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深地認識到:傳授知識,已不是教學的唯一目的。所以。英語教學不僅是學會知識,而重要的是運用知識。所以教學中要擁有創(chuàng)新意識是很重要的。
一位名人在《學會生存》一書中這樣寫道:“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彼?,要使現(xiàn)在的學生將來不做“文盲”,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自學和獨立運用英語的能力,時刻不忘創(chuàng)新。所以,我在布置預習,還是課上講解及最后評議方面做過以下嘗試:
一、自我預習、備課
我在每教一課新課前,總要布置學生借助英漢詞典或結合課后注釋進行預習、備課。預習的內(nèi)容常常有:生詞讀音、詞語釋義、課文梗概,并要求他們學會用英語解釋英語。這比用漢語結實,更貼切,而且長此下去,有利于養(yǎng)成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為以后運用地道的英語打下基礎。
二、自我講解、討論
如果只布置學生預習、備課,而不讓學生講解、討論,學生對預習、備課會漸漸失去興趣,學生自學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話。
因此,在課上,我經(jīng)常讓學生進行交流預習的結果,討論課文內(nèi)容。改變了以前教師主講、學生聽記“知識灌輸”。比如講評練習試卷時,讓學生大膽到講臺上一試身手。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增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這樣,上課成了學生講解、教師點撥。共同討論的過程,既豐富,又活躍。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自我判斷、評價
對平時學生做的一些練習或考后的試卷,—定要讓學生進行總結、判斷。方法一:要求學生把做題中出現(xiàn)的錯誤集中抄錄在一個本子上,用正誤辨析的方法,進行再次的學習練習,反復將知識加以鞏固。這樣就能起到對所學知識和能力查漏補缺,漸漸形成“題庫”,為總復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方法二:指導學生自我設計試卷及及其答案。班上每人出一份,定期雙雙交換練習,然后互相批閱、講評、訂正。共同提高。這樣的測試評價好處較多:不受測試場所、時間及測試對象的限制,而目.還滿足了學生當一回老師的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意識和能力。
英語教學在初三的創(chuàng)新重在使初三的學生做到信心十足地面對中考。對此,我給學生提出了四點要求。
一、要下大力氣攻克詞匯關
單詞天天背,課文天天讀。生詞表中的詞組要認真對待,不太明白的詞組及時查詞典,查參考書,選擇部分難以適度的練習來鞏固和加強詞匯。
二、有意識地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速度要快,先看題目,再看文章。要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養(yǎng)成看一段懂一段的習慣,最終要能達到看了第一段就能猜出第二段要寫什么。另外,在自己閱讀的內(nèi)容上,加強一些關于網(wǎng)絡信息及滲透愛國主義情操的內(nèi)容的練習,適應時代發(fā)展,迎合中考方向。
三、提高翻譯題的準確性
首先,要攻克單詞關,對單詞的拼寫、含義及應用要準確掌握。其次,要能夠判斷出考察點,要看出題目所考查的是哪一組詞,什么結構,什么句型,這當然要靠平時的練習。最后,要正確判斷語態(tài)、時態(tài)及人稱和單、復數(shù)來確定謂語動詞的形式。所以,在平時的練習中,就要讓學生多總結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結構句型。
四、下工夫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讓學生多動腦、勤動筆,多記一些較好的語句,最后能背下來。并適當?shù)赜迷趯懽鞯木毩曋校瑘猿植恍?,多總結、多摸索,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通過以上嘗試以及對初三年級的特別要求,學生的英語成績?nèi)〉昧孙@著的效果。正如江澤民同志在總結20世紀各國政黨時所說:“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國家永葆生機的源泉”。所以,創(chuàng)新貫穿人類社會的始終,我們的英語教學更應有“創(chuàng)新”意識。唯有此,我們的英語教學才能走在科學發(fā)展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