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以日常生活為素材,生動而真實的展現(xiàn)了20世紀70年代中國某小城中三姐弟的生活歷程,反映了在這個特定時代背景中三位主人公或明朗或沖動或懵懂的理想追求以及理想的幻滅,生活的無奈、厭倦到最后的或堅持或妥協(xié)。特別是對夢想執(zhí)著追求的青春女孩兒高兒,生活中充滿了辛酸和無奈,但那種執(zhí)著的抗爭精神和信念讓人肅然起敬。通過她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的人的精神世界和追夢歷程的縮影。
[關鍵詞]夢想 現(xiàn)實 幻滅 執(zhí)著 抗爭
影片一開始在人們眼前展現(xiàn)的一條灰色的長長的街道把人的視線引向遠方,冷清的街道兩側是簇擁的小樓,裊裊的炊煙散發(fā)著濃濃的香味。鏡頭一轉。一家五口在聒噪的蟲鳴聲中吃晚飯,弟弟帶著濃重鄉(xiāng)音的聲音響起:“很多年過去了,我還清楚地記得……”。這種意境將人們帶入到屬于自己的回憶中,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影片首先給觀眾介紹的是關于姐姐的部分,攝影機沒有采用主觀的視點,而是用一種古典主義的構圖和燈光從外部觀察,以真實的故事情節(jié)引領觀眾走進這一家五口的生活,引導我們去關注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去體會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波瀾起伏。
姐姐高兒熱愛音樂,熱愛手風琴,這成為她夢想的一種寄托,以后的多個情節(jié)都可以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與之相反的是。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破敗的房舍,單調的衣著,狹小的走廊和室內空間,晦暗的光線……在這樣一個物質貧乏的年代,父母的專制獨斷,鄰人的冷漠無情,沉悶的氣氛,讓人極端的壓抑、無奈。沒有交流和尊重,只有暴力。這一切的一切都與高兒的夢想是那樣的格格不入。在這種狀態(tài)下,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放棄夢想,向現(xiàn)實妥協(xié):或是繼續(xù)追求夢想。傾盡所有。高兒堅決地選擇了后者,為此她付出了所有能夠付出的,包括貞節(jié)。她厭倦了現(xiàn)在的生活,她要與現(xiàn)存的狀態(tài)抗爭,她要逃離。
她一個人在長長的過道中拉著手風琴,沒有一個傾聽者,只有爐子上的水煮沸后咕嘟嘟的響聲,打擾了她的演奏,但她并不在意,她只是默然的看了一眼。繼續(xù)沉醉在自己的夢想世界中。這是影片一開始交待的第一個關于高兒喜歡音樂的片段。
媽媽給待業(yè)的她介紹了一個托兒所的工作,在托兒所的時候她依舊是心不在焉,她用手指在金屬上敲擊出動聽的音樂,任由一個人陶醉。這是影片中第二次交待她熱愛音樂的情節(jié),即使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也成為一種抗爭的姿態(tài)。這些也為她后來被拉手風琴的老人的琴聲吸引,進而相互給予溫情和關愛作了必要的鋪墊。
在不停的鏡頭轉換中,情節(jié)也在有條不紊的發(fā)展。她慵懶的極不情愿的做著家務。躺在樓頂上,仰望天空,飛機上跳下的一朵朵美麗的傘花讓她進發(fā)了希望,她騎著自行車愉快的飛向那片廣袤的草地,羨慕地看著一個個傘兵從身邊談笑風生的走過。她瞇起眼的一瞬間甚至幻想著她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一名傘兵,她也一樣笑得那樣燦爛。直到一個傘兵軍官的降落傘落在了她的頭上,她還仿佛置若夢中?!霸僖姟甭曋校徘逍?,仿佛感受到一種神圣的召喚。悠揚歡快的音樂響起,暗示了我們主人公內心的起伏,她終于找了逃離現(xiàn)狀的希望。她報名參軍,但是最終,現(xiàn)實捉弄了她。當一名傘兵的夢想破滅了,她依舊不得不繼續(xù)她早已厭倦的工作——刷瓶子。
她孤獨而執(zhí)著的追求著自己的夢想,沒有協(xié)助。沒有理解,沒有支持。哪怕是一句讓人溫暖的話,都沒有。直到她遇到了那個拉手風琴的老人,那個與她同病相憐的老人,她輕松的對他笑,和他講話,這是她在那個沉悶的家庭中從來沒有展現(xiàn)過的一面。這樣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形象更加豐滿真實的女孩。老人就像是她的救命稻草,讓她得到親人般的關愛,但是現(xiàn)實是殘酷的,她被老人的兒女誤解而遭到痛打。這是影片第三次關于暴力的“展示”,第一次是她當傘兵的夢想破滅時。她用絕食來發(fā)泄內心的苦悶和失望,家里的四個人用一種強暴的方式把饅頭塞到她的嘴里。這個讓人戰(zhàn)栗的鏡頭給很多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沒有溫情交流和溝通的家。讓所有的一切都看似一觸即破的脆弱。第二次是她在大街上用自行車讓自己制作的降落傘飛張開來,忘情地迎風疾馳時,她的媽媽看到后追上去拽住降落傘,把她和降落傘都掀翻在地。
為了擺脫那些沒有人情味的同事,她嫁給了一個只見過幾次面的司機小王,缺乏愛情基礎的婚姻沒有逃脫一貫的結局,幾年后他們離婚了。一次次的抗爭,一次次的犧牲,一次次的幻滅,這也許就是那個時代一部分青年人追夢歷程的縮影。直到許多年后,她還固執(zhí)的認為那個傘兵軍官愛著她。而那個孩子已經(jīng)好幾歲的軍官根本不知道她是誰了。她心底的最后一絲寄托徹徹底底的被摧毀了,在菜攤前,她哭得那么無助而又心痛。但是從那一刻起,也許她已經(jīng)學會了解脫。因為她已經(jīng)開始試著面對夢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了。
弟弟懦弱、虛榮而又沉默的像個影子。當他爸爸發(fā)現(xiàn)他書本里夾著的女人體像而把他趕出家門的時候,他也許是找到了一種解脫。他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爸爸媽媽總是說,人這輩子太短了,可是我卻想一覺醒來,已經(jīng)六十多了……”,一個不到二十的小青年已經(jīng)未老先衰了。他并沒有什么遠大志向,更不要說他會去努力奮斗,這也是他最后成了一個靠女人養(yǎng)活的男人的根本原因。
哥哥因為小時候生過腦病,有些呆傻,一直被父母偏愛著。一家四口都圍著他教騎自行車。過年的時候每個人都要將自己的糖果分一些給他。哥哥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愛情夢想破滅了,即使是母親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這并沒有妨礙他后來娶了一個安心過日子的女人。從他叫她也買一雙皮鞋打扮打扮可以知道,他已經(jīng)開始關心喜歡她了。也許他已經(jīng)忘了他曾經(jīng)喜歡過的那個女孩的模樣。
影片結尾處三位主角攜家?guī)Э谠诳兹富\前絮叨一番后走開,大家都想看孔雀開屏。但孔雀在冬天是不開屏的。三家人離開后,導演顧長衛(wèi)讓觀眾觀賞了孔雀開屏。顧長衛(wèi)說:“生如孔雀。盡管一生再黯淡,平庸的歲月再漫長,也總可以等到開屏的瞬間。這樣的瞬間,便足以將生命照亮?!惫怩r豐盈的孔雀開屏給人一種希望,讓觀眾看完影片后空落落的心靈能夠得到一點安慰,留下一絲希望,繼續(xù)為自己的夢想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