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傳奇《桃花扇》所用宮調以清新綿邈、婉轉悠揚的[仙呂宮]和[南呂宮]為主,音樂風格與“桃花扇底送南朝”的主題一致,男女主人公的唱詞所屬宮調與各自性格相吻合。
關鍵詞 《桃花扇》 宮調 人物性格 音樂風格
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孔尚任的傳奇《桃花扇》在北京上演,一時京城轟動。據(jù)《桃花扇本末》記載。當時“長安之演《桃花扇》者,歲無虛日”,而“王公薦紳莫不借鈔,時有紙貴之譽”。劇本付梓之后,更廣泛流傳到南北各地,“四方之購是書者,刷染無虛日?!碑斎?,這與劇情的歷史感、民族感、傳奇性密切相關,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桃花扇》中曲牌的選用使人物性格與音樂風格和諧統(tǒng)一,適合舞臺演出,這也是該劇在當時熱演的原因之一。
《桃花扇》是一部“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歷史劇。故事發(fā)生在積淀著六朝金粉的金陵。復社文人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始終與風雨飄搖的南明王朝聯(lián)系在一起:而象征著愛情的那把桃花扇,是由“美人之血痕”點染而成。在南明君臣買笑征歌、爭權奪利的斗爭中,他們各自經(jīng)歷磨難:在惡人相逼、四處逃難中他們相隔天涯,在國破家亡后的相聚中他們百感交集,卻又雙雙遁入空門。近人任訥在《曲海揚波》中評價《桃花扇》“一部極凄慘、極哀艷極忙亂之書,而以太平起,以極閑靜極空曠結,真有華嚴靜影之觀。”其實借用這段話來說明該劇的音樂風格也未嘗不可。
明清時期南北曲常用宮調有五宮四調,合稱九宮。宮調限定樂器管色高低,每一宮調都由獨特的音樂風格,標志著悲歡喜怒的不同。曲牌隸屬于宮調之下,也各自表達苦樂哀悅等不同情感?!短一ㄉ取匪玫闹饕獙m調是清新綿邈的[仙侶宮]與柔婉嫵媚的[南呂宮],這正是風花雪月的秦淮河上浮動的主旋律,也切合“桃花扇底送南朝”的深刻主題??咨腥我彩肿⒁鈩≈腥宋镄愿衽c音樂風格的統(tǒng)一,根據(jù)人物性格選用與之相配的音樂曲牌,使人物性格與音樂風格相輔相成。
男主人公侯方域的唱詞以[正宮]為主,所占比例超過五分之二。這一宮調音樂風格典雅端重,是侯生身份性情的定位。其中《訪翠》、《賺將》、《題畫》三出,基本上是侯生主唱,都是[正宮]套曲《訪翠》寫侯方域與柳敬亭在“滿天煙草斷人腸”([緱山月])的清明時節(jié)到舊院尋訪李香君未遇之事,這一出的套數(shù)是:
[正宮][緱山月][纏綿道][朱奴剔銀燈][雁過聲][小桃紅]
其中只有[朱奴剔銀燈]為柳敬亭所唱,其余皆為侯生所唱,表現(xiàn)侯生對“妙齡絕色,平康第一”的李香君的思慕之情。
《題畫》一出共有11支曲子,完全由侯生主唱,是他的重場戲,曲辭典雅,摹寫侯生心態(tài)絲絲入扣:由最初的滿心希望與喜悅,到不見香君的疑惑與焦慮,再到觸景生情、面對訂情之扇的傷感,最后下定堅守盟約、“且抱著扇上桃花閑過遣”、等待香君歸來的決心。情感變化曲折細膩:他來到媚香樓,“認得紅樓舊院,觸起閑情如柔草,攪動新悉亂似煙”([破齊陣])他想象著“應有嬌羞人面,映著他桃樹紅妍:重來渾似阮劉仙,借東風引入洞中天”([刷子序犯])。入得院來,只見“泥落空堂簾半卷,受用煞雙棲紫燕”([朱奴兒犯]),他以為香君春眼未起,所以“丁拽起翠生生羅襟軟,袖撥開綠楊線”([普天樂]),悄悄上樓,想給她一個驚喜,卻驚訝的發(fā)現(xiàn)“歌樓舞榭,改成個畫院書軒”:轉念一想,“想是香君替我守節(jié),不肯做那青樓舊態(tài),故此留心丹青,聊以消遣春愁耳”,結果卻是“蕭然,美人去遠,重門鎖。云山萬千,知情只有閑鶯燕。盡著狂,盡著顛,問著他一雙雙不會傳言”([雁過聲])。當他得知香君被選人宮后,對著盛開的桃花和香君寄來的桃花扇,不由得潸然淚下,唱出下面幾支曲子:
[正宮][玉芙蓉]春風上巳天,桃瓣輕如翦,正飛綿作雪,落紅成霰。濺血點做桃花扇,比著枝頭分外鮮。攜上妝樓展,對遺跡宛然,為桃花結下了死生冤。
[越調][山桃紅]手捧著紅絲硯,花燭下索詩篇。一行行寫下鴛鴦券。放一群吠神仙朱門犬,把花容呵,似鵑血亂灑啼紅怨。這桃花扇在,那人阻春煙。
[中呂宮][尾犯序]望咫尺青天,那一個瑤池女使,偷遞情箋,明放著花樓酒榭,丟做個雨井煙垣??皯z!舊桃花劉郎又,料得新吳宮西施不愿。橫揣俺天涯夫婿,永巷日如年。
[黃鐘宮][鮑老催]這流水溪堪羨,落紅英千片。抹云煙,綠樹濃,青峰遠,仍是春風舊境不曾變,沒個人將咱系戀。是一座空桃源,趁著未斜陽將棹轉。
根據(jù)感情變化,此出前部分以七支[正宮]曲子,鋪敘侯生對重逢的渴望,生動地刻畫了他找尋香君時細膩的心理變化,以及得知香君入宮時的震驚:他面對“與香君訂盟之物”?;叵攵怂?jīng)歷的磨難以及畫桃花扇的經(jīng)過,心情愈發(fā)凄涼,曲牌也隨之轉為表達“悲傷怨慕”之情的[越調·山桃紅]和更為深沉的[黃鐘宮]正曲變體[鮑老催],劇情曲情水乳交融,成為《桃花扇》的傳世名段?!对L翠》和《題畫》本來都只是兒女情事,但侯方域不是一般追歡逐樂之人,對李香君的感情也由最初的名士風流逐漸轉為一往情深,故而劇作家將他的主要唱腔定在[正宮],以端莊纏綿的樂調確定其情感基調,切合他儒雅深情的性格特征。
李香君是劇中女主角,但是她卻演唱大量北曲,這在傳奇中是非常獨特的。尤其是《寄扇》一出,12支曲子純用[雙角]北曲,層層摹寫香君孤身只影、獨守妝樓的凄涼、孤單以及對自己身世的哀嘆、對侯生的思念:
[雁兒落儆負俺賤煙花薄命飄搖,倚著那丞相府忒驕傲。得保住這無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喬牌兒]這肝腸似攪,淚點兒滴多少。也沒個姊妹閑相邀,聽那掛簾櫳的鉤自敲。
[甜水令]你看疏疏密密,濃濃淡談,鮮咀亂蘸。不是杜鵑拋,是臉上桃花做紅雨兒飛落,一點點油上冰綃。
[折桂令]叫奴家揉開云髻,折損宮腰:睡昏昏似妃葬坡平,血淋淋似妾墮樓高。怕旁人呼號,舍著俺軟丟答的魂靈沒人招?!?/p>
[鴛鴦煞]鶯喉歇了南北套,冰弦住了陳隋調,唇底罷吹簫,笛兒丟,笙兒壞,板兒掠。只愿扇兒寄去的速,師父束裝得早: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下妝樓,桃花粥吃個飽。
“桃花薄命,扇底飄零”,“薄命人寫了一副桃花照”([錦上花])這是最艷最韻之事,也是最傷心最慘目之事。這一出純用北曲[雙角],每支曲子都比較短,襯字多,節(jié)奏急促,以表現(xiàn)香君對仗勢欺人者的痛恨、“臥病空樓,冷帳寒衾”的凄涼、對侯生的思念與忠貞,活現(xiàn)了一個于百轉柔腸之中透出堅貞剛強的李香君的形象,使之成為全劇中最亮麗的形象。柳敬亭的唱詞也以[雙角]居多,他與香君身上都有著一股豪俠之氣。
從上面的統(tǒng)計還不難看出一點:男女主角的唱詞在全劇中所占比例都不是很大,總共不足四分之一。這個劇本在當時轟動一時,可是“康熙以后在舞臺上很快就銷聲匿跡,流傳到近世的,只有乾隆末年葉堂《納書楹曲譜》中所收的《訪翠》、《寄扇》、《題畫》三出”,而這三出恰好都是男女主角的重場戲。劇中參與演唱的人物過多,使唱詞過于分散,可能是該劇后來未能廣泛流傳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