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的兩個基本要素,教育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使學生具有充分的動力,主動學習,善于學習。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在大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英語 自主學習 能力
在知識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教育觀念發(fā)生著重大變化,培養(yǎng)素質全面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首要任務?,F(xiàn)代英語教學,也在發(fā)生深刻的變革,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接受。自主學習是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他主學習)而言的,是指教學條件下學生的高質量的學習。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自主學習概括地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則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具有強烈的求知欲,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具有刻苦鉆研精神,并且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科學的評價。
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擁有主動、自我發(fā)展的機會,是英語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要轉變觀念,更好地實施新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必須格外注重教學方法的改變。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建議。
一、幫助學生轉變思維模式,提高自主意識
我國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一直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必須跟著教師的思路,由教師講授、指導、組織活動。教師應明確地告知學生這種模式必須被打破,因為它無法完成大學英語的學習任務,也就是說,無法提高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更應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師生的課堂互動、語言知識的輸出與輸入過程,教師對學生遇到的困難的處理方法等方面都需體現(xiàn)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指導方針,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和環(huán)境,使其利用有針對性的語言材料有效地學習。自主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獨立地個性化學習,所以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精神。在設置學習任務時,需設計學生獨立完成的項目,但與此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根據心理語言學理論,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是指人們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而外部動機則指人們在外部誘因下所引起的動機。為此,教師需靈活運用各種途徑(即外部動機),如課件、趣味故事、英文歌曲、英文電影、角色扮演等方法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例如讓優(yōu)、中、差生都能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學活動,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德國教育學家芭斯多惠曾經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去學習”。只要學生“樂”而學之,就會主動、自覺地參與到課堂及課外的英語學習中來,從而在一個自然的語言學習氛圍中習得語言。有了這樣的氛圍,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就會充分調動起來,從而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
三、加強學習指導,培養(yǎng)學生使用學習策略的能力
俗話說:“授以一魚,可食一口;授以捕魚之技,可食一生”。因此,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及獨立運用英語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恰當地運用學習策略有助于語言習得,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產生從“學會”向“會學”的質變。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所采取的行為或活動(Oxford,1989)。教師應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學生提高對自我監(jiān)控策略和自我評估策略的認識,以及培養(yǎng)他們自覺使用這些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的習慣。元認知策略是使學習者承擔他們自己學習責任的管理方法或工具,其主要功能是計劃、監(jiān)控和評估,它們是通向自主學習的一座橋梁。而認知策略是構建學習者自主性的關鍵。O’ Malley等指出:“沒有掌握元認知策略的學生基本上是一個沒有方向和沒有能力評估自己的進步、自己的成績和確定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向的人”。因此,掌握學習策略是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的有力保證。
四、引導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學習過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自我評價有益于他們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于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不斷發(fā)展。因此,英語教師有必要積極有效地指導學生對英語學習進行自我評價。要努力使學生改變只側重學習結果的評價方式,而引導其反思、評價學習過程,使其對自身在一段時間內的學習目標、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進行一個綜合而全面的評價,并尋找改進的方法。也可召開學習心得討論會,大家一起分析成績進步或后退的原因。此外,還可采取集體評價的方式,由學生互相進行學習評價,然后,教師再進行一番總結,并幫助學生進一步確立學習目標及提出改進方法的建議等。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學習別人經驗的同時,要努力思考、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唯此方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引導學生“善學”、“會學”,提高其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并認真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教學經驗,努力實現(xiàn)其角色的轉變,方可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3]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王靜,于新松.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外語學習策略[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6]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