是練習把自己看到、聽到、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奈淖直磉_出來”。我認為這里強調(diào)了寫好作文的兩個前提:1在生活、學習中對周圍事物要進行仔細地觀察,認真體驗生活;2扎實語文基本功,學好字、詞、名篇,最終為寫作服務。因此必須開放學生生活、學習空間,建立開放性課堂,把學生引入到社會生活、日常交往的大課堂中,把校內(nèi)生活延伸到校外。延伸到城市、工廠、農(nóng)村、大自然中去,拓展到電視、廣播、網(wǎng)絡等傳媒,使學生生活、學習空間博大,內(nèi)容豐富、生動。讓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變教師“要我寫”為學生“我要寫”,變學生作文時“無話說”為“說不盡”。
二、作文題目的開放
實施素質(zhì)教育必須把長期以來“學生”服從“教師”,“學”服從“教”的觀念,變?yōu)椤敖處煛狈摹皩W生”,“教”服從“學”,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終身發(fā)展的能力。因此,在小學作文題目上要少命題作文,提倡半命題作文,大力推行自命題自由寫作,改變傳統(tǒng)式作文命題習慣,一位同學把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做過比較,說命題作文就像緊箍,半命題作文就像腰帶。也就是說命題作文局限性強,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范圍、寫作思維;半命題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整了放松的程度,給了學生自由的選擇機會,這一比方不乏其微妙之處,所以作文題目必須開放。不要學生想寫“貓”。教師非要學生寫“狗”:學生想寫“我最敬佩的人——軍人”,教師非要學生寫“我最敬佩的教師”:學生想寫“童年趣事”,教師非要學生寫“一件好事”。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題目上不要限制學生,寫人、寫事、寫景、寫物隨興趣。題目上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quán)利。
三、作文形式上的開放
小學生作文不易限制形式,特別是處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并不能劃分出文章的類別,因此寫記敘文、說明文、日記、議論文、詩歌、快板都可以。只要是有感而發(fā),就讓其自由抒發(fā)其意,寫就讓學生毫無約束地寫些簡明通暢、生動的文章。寫得有輕松感、愉悅感。走向社會后能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去處理各種具體事情,不求都成為作家。但求有能力。
四、作文要求上的開放
以往的作文,題目出了,形式定了,要求、提示有了。很多孩子還是一見作文就頭疼,沒話可說,熬上兩節(jié)課也寫不出幾句話。其實孩子們非常愿意表達。有時學生之間或?qū)W生同老師、父母講自己最近聽到的、看到的、親身經(jīng)歷的事滔滔不絕,不讓講都不行,問題出在哪里呢?原因很簡單,條條框框束縛了他們的思維,束縛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脫離了生活,讓他們的寫作顯得無力。所以作文要暢所欲言,軟化條條框框的限制。我們提倡“寫”文章。但不欣賞“作”文章,“作”大半是奉命的,如奉考試之命、奉老師之命。作文時間上也要敢于突破法定的作文課。人家不愿寫、不想寫、沒的寫可能不寫;真有的寫也想寫的時候再去寫,而且想寫什么都隨他的便。想寫笑的時候就寫笑,想寫哭的時候就寫哭,讓學生不拘一格,真正瀟灑地寫一回。
五、作文篇幅上的開放
小學生作文不要有篇幅上、具體字數(shù)上的限制,因為學生個體間生活經(jīng)歷,興趣愛好不同,智力和知識獲取上有差異。所以在寫作能力上也有差異,作文篇幅上可長可短,不能要求統(tǒng)一。只要學生說的是真情,就應放開學生,讓學生灑脫地寫,舒暢地寫,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盡情地、真切地、淋漓盡致地寫出來。真正把學生的能力發(fā)揮出來,讓學生變“苦作”為“樂寫”。
六、作文評改上的開放
依照以上所述。作文內(nèi)容并非大同小異,結(jié)果是不求一枝獨秀,但求百花齊放。因此在作文評改上要突破傳統(tǒng)式的老師一支筆定“成敗”的作法。老師批了作文,學生粗略看一下批評完事,結(jié)果是教學的失敗。所以我們要從學生終身發(fā)展的角度去探索評改的有效手段。筆者認為可采取先教師初評。再學生互評的方法。教師先從學生作文的題目、內(nèi)容、寫作方法、基本功等方面初評出優(yōu)、良、一般三個層次的作品,然后在課堂上進行開放性評改,即讓學生自己朗讀,讓學生共同參評,提出改正意見。教師應通過學生主體的“寫——讀——評——改”,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自由表達及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