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因書中大篇幅的性描寫,出版后曾遭禁三十年。而在勞倫斯,性愛似乎是一劑良方,治療工業(yè)文明和戰(zhàn)爭對人自身的摧毀;更在哲學上,以存在主義,引領世人尋找本真的自我,踏上回歸之路。
[關鍵詞]存在主義 性愛 本真 回歸
勞倫斯的小說一直致力人與人關系的探索?!秲鹤优c情人》中母親與兒子、兒子與情人:《戀愛中的女人》中男人與女人,男人與男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說。其中對兩性關系的塑造,是存在主義的突圍神話。
存在主義
20世紀20年代,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危機中,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廢墟上。存在主義產(chǎn)生于德國,后流行于西方。代表人物有丹麥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和法國哲學家薩特等。它反對西方哲學的理性傳統(tǒng)。作為先驅,克爾愷郭爾率先強調感性個體的生存和非理性的體驗,反對柏拉圖以來至黑格爾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和理性主義。把孤立的個人的非理性意識活動當作最真實的存在,并作為其哲學出發(fā)點。
“本真”是其核心概念之一。認為只有個人的存在才是存在的本真狀態(tài),存在先于本質。因此。人的活動不受任何現(xiàn)成的人性、道德、倫理、法律、輿論的束縛,即不容有決定論,“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藸枑鸸鶢柗磳Π讶松鳛榭腕w化的對象進行知識論意義上的研究,認為一個邏輯的體系是可能的,一個關于存在的體系則是不可能的,它不能被定義,不能被客觀地認識。海德格爾也認為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根本不足在于過分關注存在者而遺忘了存在。
“選擇”是其另一核心概念。存在主義認為普遍的被動狀態(tài)是人存在的本真狀態(tài),生命的本質決定于選擇。選擇的前提是存在。而選擇之后,是另一種存在,一種主動的、有意義的存在,生命得以變成有價值的主體。沒有人能逃脫選擇。甚至國家、民族和社會的命運也是在一系列個體的選擇中實現(xiàn)的,可能是某個人在不經(jīng)意中改變了歷史進程,這些都是選擇的結果——即便是被動的或是下意識的。
廢墟上的生命
克利福在1917年的戰(zhàn)爭中負傷,腰部以下全部癱瘓,失去了性能力,后攜新婚妻子康妮回到老家勒格貝,繼承了爵位,康妮成了查泰萊夫人。二人過著相敬如賓。死氣沉沉的生活。莊園里的守林人梅勒斯重新燃起康妮的愛情之火及對生活的渴望,他們常在林中小屋幽會,盡情享受原始的、激情的性愛??的輵言辛恕檠谌硕康酵崴苟燃?。這時梅勒斯尚未離婚的妻子突然回來,暴露了他們的私情。階級的鴻溝使他們只能天各一方地等著,等明年春天的到來……
小說以工業(yè)革命和世界大戰(zhàn)為背景,開篇道:“我們根本就生活在一個悲劇的時代,因此我們不愿驚惶自憂。大災難已經(jīng)來臨,我們處于廢墟之中,我們開始建立一些新的小小的棲息地,懷抱一些新的微小的希望。這是一種頗為艱難的工作?,F(xiàn)在沒有一條通向未來的康莊大道,但是我們卻迂回前進,或攀援障礙而過。不管天翻地覆,我們都得生活?!?/p>
康妮眼中:勒格貝莊園坐落在一個高丘上,處于“一個夠優(yōu)美的滿是橡樹的老園林中”。雖無甚出色,倒也靜謐安詳。可是,從莊園看出去的是,“附近煤礦的煙霧成云的煙囪。和遠處濕霧朦朧中的小山上的達娃斯哈村落……極其丑惡地蔓延一里之長。一行行的寒酸骯臟的砌墻小屋,黑石板的屋頂,尖銳的屋角,帶著無限悲愴的氣概?!?/p>
勒格貝的日子貧乏而單調,克利福開始寫小說,康妮極力幫助他,空虛而漠然的生活一天天把27歲的康妮變成了一個日益“下垂”的女人,就像她那有點瘦小,沒有成熟就無意義地“下垂”的乳房。康妮的父親感到了不安。曾對克利福說:“我想,守活寡的生活不太適合康妮?!笨死s強硬地問:“怎么不適合呢?”克利福并不關心康妮是否守活寡,他只是需要有康妮來證明他是活著的。康妮就被囚禁在這片文明的廢墟上,在彌漫著煤灰的莊園里,守著被戰(zhàn)爭粉碎了下身。靈魂也變得僵冷的丈夫。她能找到的“小小的棲息地”,只是煤礦之畔的一片森林。
“她到樹林里去,那是一個灰色的靜的午后,沉綠的水銀菜,在樹林下蔓生著,所有的樹都在靜默中努力著發(fā)芽了……紅得象血一樣。那象是漲著的潮水,向天上奔騰?!?/p>
自然之愛引領康妮走進古老而生意盎然的樹林,走向欲望的放逐之路。在那里。她得以卸去“遮羞”的外衣,赤裸得如遠古的自然之子。她是一朵盛開在廢墟上的生命之花,優(yōu)雅、迷茫而寂寞。
“生存”的關鍵在于“生存者認識他自己?!彼_特認為,自由使人獲得了自己的本質,生存和自由是同義詞。任何物質文明都是異化人的力量。都必然奴役人。為了恢復自由,人們必須棄絕和反抗。這就是存在主義的抉擇。
抉擇——回歸
在東方的伊甸,上帝造給亞當和夏娃的園子里,原只有溪流淙淙。鮮花簇簇,動物成群。然而誘惑他們的,有鮮紅的蛇果,還有工業(yè)的齒輪。傳輸帶把康妮帶到了沒有芳草的天涯。
面對文明帶來的災難。勞倫斯開出的藥方是,一片森林,林中小屋,一個男人——處避難所,一方復樂園。理性的羅素也許看不出性愛和拯救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勞倫斯卻重視原始性愛的價值:“當他的精液在她里面插射的時候,在這種創(chuàng)造的行為中——那是遠離生殖行為的——他的靈魂也向她插射著?!彼宰诮贪愕臒岢蕾澝滥信粴g,來治療現(xiàn)代生命的萎靡和虛弱,來和諧兩性關系的錯位和冷漠。在孵育小鳥的林中小屋,康妮完成了由退化的女性向圓滿的母性的轉變。她的松弛而消瘦的小腹終于變得飽滿而圓潤,一如那盛放著勿忘我、野蝴蝶、圓葉風鈐草的榛樹林、橡樹林。
“男人以男人的方式體驗著感情的偉大節(jié)奏。女人則以女人的方式,但只有在男女的結合中,這節(jié)奏才獲得完整?!泵防账苟ㄕZ和德語,會說純正的英語,但他不愿做一個紳士,而退守到森林里,說他的土語??的輴凵系?,是一個從文明社會里撤退而出的男人。他們,一個囚犯,一個逃兵,在林中,在人類本真的原始處所。在性愛中完成了生命的涅槃。也許勞倫斯的回歸之路太驚世駭俗,世人的驚呼,竟激起三十年的余音。
《歸去來兮辭》說:“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家園真要荒蕪了嗎?為什么要荒蕪了呢?“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為什么悲傷,因為心靈做了身體的仆人。為什么心靈為形體所役使?因為欲望。而我們的視覺、味覺又在“五色”,“五味”的狂歡中盡失,我們被毀了,于是我們轉身。這是東方的陶淵明式的自我招魂。
無論勞倫斯、陶淵明,他們都是埃舍爾畫中的瀑布,從瀑布口傾瀉而出。沿溝渠蜿蜒而下,經(jīng)九曲回腸,終又折回起點——大師在祈禱:“回來!”也許存在主義是一種個體主義的小敘事,但它揭示的人的本真狀態(tài),這絕對是最宏大的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