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要] 紀(jì)錄片《舊世界群像》雖然由一普通村莊中不曾遷徙的十多位老人之人生經(jīng)歷剪輯而成,卻包容了人類永恒的困境與探索,整部紀(jì)錄片里所涉的人群,病痛、殘疾,貧困、孤獨,即將死亡,但是杜桑·哈那克的基調(diào)一點也不自嘆悲涼,甚或有一種堅定與昂揚。片頭雛烏的鳴叫,片尾油盡燈滅之后嬰兒的啼哭,讓人在暗處看到了光,在死處看到了生,這或許象征了人類從古至今的生活,生與死交織,喜悅與傷悲交織,希望與失望交織,緊張牛爭,連綿縱橫。
[關(guān)鍵詞]生命 宇宙 藝術(shù) 價值
實在不明白,斯洛伐克當(dāng)局以什么樣的政治理由限制《舊世界群像》的發(fā)行,使得這部由杜?!す强藞?zhí)導(dǎo)的紀(jì)錄片被禁17年后才得以完整面世。事實上,它并非局限于某地區(qū)人民生活狀況的真實記錄,它反映的是整個人類永恒的困境和從未止息的突圍。該片根據(jù)一個普通村莊中不曾遷徙的十多位老人之人生經(jīng)歷剪輯而成,靜止定格的照片與流動的畫面交替,黑白色。正如博爾赫斯筆下直徑只有兩三公分的小球阿萊夫容納了整個宇宙,哈那克所選擇的那個普通的村莊,或者說任何一個村莊,都是一個阿萊夫,我們從中幾乎可以看到這世界所有的秘密?!笆澜绲娜可衩貜倪@種平庸和這條街道里雕刻出來,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蔽叶嗝聪胪高^顯示屏觸摸他們的臉龐,因為經(jīng)過歲月的流逝,他們早已化為塵土。
賦予生命的時間有限,向死而生是人類逃不脫的宿命。個人具體的生命不過是在特定時間段里流淌的河水。面臨著衰老、疾病、疼痛、孤獨,那些肩頭扛著重重時間的老人腳步踉蹌,心力交瘁,他們幾乎可以聽到死亡的腳步聲。
一、生命·堅持
衰老是人在晚年必須承擔(dān)的枷鎖:機器零件磨損、破舊、難以修復(fù),人的自由意志無能為力。衰老使人僅僅維持動物般的基本生存都十分辛苦,險象環(huán)生、屈辱遍布。
“我是個堅強的人,我受夠了”,“什么時候都會犯同樣的錯誤”,“我?guī)缀醵甲卟粍恿恕?,一踩空又摔壞了籃子里的雞蛋。當(dāng)老人站在街市的一角,孤單地面對籃子里因摔破而無法賣出的雞蛋時,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屈辱。老漢知道他已經(jīng)很老了,他感到自己今年會死?!拔覟槭裁春ε码x開這個世界,而進入另一千世界呢?上帝會幫助人們擦干臉上的淚,再也沒有死亡,沒有悲慟,沒有哭泣,沒有痛苦;那些老事物的規(guī)律正在消失”,躺在床上的老漢突然平靜且堅定地說:“而我還活著”?;钪?,存在于熟悉的村莊里,呼吸、吃飯、掙扎,依然具有自我意識——哪怕是衰朽了的自我意識,只要還活著。正如另外一個老人說:“天堂好嗎?那兒太多人了。若死的是一頭牛,人們會很難過,太可怕了。我的天堂就是別讓羊跑了?!?/p>
人對活著的堅持,對塵世的依戀表現(xiàn)出了無可估量的力量,在屈辱中張顯了尊嚴(yán)。30歲得了肺結(jié)核的婦人,獨自生活在牲口棚里,每日的食物只是羊奶和所謂的新鮮空氣:自己收割、收集廢品還咳血,就這樣和死神對抗著,生活了50年。兩噸半的農(nóng)用車從他雙腿上碾過,使他成為真正的爬行動物。他說,沒有人離地面的距離比我更近了。25年來,他不能走路,卻能收割、照顧馬匹、開采礦石,甚至獨自建造了一幢漂亮的兩層小樓房。磚匠們來時發(fā)現(xiàn),他們沒什么可做的了,他都做完了。“不是錢,是生命。人人有份,要再來點嗎?”
二、宇宙·翼想
人類對自身存在的時間與空間致疑和探索的興趣伴隨著整個人類的成長。從古至今,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人群中,總有那些人,仰望蒼穹、猜測宇宙、追問未知。這是人類所能做的最遙遠的冥想。
貧窮落后的村莊,人們終日耕作,忙于生計。老人唐尼的科學(xué)文化知識可想而知。在耕作休息的間隙,唐尼用粗大腫脹、沾滿泥土的手從懷中掏出一張張揉皺了的、帶著體溫的報紙,借著放大鏡來閱讀。他告訴我們地球是一顆繞太陽飛行的行星……“人們總是對有興趣的事感興趣”,唐尼臥室的墻上貼滿了宇航的照片。
“宇宙有數(shù)不清的星星,最遠的那顆星星”……人類對宇宙的冥想不因貧窮、災(zāi)難、衰老而絞滅消失,永遠純潔、真誠、無邊無際。
三、藝術(shù)·慰藉
在個體生存的時間里,幾乎每時每刻都傳來死亡的消息?!拔覑勰切┤藗?,可他們在哪里,那又怎樣呢?”村里一位老人,他照著記憶中死去人們的模樣制成一個個木偶小人,被繩牽住,組合成一個木偶世界。當(dāng)他打開水閘時,沖瀉而下的水轉(zhuǎn)動大木輪,整個木偶世界的人們便有了生機,伴隨著清脆的風(fēng)鈴聲開始了生活:騎車的騎車、耕地的耕地、吃飯的吃飯,男女老少,五彩紛呈。這是一個真正的藝術(shù)家,他創(chuàng)造了他的世界。我們又何嘗不是一個被繩牽住的木偶人,而那雙打開閘門的手來自于背后的造物主。
藝術(shù)在這荒涼辛勞的世界,慰藉著人類的苦難生存,這是勿庸置疑的。眾多老人用他們各自的簡單樂器合奏(一位老人甚至躺在床上興奮地拉琴),兩位老人踩著節(jié)奏跳舞,這是片中最令人歡快的片段。笑容如花般綻放在布滿皺紋的臉上,忘卻了所有的憂傷與苦痛,讓歡樂擠進來。整部紀(jì)錄片以民謠連綴許多場景,這些低聲吟唱的民謠,讓黑白的畫面、黑白的生活溫暖起來:“一個女孩穿過綠色花園去打水,她發(fā)現(xiàn)一根金色的線”:“愛上了一個像畫一樣的姑娘”;“我什么時候才能躺到她身邊”……
四、價值·付出
“人降臨到世上,肯定是有目的的”;“除了人之外,還只有人”。當(dāng)生命時間之河行將枯竭,風(fēng)吹塵染行將結(jié)束之際,詢問生命中最為珍貴的東西是什么。老人們的第一反應(yīng)幾乎都是“我不知道”;“我沒有學(xué)習(xí)過”:“我已經(jīng)忘記了”;“我的頭好痛,不能再跟你講下去了”之類。是啊,人類傳承至今,終極奮斗目標(biāo)是什么,可能依然無法確立。人類整體被永遠放逐處荒原之上,沒有方向沒有歸屬。只是,對已經(jīng)基本結(jié)束的個體生命而言,區(qū)區(qū)百年時間里總有些東西比其它內(nèi)容更為重要吧,老人們認真回顧了一下:“生命是最珍貴的”、“我對一切很滿意,只要健康就行”、“誠實的工作”、“愛”、“孩子和工作”、“工作和健康”……我們即將死去,我們的自我明天將徹底消散,我們什么也帶不走,那么生命的最高價值,不是曾經(jīng)的自我獲取,而是向外的付出吧。
整部紀(jì)錄片里所涉的人群,病痛、殘疾、貧困、孤獨,即將死亡,但是杜?!す强说幕{(diào)一點也不自嘆悲涼,甚或有一種堅定與昂揚。片頭雛鳥的鳴叫,片尾油盡燈滅之后嬰兒的啼哭,讓人在暗處看到了光,在死處看到了生?!皹淇雌饋砗孟衲腥酥厣粯?,葉子像孩子。他從樹上落下,敲打樹根,這就是永恒。”老人推門時“咯吱”的一聲,喂雞時“咚、咚、咚”的啄米聲,使我們在庸常緊繃的生活中聽到了舒緩的喜悅。這或許象征了人類從古至今的生活,生與死交織,喜悅與傷悲交織,希望與失望交織,緊張斗爭,連綿縱橫。
“人是不朽的,并非因為在生物中惟獨他留有延綿不絕的聲音,而是因為人有靈魂,有能夠憐憫、犧牲和耐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