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數(shù)字口譯的技巧,及數(shù)字的記錄方法,提出了口譯中三種漢語數(shù)字化概括詞的處理方法。
關鍵詞:數(shù)字口譯 數(shù)字記錄 數(shù)字化概括詞
一、 引語
數(shù)字翻譯是口譯中的一大難關,口譯中遇到其他一些難譯的信息,譯員可以采取模糊處理法,或通過上下文推測或采取繞道走的解譯的方法,但數(shù)字的口譯卻無道可繞。因為數(shù)字信息反映的是客觀、具體、重要的事實,如果發(fā)生誤聽或漏聽,在交傳中尚可以通過讓發(fā)言者重復的方式補救,但在同傳中卻幾乎是無法彌補和挽救的。而數(shù)字的錯譯、漏譯在商貿(mào)談判或外事活動中,所造成的后果有時是不堪設想和不可估量的。英漢數(shù)字的轉譯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只要掌握了英漢數(shù)字表達的差異,熟悉英漢數(shù)字轉換的技巧,再加上一段時間的專門訓練,數(shù)字口譯的難點是能夠克服的。
二、 漢英數(shù)字表達的差異及其轉譯技巧
數(shù)字之所以難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于英、漢兩種語言在數(shù)字表達上有不同的段位概念和分段方法。英語以“個、十、百”每三位數(shù)為一個段位,每一個段位由低到高依次用“thousand”,“million”, “billion”, “trillion”等詞表示;而漢語則是以“個”、“十”、“百”、“千”每四位數(shù)為一個段位,每一個段位從低到高依次用“萬”、“億”、“萬億”等詞表示。英語是以三位數(shù)為一個段位朗讀,而漢語則是以四位數(shù)為一個段位朗讀。基于以上原因,譯員必須通過專門訓練,才能了解數(shù)字口譯的難點,摸清規(guī)律,熟練掌握其技巧。
以下是英漢數(shù)字在轉換時,比較容易出錯的情況。
1. 包括“萬”、“十萬”、“千萬”、“億”、“百億”、“千億”等單位的數(shù)字。
我們先來看一下英漢數(shù)字段位的對應關系,如下表所示: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漢語中的“萬”、“十萬”、“千萬”、“億”、“百億”、“千億”在英語中找不到直接的單一對應詞,因此,在口譯中涉及到“萬”或“億”的數(shù)字時,就要進行相應的轉換。涉及到四位以上的數(shù)字,英語中只有thousand(千), million(百萬),billion(十億), trillion(萬億)四個段位,所以漢語中的萬和十萬兩個段位只能用多少個thousand來表示,千萬和億要用多少個million來表示,而百億和千億要用多少個billion來表示。其對應關系如下:
1萬=10千=ten thousand
10萬=100千=one hundred thousand
1000萬=10百萬=ten million
1億=100百萬=one hundred million
100億=10個十億=ten billion
1000億=100個十億=one hundred billion
如聽到漢語數(shù)字兩千二百三十五萬,口譯員應迅速分析其與英語段位的對應關系,發(fā)現(xiàn)只有million(百萬)和thousand(千)兩個段位,并找準其位置,故譯為22million three hundred and fifty thousand,再舉數(shù)例:
一億兩千萬,億和千萬都是用million來表示的,所以譯為120million。
十五億既可以譯為1billion500million, 也可譯為1.5billion
2. 包括“零”的數(shù)字。
處理包括“零”的數(shù)字,關鍵是弄清“零”代表了幾個“0”,以及“零”后面數(shù)字的段位,如兩千零八,這里的“零”代表了兩個零,所以應譯為two thousand and eight。又如兩千零八萬,這里有兩個零,零后面的數(shù)字八的段位是萬,故應譯為twenty million eighty thousand。又如:漢語數(shù)字456萬零130譯為英語為4million560thousand130;英語數(shù)字80million302thousand508譯為漢語為8030萬2508。
3. 包括小數(shù)點又帶漢語的“萬”、“億”或英語的“million”、“billion”的數(shù)字。例如:
1.23億 ,英語中是用多少百個million來表示億的,后面兩位小數(shù),所以轉換成英語為one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million。
2.63萬轉換成英語為twenty-six thousand three hundred;1.217million 轉換成漢語為121.7萬。
三、 數(shù)字記錄
人們的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極為有限的,大約只能記住10個左右的信息單位;口譯中的數(shù)字都是夾在言語中,出現(xiàn)的時機,順序,多寡,繁復,都是沒有規(guī)律可循的,而數(shù)字反映的是具體、客觀的事實,具有不可推測,不可解譯,一旦漏記、誤記將不可復原等特性,所以無論是在交傳還是同傳中都需要將數(shù)字記錄下來。將聽到的數(shù)字準確無誤地記錄下來是數(shù)字口譯的第一步,以下筆者以實例介紹幾種常用的記錄方法。
當聽到英語數(shù)字“one billion two hundred and thirty-four million five hundred and sixty-seven thousand”時,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記錄:
1. 1b234m567t
即用英文字母“t” 、“m”、“ b”和“tr”分別表示 “thousand”、“million”、“billion”和“trillion”等段位。這樣記錄的時候需要注意非首段位如果不足三位,應即時補0,如英文數(shù)字“thirty-four million sixty-seven thousand”,就應記為34m067t,這樣就能迅速用漢語讀出三千四百零六萬七千,否則極易讀成三千四百萬六萬七千,甚或竟讀不出來。
2. 1,,,234,,567,
這種方法是用一個“,”來表示某一數(shù)字后有三個零,即 thousand這一段位,同樣 “,,”表示某一數(shù)字后有六個零, 即million這一段位; “,,,”來表示某一數(shù)字后有九個零,即 billion這一段位。依照不同的書寫習慣還可將逗號“,”寫為撇號“ ’”,放在數(shù)字的右上角,如thirty-eight thousand可記錄為38’。
3. 12億3456萬7千
即轉換成目的語記錄。這種方法要求口譯員對英漢數(shù)字段位相當熟悉,并能熟練轉換,不建議初學者采用這種方法。
如果聽到漢語“12億3千4百56萬7千”時,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記錄:
1. 12.34567億
即用小數(shù)點+最高段位表示。采用這種方法時,需要注意包含“零”的數(shù)字,如1億零490萬,應記錄為1.049億,而1億零49萬,則應記錄為1.0049億。
2. 12億3456萬7千
即用原語記錄。
3. 1b234m567t
即轉換成目的語記錄。這種方法同樣要求,口譯員對英漢數(shù)字的段位對應關系極為熟悉,并能熟練掌握。
四、 漢語中數(shù)字化概括詞的處理
中國人特別喜歡總結,經(jīng)常形象地把一些現(xiàn)象、要求等高度精煉地概括成帶數(shù)字的總稱,比如“三個代表”,“三通一平”,“三農(nóng)問題”等等。這些高度概括的詞匯給口譯員帶來了不少麻煩。麻煩之一,由于英語的語系與漢語截然不同,英語無法像漢語一樣抽出幾個字組成新說法;麻煩之二,為了表達清楚一個高度概括了的概念需要大費周章,絞盡腦汁,在同聲傳譯中遇到尤其頭痛!像“圍繞一個目標,抓住兩個關鍵,實現(xiàn)三個突破,確保四個提高”這樣的話,簡直可以稱為“interpreter killer”!盡管如此,譯員不得不接受這樣“殘酷”的現(xiàn)實,平時須注意多讀書看報,既要正確地理解這些概念所包含的確切內(nèi)容,更要注意收集對外媒體上所普遍使用的表達方式,做到能準確快速地翻譯出其含義。處理數(shù)字化概括詞主要有三種方法:
1. 直譯法
對于一些已經(jīng)在國內(nèi)外報刊上出現(xiàn)頻率很高,政府大力對外宣傳,國內(nèi)一些英文報紙經(jīng)常提到的一些表達法,為外國人所比較熟悉的數(shù)字概括詞鑒于口譯的即席性和時限性,宜采用直譯法,即直接翻譯概括詞,而不進行釋義,如:
“三個代表”理論(中國共產(chǎn)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The “Three Represents” Theory: The Party must always repres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anced cultur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如果發(fā)言者沒有闡述“三個代表”的具體含義,口譯員可直接將其處理成The “Three Represents” Theory,這是因為三個代表理論,經(jīng)常見諸于國內(nèi)的中英文報刊,對中國略有所知的外國人對此都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就是外賓未必會對某些具體內(nèi)容感興趣。這種方法在同傳中應用得更多,這是因為同傳的時限要求更高,沒有留給譯員足夠的進行釋義的時間。
2. 意譯法
由于一些數(shù)字化概括詞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而口譯的目的是傳達言語所表達的意思,使雙方的交際得以順利的進行,所以沒有必要將某些概括詞所包含的隱含意義也傳達出來,比如三好學生在口譯中可譯作outstanding student; “triple-A” outstanding student,實在沒有必要將三好(德、智、體)的內(nèi)涵,傳達給外賓。又如“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用7年的時間,到2000年底基本解決當時全國農(nóng)村800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project to help 80 million people get food and shelter within seven years up to 2000),如果時間不允許,不如采用模糊處理法,將其意譯為“helping the poor project”。
3. 釋義法
一些數(shù)字化概括詞,如果英文中沒有固定的表達法,又無法用三言兩語意譯,這時就要求口譯員準確把握其所表達的含義,將其內(nèi)容具體闡述出來。如:
“三農(nóng)”問題(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農(nóng)民問題)
Issue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三下鄉(xiāng)(文化、科技、衛(wèi)生)活動
A program under which officials, doctors, scientists and college students go to the countryside to spread scientific and literacy knowledge and offer medical service to farmers
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強
Efforts were focused on the reform, reorganization, upgrading and better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aiming at well managing large enterprises while adopting more flexible policies toward small ones
五、 結語
數(shù)字的口譯即是口譯的難點又是重點,之所以是難點是因為英漢語分屬印歐語系和漢藏語系,其數(shù)字表達系統(tǒng)截然不同;之所以是重點是因為數(shù)字在科技、商貿(mào)、外交談判中往往及其重要,涉及到雙方的根本利益,關乎到談判的成功與否,因此不能有哪怕絲毫差錯??谧g員只要熟練掌握了英漢兩種語言數(shù)字表達方面的差異,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就可以做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梅德明.中級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梅德明.高級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雷天放, 陳菁.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4]黃建鳳.數(shù)字口譯探究[J].中國科技翻譯,2006,(1).
[5]許羅邁.數(shù)字訓練與多語種口譯訓練系統(tǒng)[J].外語電化教學,2007,(4).
[6]許湘.試論英語口譯中數(shù)字的譯法[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