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單位制與城市社會整合研究

        2008-12-31 00:00:00滿
        唯實 2008年9期

        摘 要:20世紀50年代的城市社會整合,伴隨著全面的單位化進程,蘊含了極其強烈的政治色彩。單位制的確立,標志著國家對城市社會整合的初步實現。

        關鍵詞:單位制;城市;社會整合;政治化

        中圖分類號:C91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8)08/09-0159-05

        馬克思當年在《路易#8226;波拿馬的霧月十八日》中形容法國農民的分散狀態(tài)時,曾提出著名的馬鈴薯比喻。在這個比喻里,農民“好像一袋馬鈴薯是由袋中的一個個馬鈴薯所集成的那樣”,而正是由于這種利益的同一性,導致他們很難形成一種政治組織,也就無法形成一個階級。[1]無獨有偶,在談及中國的社會組織狀況時,毛澤東與馬克思有著近乎相同的感觸。1920年在《反對統(tǒng)一》一文中,毛澤東便直言中國社會的渙散狀態(tài)?!罢f有人民罷,人民只是散的,‘一盤散沙’,實在形容得真冤枉!中國人生息了四千多年,不知干什么去了?一點沒有組織,一個有組織的社會看不見,一塊有組織的地方看不見?!保?]到了1943年,在《組織起來》一文中,毛澤東更是直言,缺乏組織是中國農民生活困苦的重要原因?!霸谵r民群眾方面,幾千年來都是個體經濟,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這種分散的個體生產,就是封建統(tǒng)治的經濟基礎,而使農民自己陷于永遠的痛苦。克服這種狀況的唯一辦法,就是逐漸地集體化;而達到集體化的唯一道路,依據列寧所說,就是經過合作社?!保?]至少在此時,毛澤東已經為中國鄉(xiāng)村后來所走的道路劃定了方向。而到了1949年建國前夕,毛澤東這種“組織起來”的思路已經延伸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已不僅僅是農民需要組織了?!拔覀儜斶M一步組織起來。我們應當將全中國絕大多數人組織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及其他各種組織里,克服舊中國散漫無組織的狀態(tài),用偉大的人民群眾的集體力量,擁護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軍,建設獨立民主和和平富強的新中國。”[4]歷史發(fā)展的進程表明,新中國的社會建設史也正是沿著毛澤東這種“組織起來”的思路在推進,只不過這種組織起來在城鄉(xiāng)表現形式有所區(qū)別罷了。

        按照毛澤東在1943年的設計,農村組織起來的途徑就是興辦合作社。新中國成立后,在土地改革的大背景下,國家快速掀起了農業(yè)集體化運動的高潮,把農民統(tǒng)一納入到了國家的組織化進程中來。與農村相比,城鎮(zhèn)社會的組織化進程就顯得更為艱難,也沒有一個既定的目標。但盡管如此,歷經三大改造以及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等各種運動之后,城鎮(zhèn)群眾逐漸被納入到國家掌控下的各種單位中去。單位在客觀上成了中國城鎮(zhèn)社會組織化整合的重要機制。

        聯(lián)想到農業(yè)集體化運動與統(tǒng)購統(tǒng)銷制度之間的相互關系,我們就能夠體會到,所謂組織起來并不僅僅出于發(fā)展經濟的考慮,還是一種對社會的整合和控制。三大改造的本質是國家和個人對資源的爭奪,而這種資源恰恰是個人相對于國家保持獨立性的基礎。在喪失掉對資源的控制后,個人只能依靠國家的資源供給生活,從而國家也就能夠借助對資源的掌控實現對個人生活的全面干預,這就是單位制實現社會控制功能的基礎。按照李漢林的分析,中國單位化的過程,就是國家的一次社會整合過程?!爸袊鴨挝滑F象主要是指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社會行為通過組織功能多元化的特殊社會方式逐一整合到一個個具體的社會組織即‘單位’之中,從而由這種單位組織代表他們的利益,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給予他們社會行為的權利、身份和地位,左右和控制他們的行為,逐步實現人們社會行為以單位組織為基本單元的社會現象?!保?]這種單位現象對人們行為的束縛恰恰是國家社會控制的結果。自然,單位也就成了國家進行社會整合和控制的中間機制?!爸袊鞘猩鐓^(qū)中的整合與控制,說到底主要是指社區(qū)政府代表國家和政府的利益和意志,根據國家所倡導的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取向影響、制約和整合城市中社會成員行為的社會過程和機制。但是在事實上,城市社區(qū)的政府從來沒有直接地作用和影響其城市社會成員的行為,而往往總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單位來實現其整合和控制的?!保?]從這段敘述里,我們能夠發(fā)現,單位制的構建對共產黨實現社會整合和控制確實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單位制只能算是后來者的重要稱謂,對當時社會政策的制定者而言,他們或許并不知道單位制的構建能夠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實現新的社會整合,全社會范圍內確立了以中共為領導核心的國家—社會一體化的結構體制。以政府機關、群眾組織以及國營企業(yè)為基礎,國家借助一整套行政體系和社會保障制度,將政治權力滲透到個人生活領域,在不同單位內部構建了一個相對齊整的小社會,這也就是所謂的單位社會。單位社會的最大特征,就是國家在對個人生活全方位保障的同時,也消弭掉了個人自主安排生活的權利。在單位社會內部,一個人的生老病死,甚至是私人化的結婚生子,都從個人之事上升為單位之事;單位通過對社會資源的壟斷,進而實現有效的社會動員與控制。

        有關新中國單位社會的形成歷程,歷來說法不一。有學者甚至直言,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共產主義供給制已經是單位制的雛形。[7]但應該看到,作為以農村為主要革命根據地的中國共產黨來說,戰(zhàn)爭條件下的共產主義供給制不僅其本身所內涵的內容相當狹窄,而且針對人員的范圍也極其有限,這些都無法和建國后所形成的一個個“大單位——小社會”模式相提并論。因此可以說,中國單位社會的開啟階段應該主要以共產黨工作重心向城鎮(zhèn)的轉移為標志。

        毛澤東1947年3月5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所作的報告,提出了推動個體經濟向集體化方向發(fā)展的設想?!罢紘窠洕偖a值百分之九十的個體的農業(yè)經濟和手工業(yè)經濟,是可能和必須謹慎地、逐步地而又積極地引導它們向著現代化和集體化方向發(fā)展的,任其自流的觀點是錯誤的?!保?]這種集體化的思路從當時的條件來看,主要針對的是鄉(xiāng)村個體農業(yè)和個體手工業(yè)。而同樣是在這次報告中,毛澤東還提出了共產黨工作重心向城市轉移的要求?!皬囊痪哦吣甑浆F在,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在鄉(xiāng)村,在鄉(xiāng)村聚集力量,用鄉(xiāng)村包圍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這樣一種工作方式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xiāng)村并由城市領導鄉(xiāng)村的時期。”[9]在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到城市轉移的過程中,毛澤東對于城市社會整合方式也提出了原則性意見。在他看來,當時城市的兩大經濟力量就是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雖然對這兩種經濟量需要區(qū)別對待,但核心都是要加強國家對它們的干預能力。對于官僚資本,則是采取沒收的方式使其歸人民共和國所有,也就是借助沒收官僚資本來初步建立社會主義的國營經濟。由于在沒收官僚資本的同時,對于在這些企業(yè)內部工作的人員基本采取了“包下來”的政策,以降低待遇的方式盡量保證每個人都有飯吃,按照薄一波的回憶就是“三個人的飯五個人勻著吃,房子擠著住”。[10]對于那些機構實在臃腫確須精簡的,國家也不能完全不管。雖然此時對人們的生活保障更多是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社會政策,很大程度上出于一種政治的考慮,但這批國營經濟的建立,也確實讓人們看到了單位制無所不包的雛形。

        以上是毛澤東所提對城市官僚資本及其人員進行整合的過程,而對于長期持中間立場的民族資本來說,整合起來就要復雜得多。一方面,新民主主義社會仍然需要借助民族資本主義來發(fā)展經濟,所以就不能簡單地按照沒收官僚資本的方式,建立一種國家掌控下的普遍單位制;另一方面,民族資本主義又不能完全地放任自流,因為新民民主義社會的前途必然是社會主義,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社會整合遲早是要進行的。針對這種狀況,毛澤東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國資本主義的存在和發(fā)展,不是如同資本主義國家那樣不受限制任其泛濫的。它將從幾個方面被限制——在活動范圍方面,在稅收政策方面,在市場價格方面,在勞動條件方面。我們要從各方面,按照各地、各行業(yè)和各個時期的具體情況,對于資本主義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縮性的限制政策。”[11]這一系列的限制政策,可以說是國家在不觸及生產資料占有方式的前提下,整合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嘗試。也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建國初年,國家就出臺了諸多關于工資與勞動保障的政策,以期能夠在建立工資制度與普遍就業(yè)制度的基礎上來進一步整合城市社會。

        事實上,單位制推行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讓社會上所有的人都能夠身處單位之中,于是,普遍就業(yè)制度的確立就顯得尤為重要。1952年政務院出臺了《關于勞動就業(yè)問題的決定》,針對城市公私企業(yè)的用工制度以及城市內部原有失業(yè)人員的工作安置問題,提出了具體性的指導意見。“一切公私企業(yè),均應遵守共同綱領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積極發(fā)展生產和營業(yè)。在國家即將開始的大規(guī)模經濟建設中,一切適合國家和人民需要的公私企業(yè)都是有前途的。某些企業(yè)即令一時發(fā)生困難,也應從積極發(fā)展生產和營業(yè)中來克服本身的困難,不得從解雇職工上想辦法,以保障職工利益,避免增加失業(yè)。解雇職工必須按工會法及其他有關法令的規(guī)定辦理。一切公私企業(yè),對于因實行生產改革、合理地提高了勞動效率而多余出來的職工,均應采取包下來的政策,仍由原企業(yè)單位發(fā)給原工資(計入企業(yè)成本之內),不得解雇。并應利用這種條件,進行分批輪訓,提高他們的業(yè)務技術與政治文化水平,以備本企業(yè)擴大時使用或聽候國家統(tǒng)一調配?!保?2]這些規(guī)定在規(guī)范企業(yè)用工行為的同時,也逐漸使企業(yè)變成勞動保障的社會載體,擔負了更多的社會職能,“小單位-大社會”的形態(tài)開始形成。

        如果說上述勞動保障制度還是出于盡量穩(wěn)住單位內部人員的社會關系的話,那么對失業(yè)人員的關注則就是要使他們進入單位體制內部?!皩τ谑I(yè)工人,應普遍予以登記,并分別介紹就業(yè)或予以轉業(yè)訓練。對于不能即時就業(yè)或參加轉業(yè)訓練的失業(yè)工人,生活確實困難者,應采用‘以工代賑’、‘移民開墾’、‘生產自救’等方法予以安置,或予以臨時救濟或長期救濟。對于失業(yè)的和在業(yè)的職工家屬中之勞動婦女及其他家庭勞動婦女,應盡可能根據原料和銷路的條件,組織她們替工廠加工或進行其他手工業(yè)生產,并依據需要和可能吸收她們參加其他工作?!薄皩ΜF有失業(yè)知識分子采取廣泛吸收、教育、改造、使用的方針;否則不能適應即將開始的大規(guī)模國家建設的迫切需要。特別是教育、衛(wèi)生、貿易、合作等部門必須注意吸收這些失業(yè)知識分子,訓練改造他們,使用他們,并在工作中繼續(xù)改造他們;同時失業(yè)知識分子本身也應當認識自己思想上的缺點,努力改造自己。對一般歷史上多少有些問題的人,只要他們忠誠老實地交代清楚,仍應采取教育、改造、使用的方針。”[13]普遍就業(yè)制度的構建,為單位體制在全社會范圍內的推廣奠定了基礎,也是國家整合城市社會的重要步驟。不過,此時由于城市還存在著大量的私人資本主義企業(yè),因此,國家對這些單位內部人員的控制還存在不少制約,更多采取的是一種間接管理的方式,這顯然無法實現社會全面整合的目的。因此,無論是從國家對經濟的掌握來看,還是從社會整合的需要來說,針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都是難以避免的一步,這是共和國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前途所決定的,也是共產黨希圖將自身權力滲入社會每一個角落不得不走的一步。

        按照官方的表述,1952年發(fā)起的“五反”運動目的在于打退不法資本家向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猖狂進攻,同時也是為了配合彼時正在開展的“三反”運動。1952年的1月26日,毛澤東在為中央起草的《關于在城市中限期展開大規(guī)模的堅決徹底的“五反”斗爭的指示》中系統(tǒng)闡述了“五反”運動的目的及其方針政策?!霸谌珖笾谐鞘?,首先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中,依靠工人階級,團結守法的資產階級及其他市民,向著違法的資產階級開展一個大規(guī)模的堅決的徹底的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和反對盜竊經濟情報的斗爭,以配合黨政軍民內部的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現在是極為必要和極為適時的?!保?4]“五反”運動的目的雖然針對的是違法資產階級,但由于政策界定的模糊性,導致了許多基層干部難以區(qū)分合法與違法,出現了不少的過激行動,使得許多資產階級都感覺不寒而栗,造成了緊張的社會氛圍。[15]不過就共產黨來看,緊張氛圍的形成恰恰保證了“五反”運動的順利進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之后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

        顯然,“五反”運動并不能僅僅從字面規(guī)定的目的上去理解,還要看其對資產階級社會心理以及整個社會氛圍所可能帶來的影響。按照高華的解釋,新中國初期社會統(tǒng)合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通過社會運動的方式來形成一種政治性的社會氛圍,從而在這種政治性的社會氛圍中實現對人的改造?!爸袊鴦t是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成立臨時性的領導運動的機構,制定臨時性的條令和法規(guī),以黨組織為核心,運用組織和宣傳的手段,大規(guī)模發(fā)動群眾參與,形成巨大的社會氛圍,用群眾運動和公安機關相結合的方式,打擊、震懾和鎮(zhèn)壓敵人,以達到運動預期要完成的目標。對斗爭對象,以教育、感化、改造為主;以鎮(zhèn)壓為輔?!保?6]很顯然,“五反”運動在打退不法資本家猖狂進攻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為國家更多地參與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管理奠定了基礎,也為后來國家借助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改造實現社會的全面單位化鋪了路。

        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伴隨著過渡時期總路線的頒布而實施的,而過渡時期總路線,從其一開始就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1953年,毛澤東在談及過渡時期總路線時指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時間內,基本上完成國家工業(yè)化和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不要脫離這條總路線,脫離了就要發(fā)生‘左’傾或右傾的錯誤”[17]。由此可見,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被提到了思想路線的高度。正是在這種社會氛圍的導引下,改造的步伐逐步加快。按照薄一波的論述,這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當時條件下資產階級的唯一選擇。按照改造的預想,資本主義改造的最終結果是實現全行業(yè)的公私合營。而這種公私合營的的結果,就是要國家權力全面進入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去,企業(yè)的“供、產、銷由國家統(tǒng)一安排”。全行業(yè)公私合營的最終實現,標志著計劃經濟體制的確立。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的確立,也標志著國家對經濟社會資源的全面壟斷,這樣就必然使生活于其中的人們對國家的依附性加劇,而這種依附實現的途徑就是每個人工作、生活于其中的單位。按照路風的分析,依附性的出現是單位制形成的首要標志。此外,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諸多經濟組織不僅實施經濟職能,同時也擔負企業(yè)內部人員的行政、社會管理職能,最典型的就是如婚姻登記等私人事務都需要由單位開具證明。至此,單位,成了一個人身份合法性的基礎,沒有單位,各種事關個人的事情都無法進行。所以說,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公有制為基礎的國營經濟的全面確立,也標志著中國單位社會的最終形成。有研究者也將1958年-1960年興起的城市人民公社化運動當作單位體制的擴張時期。(田毅鵬、漆思:《“單位社會”的終結——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典型單位制下”的社區(qū)建設》,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頁。)事實上,城市人民公社并沒有打破原有城市社會的單位組織結構,其組織對象也主要是單位內的職工家屬,而其組織特點也不具備單位制的一系列制度特征。另外,城市人民公社與農村人民公社無所不包的特點也不相同,更主要的是組織家屬進行生產的單位,而很少有包羅萬象的社會管理職能。所以說,城市人民公社并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單位體系。有關城市人民公社的研究,可參看李端祥《城市人民公社運動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可以說,單位制的全面確立,標志著國家對城市社會整合的初步實現。對共產黨這樣一個由鄉(xiāng)村革命者迅速轉型為城市執(zhí)政者的政黨來說,建國初年社會整合所面臨的形勢可以說相當復雜。采取一種什么樣的社會整合策略,直接關系到社會整合的成敗。經歷了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以及“五反”運動和與之相伴的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共產黨初步實現了對社會的整合。不過與單位制確立過程中的體制性整合不同,針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更多體現出的是一種思想整合。而也正是借助這種社會運動的思想整合方式,共產黨政權逐步獲得了知識分子的認同。“經歷了‘洗澡’中反復的檢討與自我批評,知識分子身上的道德優(yōu)越感被蕩滌殆盡,由道德優(yōu)越感而產生的社會批判意識也蕩然無存。知識分子實現了由桀驁不馴到自卑、謙恭的轉變,成了新社會的順從者。這種情形的出現與共產黨對思想改造結果的期望應該是吻合的。思想改造的完成,預示著共產黨不僅實現了意識形態(tài)的統(tǒng)一,更實現了全國人民政治認同的統(tǒng)一?!保?8]

        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基本上是在原有單位內部進行的,之所以能夠成功,也與單位制構建密不可分。事實上,單位不僅僅是人們生活、工作的場所,其首先體現出的是一種社會統(tǒng)治方式。“中國社會中的單位組織,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統(tǒng)治的形式和工具。”[19]而單位統(tǒng)治功能的實現,所依靠的則是其對社會資源的壟斷性占有?!皢挝唤M織作為一種統(tǒng)治的‘組織化’形式或工具,是中國社會的統(tǒng)治制度、統(tǒng)治結構的產物。單位組織憑借其權威性的命令權力和資源性的交換性權力,迫使個人服從或依附單位組織,使得個人依賴于單位組織,從而實現對社會的統(tǒng)治?!保?0]

        需要指出的是,共產黨社會整合所要實現的不僅僅是被迫的服從,他還需要從心理上建構人們對新社會的認同。即便是像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社會主義改造這樣的主要涉及生產資料占有方式改變的運動,也伴隨著對資本家進行教育改造的過程。[21]“新國家進行社會統(tǒng)合的基本方式就是不間斷地開展以階級斗爭為中心內容的政治運動,新國家以‘階級論’作為區(qū)分敵我的標準,突出強調一個人的階級出身和他的政治歷史的背景與對黨和國家政治忠誠的關系,由于用這種思想意識指導的政治行動的效力巨大,在毛時代的近三十年里,它不僅是一個主宰性的思想意識,更成為一種固定化的分析和治國模式?!保?2]

        以政治運動的方式推進社會整合,雖然不失有效,但其帶來的結果卻是社會生活的全面政治化。這種社會整合中政治的泛化也對后來的社會建設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影響,使得全社會范圍內“階級斗爭”為主線的社會建設與發(fā)展不斷向前推進,以致最終步入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認識誤區(qū)?!?/p>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3.

        [2]毛澤東.毛澤東早期文稿[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530.

        [3][8][9][1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1、1432、1427、1427.

        [4]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M].第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11-12.

        [5][6]李漢林.中國單位現象與城市社區(qū)的整合機制[J].社會學研究,1993(5).

        [7]田毅鵬、漆思.“單位社會”的終結——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典型單位制下”的社區(qū)建設[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9.

        [10][14][15][21]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M].上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15、165、170、422.

        [12][13]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于勞動就業(yè)問題的決定[N].1952-08-04(1).

        [16][22]高華.新中國五十年代初如何社會統(tǒng)合——十五個“小人物”的回憶錄研究[J].領導者,2007(8).

        [17]毛澤東.批判離開總路線的右傾觀點.1953-6-5.

        [18]葛玲、滿永.洗澡運動與知識分子政治認同的合法化重構[J].世紀周刊,2006(3).

        [19][20]李路路、李漢林.中國的單位組織:資源、權力與交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8.50.

        責任編輯:黃 杰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综合欧美视频|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国产精品黄色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在|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亚洲最大成av人网站| 大又黄又粗又爽少妇毛片|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一区二区长腿丝袜高跟鞋| 久久99亚洲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性色av 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91福利| 国产精品女主播在线播放| 久久伊人最新网址视频|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zxgk|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 人妻露脸国语对白字幕| 成人大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野外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久久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999无码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中文字幕av|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人妻av区乱码色片| 亚洲丁香五月天缴情综合| 亚洲av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熟女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日韩我不卡|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