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轉化學困生,整體大面積提高教學整體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所學校、每一個班級以及每一位教師所期待的事情。達到這樣的目標,關鍵在于學困生的轉化。只有學困生的學習質量提高了,才能真正達到整體大面積,學困生的轉化關鍵在于其心理的轉化。本文將如何轉化學困生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學困生:心理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283(2009)04-0185-01
1 攏其心
每個人都渴望的到同情,為真實或者想象的不幸而自憐。這實際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xiàn)象。學困生的心里其實比誰都知道自己的不幸:老師的冷漠,家長的訓斥。同學的諷刺。雖然他們不查找造成這種想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事實,但他們同樣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理解、關愛。他們也希望向好學生那樣,有老師的表揚、家長的欣慰、同學的羨慕,他們渴望得到同情。
首先,分析現(xiàn)狀給與同情。學困生大都成績較差,行為散漫,心理壓力大,但從不說出苦惱,以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來得以解脫。為他們現(xiàn)實表示同情,這是老師首當其沖要做的。其次,容忍過失,保持沉默。學困生都有較強的抵觸心理,犯錯誤時,他們時刻準備者接受老師的批評,并且也想好了充足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因為沒有人喜歡別人職責自己的缺點。當學生有錯時,為什么不容忍一下,保持沉默呢?你不說他,他心里也在嘀咕老師為什么沒有找我?這樣在心里上征服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深不可測。
再次,學生傾訴,老師傾聽。造成學困生是多方面的。社會的、家庭的、師生的、個人的……學困生都有一肚子委屈,但他們從來不說。因為沒有人準許他們說,家長、老師不信任、同學的嘲諷,他們只能深深的埋在心里。其實他們想說,想一吐為快。在適當?shù)沫h(huán)境下,老師只要適當?shù)囊龑麄?,他們就會毫無保留的把心里話說出來。此時老師作為一名忠實的聽眾,不要評價,去尊重他們,得到他們的信任。最后,不計前嫌,激發(fā)欲望。在老師和學生有了溝通,取得了信任的基礎上,老師可以和學生開誠布公的談話。以前的事情就把他忘掉吧,人不能活在痛苦的記憶中,要看到未來的光明。你們每一個人從現(xiàn)在開始,在我的印象中都是一張白紙,以后要看你們怎樣畫了。用你的希望,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
2 指其錯
通常在我們聽到別人對我們的某些優(yōu)點贊揚之后,再去聽一些不愉快的批評總是好接受。
首先,鼓勵表揚,創(chuàng)造條件。學困生身上固然有很多缺點,但每個人身上都有優(yōu)點。老師要慷慨的毫不吝嗇的對其身上的優(yōu)點表揚,稍有進步就給與鼓勵,這樣他們就有一種成就感。他們心里特別愉快,為指出錯誤創(chuàng)造條件,這時在對他們提出以后的奮斗你目標。
其次,自我批評找出差距。沒有人喜歡別人強迫他做什么,除非自己心甘情愿。開展自我批評讓學生說出自我所在的缺點。提出改掉措施。這樣做學生不會有心理負擔。
最后,由面到點,老師總結。通過自我批評學生找到了差距,老師要對他們的勇敢、直率加以表揚,讓學生感到老師對這些缺點沒有嘲諷,沒有看不起,為其樹立自信心打下基礎。同時老師要補充,因為有的問題不一定全面。說出學生沒說出的,學生覺得老師很仔細的了解了他們,這樣一是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引起老師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對個別心存僥幸的學生敲了一下警鐘:你們所做老師一清二楚。
3 樹其信
自信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原動力,學困生都缺乏自信心,如果想要轉化學困生,樹立其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利用特長,樹立自信。大部分學困生都有一定特長,從他們特長人手找到成功的經(jīng)驗,是樹立自信心的最好切入點。老師應相信他們這方面的能力?!叭沃畬S?,信之必篤,然后盡其才,而后成其事。”他們這些特長就像星星之火完全可以在老師的教育引導下燒成燎原之勢。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潛在的價值,樹立了自信心。
其次,迎仞而上,鞏固自信。建立自信心的最快、最確定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獲得成功的體驗。有發(fā)展特長的基礎,有了一定的自信,要吧這種自信堅持下來必須做去做害怕的事。因人而易,選擇好所做的事,老師要予以指導,使選擇的對象有梯度,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通過鼓勵表揚、幫助,甚至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方能鞏固自信心。
4 改其行
我們都直到一個道理“太陽能必狂風更快讓你脫下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以及贊揚,必任何暴力更容易改變別人的心意,林肯說過一句話“一滴蜂蜜必一加侖膽汁更能捕捉到更多的蒼蠅?!?/p>
4.1 贊美進步
在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有了自信之后,就有了改正缺點的前提。但怎樣讓他們改正自己的行為,這需要方法,需要時間。這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心里轉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誠懇的認同和慷慨的贊美。贊美最細小的進步,而且是每一次進步是最有效的方法。
4.2 寬容過錯
寬容不是對學生思想行為的放縱和漠視。其前提是對學生嚴格的要求,目的在于給學生改正缺點的機會和時間。改正缺點過程復雜、時間漫長,學生心理脆弱,需慢慢改正,不經(jīng)意地打擊都可能前功盡棄。學困生犯錯時,時間上寬限,上課出現(xiàn)問題盡可能課下解決,公開場合發(fā)生情況,盡可能個別場合處理;條件上要寬讓;同樣的錯誤有的要多批評,有的不需批評。同他本人比較,不要與別人比較,態(tài)度上要寬厚,堅持避免橫眉立目,冷嘲熱諷。
總之,轉變學困生需要的不是批評、處理、冷嘲熱諷,對他們的轉化需要耐心、方法、時間、合作,對他們多一些同情,少一些譏諷;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懷疑;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關懷,少一些冷漠。學困生會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