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代室內設計中已經借用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許多元素,但是對于在室外的古典造園元素我們一直以來都有所忽視,竹與石作為中國古典造園中具有典型意義的兩種元素。不僅在造園中有重要的作用與地位,而且本身也蘊含著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將其從室外移入室內,可以讓我們?yōu)楝F代室內設計注入古典造園的山水精神,這也符合現代人在工業(yè)化的今天渴望自然與放松的心理需求,而石竹造景在古典造園中的豐富案例也可以給我們以借用和啟發(fā)。
[關鍵詞] 室內設計 古典造園 竹 石
世界的全球化不但沒有讓我們忘記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反而在某些方面促使了我們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追溯。2008年的奧運讓我們在世界面前有了一個展示的機會,我們所希望展現的也正是一個具有傳統(tǒng)文化色彩的全新中國,無論是從吉祥物的設計還是從開幕式的設計來看都是蘊含著這樣的一個理念。在這樣的一個大環(huán)境下,室內設計領域中對中國傳統(tǒng)因素的借鑒問題有很多被我們所忽視的部分,或者說有很多還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的部分。
提到中國風的室內設計,最常見到的元素就是明清樣式的家具、瓷器、屏風、中國畫、書法、絲綢、刺繡、古典紋樣等。這些元素都是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存在于日常的室內生活中的,但是我們卻忽視了室外那些在中國古代文人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造園因素?!叭g兩柱,兩室四牖……木斫而不加丹,墻污而已不加白。堿階用石,冥窗用紙。竹簾纊幃,率稱是焉。堂中設木塌四,素屏二,漆琴一。……是居也,前有平地,輪廣十丈:中有平臺,半乎地;臺南有方池,半乎臺。環(huán)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又南抵石澗……”白居易這樣描述他的居所,這里所涵蓋的元素除了我們平常所重視的家具、擺設之外白居易還花了很多筆墨來描繪他室外的庭院。對于中國的文人來說周圍的庭院甚至比室內的陳設還要重要,因為這庭院背后所代表的是中國文人的山水精神。但是由于現在我們居住條件的改變,我們很少有機會來擁有一個室外的園林,所以這些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也被我們有所忽視。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園林本身是在室外的,要把這些因素借入到室內這里也存在著一個不同空間的挪移問題。高大的樹木、蜿蜒的曲廊、池湖水榭,這些從室外移入室內不但需要技術支持還需要有開闊的空間。這些都造成了不便的因素。但是室內設計對古典造園的借鑒,只要得當,就能從某種意義上體現古典造園的核心精神。竹與石就是其中具有典型意義的元素,這兩個元素移入室內,無論是從體現古典造園的精神,還是施工的難度和造價上來說都有一定的可行性。
除去相對便利的因素之外,選擇竹與石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竹與石不僅是中國古典造園中的重要元素,而且自身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沒有哪一種植物比竹類更具有中國景觀的特色,也沒有哪一種植物像竹類一樣在中國歷代藝術和技術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植物毋庸置疑是中國古典造園之中的重要因素。而造園者對植物的選擇不僅會考慮到它的實用性同時還會考慮到它的文化意義。竹子在中國古代對于文人士大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種植物被賦予了高潔、謙虛的文化屬性,被譽為四君子之一?,F存的私家園林之中大多都有種植竹子,尤其以個園為最,個園現在依舊有九屬六十余種,數量過萬株的竹子。
而古典造園中對石的運用更是能夠追溯到“一池三山”這個樣式的發(fā)端。中國的造園精神本就源于中國人的山水精神,人造庭院目的在于重現自然,正是所謂“雖由人造,宛若天開”。所以造園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石。而文人士大夫對寓意著永恒的石的感情并不在于竹下,白居易在《太湖石記》中,將石與書、琴、酒等文人嗜好相提并論,還出現了《素園石譜》《冶梅石譜》等石譜,甚至還有米芾拜石這樣的故事流傳至今。隨著歷史的演進,造園中對石的使用也變得多樣化。石在造園不僅被運用到疊山造景之中,還被運用到了石峰造景之中。所謂的石峰造景不同于疊山,這些石以其奇異出眾的造型被造園者置于相對更為獨立的空間里,通常這些石頭也被成為孤賞石、景石等。石還被用于鋪地,鋪地多用卵石,這種鋪地在發(fā)展的過程之中漸成章法,形成了很多的固定樣式。僅《園冶》中記載的鋪地樣式就有香草邊式、海棠式、波紋式等等。此外石還被用于池岸和淺灘的營造,園中之水與石映襯成趣,正是王維在描述輞川別業(yè)(此為王維在輞川山谷,在宋之問的輞川山莊基礎上營建的園林,今已湮沒。)時所說的:“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
竹與石并用的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中也是經常出現的,之干書畫來說,竹石圖這種題材是經常被文人士大夫所表現的,之于造園來說也是這樣的。白居易在《北窗竹石》中就有這樣的描述:“上有青青竹,竹間多白石”、“一片瑟瑟石,數年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園冶》亦有:“移竹當窗,分梨為院,溶溶月色,瑟瑟風聲:靜攏一榻琴書,動涵半輪秋水,清氣覺來幾席,凡塵頓遠襟懷”。從現存遺跡來看也有許多例證,個園的石竹造景就頗有代表性。在這里引述這些古典造園中的石竹造景是因為這些造景對我們當代室內設計仍具有啟發(fā)性。通過以上三段描述我們就可以發(fā)現石竹造景雖然是造園中的元素,但是卻有可能為室內設計所用。還有像“移竹當窗”這樣的造景在室內同樣是可以實現的。事實上,竹石造景也經常出現在較為封閉的空間里,這種特性也利于我們把它從室外移入室內?!巴ピ褐械奶炀颉畣“驮骸?,空間封閉壓抑,配以竹石小品,‘觀庭中一樹可想見干林,對盆里一拳,亦度知五岳’,使人在有限的空間里感受到自然萬物的勃勃生機”。
說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們就不妨來結合具體案例分析說明。但是在這里還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這里所說的竹并不是在于強調竹子本身的材質問題,而是強調竹子的形象。就如我們所知道的,在中國風的室內設計中竹子這種材質已經被運用到了很多地方,竹子的家具,竹子的裝飾品都已經比較普遍。而在這里所要強調的是竹子的形象,這個形象又不必局限于作為現實生物的竹子,現代工藝已經可以達到一個讓仿制品以假亂真的地步,這些仿真的竹子運用到室內設計中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方便。這就不用考慮到土壤、水分、養(yǎng)分、溫度等問題,也大大的方便了施工使竹元素能夠得到更好的、更為靈活的運用。甚至在一些情況下,竹子也不必是仿真的三維空間的竹子,也可以是繪畫的,只要運用得當也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在古典造園之中石的運用本來就是有很多樣式的,所以在這里石的運用也可以根據場所的空間大小和功能來決定具體的樣式,同樣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在這里我們可以結合一個典型案例——首都博物館下沉式竹林庭院的室內設計來說明。首博新館位于西長安街延長線白云路的西側,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北部設計了綠色文化廣場,東部設計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在竹林庭院內部,在其中間的樓梯與四周的墻壁周圍都使用了大量的竹子為裝飾,而且在部分竹林之中采用了照明燈,這樣斑駁的竹影投影在參觀者的頭上與身邊的綠竹可謂相映成趣。而在用石方面設計者并沒有照搬古典造園中最常見的疊石造山,而是在竹林其間點綴一兩石刻代替了傳統(tǒng)造園之中的石峰造景。值得一提的是在商店的門口所鋪設的卵石,前面我們已經說過我國的古典造園之中對卵石的使用已經形成章法,且頗為常見。這里鋪設的卵石不僅給了我們庭院的聯想,還給了我們水的聯想。俯瞰竹林,我們就能夠發(fā)現,中間綠洲的形狀不就像是古典造園之中經常出現的湖心島的形狀嗎?而那些綠竹正是環(huán)湖所載,卵石的鋪設正像中國古典造園中所營造的淺灘。古典造園之中的灘景甚是深得造園精髓,尤其是在早期造園之中,如:歸仁里新宅灘景,王維輞川別業(yè)中的稱欒家瀨、白石灘之灘景。而用卵石制作淺灘也是十分常見。
而且博物館內部的竹子通過一個坡道與博物館外延種植的竹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當然首都博物館由于空間較為開闊所以使用了大量的竹子,可謂成林。這些竹子不但數量眾多而且相當修長,這些竹子從地下的竹林庭院一直挺立到地面的大廳,站在一樓大廳的深處依舊可以感受到這份綠意悠然。但是對于一些中小型場所的室內設計來說這樣是不現實的,那么我們就可以借鑒于古人在天井中營造竹石造景的方法,兩三株翠竹也不必如何修長,與奇石盆景相配,或與三幾散石相配,或與卵石鋪地相配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竹與石所帶給我們的意境不僅在于古典的再現與追溯,同時帶給我們的是一份精神的安逸與放松。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加重,人們對于舒緩而放松的環(huán)境有了越來越多的需求。將造園元素引入室內設計,除了這些元素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的重要元素之外還有著這一層面上現實意義。就在2008年,世界三大家具展會之一的德國科隆國際家具展專家團對家具設計趨勢的總結中前兩點就是:“復制戶外世界,設計師們將自然復制到居室中,給已經被過分工業(yè)化的室內注入了新鮮空氣。這種仿生設計在荷蘭Droog產品上有很多體現……。新自然主義。這個趨勢是復制戶外世界的姊妹篇,只不過含義更為廣泛,比如最新的工藝技術模擬制造自然界的有機物質形態(tài),再比如用天然色彩營造輕松自然主義的家居環(huán)境?!笨梢妼⑹彝猸h(huán)境引入室內已經成為一種全球化的普遍趨勢。
而就中國的傳統(tǒng)心理結構來說,最能讓人放松與愉悅的莫過于徘徊與山水之間,所以文人士大夫無不喜園林者,很多人還親身參與了造園活動。在中國人的哲學中達則兼及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其中包涵著儒道兩家的哲學,入世則以儒,出世則以道。中國文人正是在這兩種哲學的轉換中得到心靈的平衡,而不論道家還是儒家都對山水情有獨鐘。儒家講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無論是山水的以形媚道,還是出世的隱逸思想道家的思想也總是與山水有著分不開的關系。歷代文人都認為不得志之時,隱逸于山水之間最能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而在現實條件不允許游于子水之間時,人們就想到了各種代替方法。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論述就很清楚的說明了這個問題?!熬又詯鄯蛏剿摺F渲及苍?丘園養(yǎng)素,所常處也:泉石嘯傲,所常樂也;漁樵隱逸,所常適也;猿鶴飛嗚,所常親也:塵囂韁鎖,此人情所常厭也;煙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見也?!粍t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耳目斷絕。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窮泉壑;猿聲鳥啼,依約在耳:山光水色,混漾奪目。此豈不快人意,實獲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貴夫畫山水本意也”。同樣,將造園的竹與石兩種元素引入室內設計也是有著這樣的意義,正是所謂以“觀庭中一樹可想見千林,對盆里一拳,亦度知五岳”的表現手法來實現“不下堂筵,坐窮泉壑”這樣的愿望。
綜上所述,由于竹與石在古典造園中的重要地位、其典型意義及其豐厚的文化內涵,我們將其從室外移入室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中國古典造園意境,而且這種室內設計也在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業(yè)化程度加深的今天也有著其現實需求層面上的意義。而且通過對其典型案例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它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從目前業(yè)內的狀況來看,這兩種元素已經引起了一些設計師的關注,但依舊在中國風的營造中處于一個相對被忽視的地位,或者說還沒有得到其應有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