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一書產(chǎn)生伊始就在民間傳抄。唐中期以后雕版印刷術發(fā)明并普及,《顏氏家訓》也流傳日廣。佛教徒、士大夫、封建官府、顏氏后裔曾多次刊刻。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至建國以后研究性論文時有發(fā)表。80年代后《顏氏家訓》迎來了學術研究上的黃金時代,研究范圍日益擴展,深度不斷增加,內(nèi)容涉及《顏氏家訓》史學、語言文學、哲學、倫理學等多個方面。劉國石發(fā)表在1997年《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第1期上的文章《八十年代以來顏氏家訓研究概述》對此前的研究做了較為全面的總結。近十年來,研究性論文又陸續(xù)發(fā)表。筆者不敏,愿為近十年來的研究情況做一匯總。
總體評價方面。近十年來學者們紛紛從理論的高度和文化學意義上揭示《顏氏家訓》的價值,如李鵬輝認為《顏氏家訓》一書透視著中華人文文化的芬芳氣息,鮮明地表現(xiàn)出以人為中心、以生存發(fā)展為基點、以做人為宗旨的人本主義家教風采(李鵬輝《顏氏家訓的人文關懷及現(xiàn)代啟示》,《山西師大學報~2005年第1期)。余雙好認為:《顏氏家訓》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家庭教育理論的成熟和具有獨立形態(tài)的家庭教育文獻形式的出現(xiàn)(余雙好《我國古代家庭教育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方法探析——從家訓看我國古代家庭教育傳統(tǒng)和方法》,《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l期)。滕云玲從顏氏家學的角度指出《顏氏家訓》成為顏氏家學的集大成者。它不僅是顏氏家學傳承的見證,更是顏氏家學的拓展(滕云玲《南北朝時期瑯琊顏氏的家學傳承》,《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第3期)。卜艷軍認為家范是家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顏氏家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篇幅較長的規(guī)范性家范”(卜艷軍《家譜中的家范》,《尋根》2006年第3期)。
《顏氏家訓》的成書時間,余嘉錫和王利器兩位先生都曾進行過探討,都認為成書時間應在隋代開皇年間及平陳以后。朱明勛對此提出懷疑(朱明勛《(顏氏家訓>的成書年代論析》,《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第4期)。朱氏認為余、王兩位先生依據(jù)書中的個別字句如“今雖混一”及“忠”字的避諱就斷定成書時間,是有紕漏的,“今雖混一”只是臣下粉飾太平的說法,不足以證明當時隋已統(tǒng)一;文中的“誠”字也并不一定就是“忠”字的避諱。朱氏還認為該書的著作過程同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相關聯(lián),比較復雜,即:有作于北齊的,亦有作于齊亡之后的,還有作于入情之后的,很難作確定劃一的界定。他還認為書名題北齊顏之推是因為這種題署應當是顏之推本人以此書草創(chuàng)于北齊而擬定的,而不是什么自炫其“人門兼美”的緣故。
《顏氏家訓》的主要內(nèi)容方面。張承宗、魏向東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既與東漢時期世家大族的家教家風有一定的繼承關系,又有自己的特點:一是儒學傳家的同時又沾染玄風,二是在重視藝能教育的同時又重視門風傳承(張承宗、魏向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庭教育》,《晉陽學刊》2000年第5期)。李景文認為,中國傳統(tǒng)家訓“基本內(nèi)容歸納起來可分為為人處世與齊家守業(yè)兩大類”,“中國古代的家訓文化首先關注家庭的穩(wěn)定和人倫關系的和諧”(李景文《中國古代家訓文化透視》,《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6期)。曾凡貞認為家訓的內(nèi)容有以下兩方面:一是關于如何處理家庭關系和家庭事務的治家之道,二是教育子孫為人為官之道(曾凡貞《傳統(tǒng)家訓及其現(xiàn)實意義》,《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科版)》1998年第4期)。除此之外,概括者甚多,內(nèi)容大多相似,茲不贅述。
《顏氏家訓》的教育思想應該說是人們最關注,也是被人們寫“濫”了的方面。近十年來,仍有不少人關注教育內(nèi)容、方法、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思想等方面。但是,大多祖述前說,鮮有創(chuàng)新。較有新意的是陳東霞的文章。陳氏認為《顏氏家訓》提倡德教為先,即以儒家思想即節(jié)義忠孝教育子孫?!邦佒普J為下級臣屬要忠君,不應競求個人祿利;為了實踐此道德準則,應該不惜任何代價”(陳東霞《試論《顏氏家訓>的儒家思想》,《東岳論叢》1999年第3期)。袁北星提出《顏氏家訓》注重個人修養(yǎng),主張“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是做人的本分”,“克勤克儉戒驕戒奢為持家的根本”(袁北星《<顏氏家訓>中的家庭教育觀》,《江漢論壇》2004年第12期)。
從理論深度對顏之推的思想進行總結的還有李鵬輝的文章(李文出處同上)。李鵬輝指出顏之推的道德修養(yǎng)與為人處世觀以安身立命為宗旨,他對子弟們進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讓子弟們通過內(nèi)心的自我完善實現(xiàn)個人與社會的和諧,這體現(xiàn)了他(指顏之推)對生命和人性的充分尊重。貼近社會生活實際的勸學箴言,廣義的大學習觀,“與封建社會‘學而優(yōu)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學習觀,無論是出發(fā)點還是目標上既是一種承續(xù),又是一種延伸、推廣與細化”。
社會批判思想方面。錢國旗認為顏之推對當時的不良士風和學風進行了批判,錢氏說:“作為身處亂世的封建士大夫,顏之推從自身的信仰與價值取向出發(fā),對當時社會的種種衰頹情狀和不合理現(xiàn)象展開了生動而客觀的描述,尤其對士風的腐敗做了較為詳盡的揭露,這一切都閃爍著社會批判的光芒?!?錢國旗《<顏氏家訓>的社會批判思想——論顏之推對不良士風及學風的揭露和批判》,《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顏之推主要對當時一些士大夫不學無術、不涉世務的腐朽作風進行揭露和批判,“君子立身處世貴在有益于人”,錢國旗認為顏之推反對不知學古的淺陋無知以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片面認識,提出既要專又要博,反對閉門讀書,提倡互相學習啟發(fā),反對浮華虛偽附庸風雅的風氣,反對空守章句、師說以至繁瑣迂闊的學風。
風俗文化方面的研究。80年代已經(jīng)展開,主要涉及南朝士族在語言、稱謂、婚姻、嫡庶、游藝等方面的習俗。顧向明、王大建指出:蕭梁、北齊時期,南北方士族階層的風俗有著鮮明的時代性和地域性,南方士風呈現(xiàn)女性化病態(tài)化,彌漫著陰柔、迂誕、浮華之風,而粗野強悍的鮮卑文化與漢文化交融在一起。給日顯文弱和頹廢的儒家文化注入一股新鮮血液,激發(fā)起新的活力,使中原士風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顧向明、王大建《(顏氏家訓)中南北朝士族風俗文化現(xiàn)象探析》,《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朱明勛、戴萍波也具體分析了南北朝時期土族的社會風俗(朱明勛、戴萍波:《從(顏氏家訓>看南北朝時期的某些士風》,《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l期),與錢文觀點相近。
此外還有顏氏家訓的文學思想、語言文字學方面的研究成果,由于專業(yè)所限,恕不贅述。從總體上看,近十年來,《顏氏家訓》的研究還是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是也不可否認,有不少文章只是祖述前說,甚至有抄襲前人的嫌疑。其次,研究理論層面仍顯淺薄,真正有深度、有獨到見解的文章為數(shù)很少,整體性和概括性的論文明顯不足。再次,將《顏氏家訓》與歷史學文獻學結合起來研究的文章更少?!额伿霞矣枴冯m是一部家教之作,有較強的文學性,但是它真實地反映了南北朝時期的社會歷史和現(xiàn)實,可以說,是一部南北朝史的活化石,從《顏氏家訓》中我們應該有更多更新的啟示和收獲。
在寫作此概述前,雖然本人搜集了不少資料,但總難免有疏漏,再加上才疏學淺,概括能力、宏觀綜合把握能力不足,故而在論述中肯定有不足之處。由于本文是選擇有代表性的論點,持相同論點者不錄或少錄,有些學者辛辛苦苦研究《顏氏家訓》幾十年,但是在本文中他們的成就卻沒有體現(xiàn),對此,作者表示深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