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低下已經(jīng)成了教學中的突出問題。本文通過探討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元認知策略的應用,試圖把元認知理論引入教學中,通過教師指導,學生有意識地自主學習,來提高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元認知策略 大學公共英語教學 教學方法
近年來,隨著學習策略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大學生和大學公共英語教師能夠參考到更多有效的教和學的策略。根據(jù)O’Malley提出的觀點,學習策略分為三種類型:社會效能策略、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這些策略對于語言學習,尤其對于大學生綜合應用英語能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元認知策略鼓勵大學生不斷反思英語學習過程,認真制定英語學習計劃,自我監(jiān)控、自我評價其學習過程和結(jié)果,對提高大學公共英語教與學的效果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探討元認知策略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水平與教學策略的現(xiàn)狀分析
長期以來,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一直處于一種上課時間短,教學任務繁重,為了提高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而注重應試教育的局面。許多大學英語教師認為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很難做到對學習材料的語言與內(nèi)容的兼顧,更不用說綜合應用英語能力的提高了。因此,大學英語課成了知識點講解和課文翻譯課,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大學英語課也變得非常枯燥,而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也與日俱減,厭學現(xiàn)象嚴重。
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往往更重視學生的英語四、六級考試結(jié)果,教學以提高通過率為中心,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主動對自己的英語學習過程、方法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評價及修改的能力,導致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jié)果不能進行及時的內(nèi)心反省,沒有幫助學生獲得并掌握正確的元認知知識。學生的英語學習“費時多,見效慢”的現(xiàn)狀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授人魚,不如授人漁”。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大學英語勢在必行,這不僅為英語教師開辟了一條費時少,見效快的教學途徑,而且也可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從而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發(fā)展為主線”的素質(zhì)教育目標。
二、元認知學習策略與大學英語
元認知是一種控制著各種具體策略應用的更高級的策略或過程。它是對認知的認知(Carrell,Pharis,and Liberto,1989:674),即自我認知,是個體對自己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和自我調(diào)節(jié)。美國心理學家Flavell認為:元認知就是個體對思維活動的自我體驗、自我觀察、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diào)節(jié)。其實質(zhì)就是個體對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它在個體的整個智力活動中處于支配地位,能控制調(diào)節(jié)活動,并能促進個體思維的創(chuàng)新。也就是說,元認知即是學習者對自己心理狀態(tài)、能力、任務、目標和認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是學習主體對自身各種認知活動的計劃、監(jiān)控、體驗和調(diào)節(jié)。
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已經(jīng)處于高級階段。那么,自主與內(nèi)省的學習方式成為他們主要的學習方式。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完全依靠老師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學生需要掌握的不是某一兩篇材料的具體內(nèi)容,而是從實質(zhì)上去提高自己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因此,元認知理論和策略在大學英語學習中,對學生們有重要的實踐性意義。
三、元認知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元認知策略分為三種: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調(diào)節(jié)策略。在元認知策略的應用上,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成績?nèi)Q于教師對學生學習目標的管理、學習態(tài)度的監(jiān)控、學習習慣與興趣、自信心的培養(yǎng),以及方法技巧的應用。
學生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對學習過程的正確判斷力。不過,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加以策略指導,學生們會有很大收獲。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策略指導呢?
1.引導學生制定英語學習的目標和計劃。在英語學習中,要讓學生自己明確大學英語的學習目的或任務。目的或任務不同,采用的學習方法技巧自然就不盡相同,學習效果理所當然也就不同了。例如:在大一的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大一結(jié)束時英語達到怎樣的水平,在執(zhí)行計劃的過程中采用哪些技巧和方法等等。但是,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英語學習計劃,目標不宜過高,計劃內(nèi)容要做到因人而異,并且在制定計劃時做出詳細的時間安排。
2.引導學生對計劃的實施進行自我監(jiān)控。作為學習計劃的制定者,學生本人最了解自己的計劃內(nèi)容,因此學生可以對自己的計劃實施情況進行很好的自我監(jiān)控。適用于英語學習的元認知的自我監(jiān)控的方法主要有自我總結(jié)法、反省法、同學間互相督促法等。學生可以對照自己的計劃,把自己的學習情況按周或按月進行小結(jié),看看自己是否按照計劃在學習,是否認真完成了學習任務,還有沒有學習上的遺留問題,在學習上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等等。
3.做好教師監(jiān)控工作。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在計劃執(zhí)行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這時,教師需要跟蹤學生計劃的實施情況,了解學生在執(zhí)行計劃時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加以解決。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業(yè)的批改來了解學生學習任務完成的質(zhì)量,也可以通過看學生的自我總結(jié)、交談、調(diào)查表或是問卷等形式來了解學生計劃執(zhí)行情況以及學生的勤奮程度等。
4.在監(jiān)控的基礎上實施調(diào)節(jié)策略。元認知策略實施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就是調(diào)節(jié)策略。它對元認知策略的實施起到了補充作用。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主要以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和興趣為調(diào)節(jié)的主要方面。通過對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學生的及時糾正學習策略的習慣為主導力量,建立學生的自我調(diào)節(jié)系統(tǒng)。例如,教師給學生介紹一些學習策略,并通過不同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嘗試應用這些學習策略。教師要通過對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的指導,幫助學生建立自我調(diào)節(jié)體系,激勵學生,使學生遇到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能夠迎難而上,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
由于大學生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我們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元認知策略的應用會受大很多因素的影響,操作過程將存在很大的難度。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元認知策略應用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必將促進其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所以作為大學英語教師都需要不氣不餒,做出更大努力。
參考文獻:
[1]劉振聰.認知語言學的基礎學科:認知心理學觀察.山東外語教學,2006.
[2]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2002.
[3]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2006.
[4]肖建壯.英語學習策略.1997.
[5]徐青.元認知策略在EFL/ESP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大學英語教學研究,2006.
[6] Flavell,J.H. Cognitive Monitoring. W.P. Dickson ed. Children’s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 1978.
[7]Flavell, J.H.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L.B.Resnick ed.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Hillsdale, N.J.: Erlbaum, 1976.
[8]Nun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1999.
[9]O’Malley, J.M.A.U.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作者單位:四川成都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