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影片《音樂之聲》堪稱電影史上傳頌最廣的一部活潑、溫馨的音樂電影,好萊塢音樂歌舞片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藝術(shù)與娛樂最成功的平衡之作,片中人物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充分展示了影片的魅力所在,不愧為人類最珍貴的永恒佳品。
關(guān)鍵詞 真 善 美
還記得《音樂之聲》(Sound of Music,1965)這部影片中的主人公——天性自由、美麗善良的修女瑪麗婭(Maria)和那七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嗎?雖然影片所描述的故事已過去大半個世紀,但片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讓人百看不厭,耐人尋味,不失為一部傳世經(jīng)典佳作。自第一次觀看這部影片至今已經(jīng)過去二十年,其間又無數(shù)次重溫這部影片,但每一次重溫都會令人激動不已。
這部影片取材于奧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根據(jù)美國百老匯的同名音樂劇改編而成,是美國音樂片巨匠羅伯特·懷斯新風格音樂片的一部力作。影片以音樂劇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鮮活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既富有生動活潑的濃郁生活氣息,又充滿理解與愛心的真實感人的故事。尤其是影片中體現(xiàn)出的“真、善、美”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無論是片中那用詞精練、韻律整齊、節(jié)奏規(guī)范、藝術(shù)性強的高雅詩歌歌詞,還是樸實、自然而又頗具風趣的日常生活對話,都適合英語學習者模仿和借鑒,使學習者在輕松愉快的娛樂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時還能享受到地道英語聽說情景的熏陶。因此,很多英語教師都把它作為英語視聽教學的典范之作。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學家,文學家,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狄德羅認為: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質(zhì)。在前面的兩種品質(zhì)之上加上一些難得而出色的情狀。真就顯得美,善也顯得美。因此說,美必須以真為基礎(chǔ),以善為前提,如果離開了真與善也就失去了美。這幾點在《音樂之聲》這部影片中都能找到完美的答案。
1、真
真實的故事,真實的人物,真實的情感
影片取材于1938年發(fā)生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故事。片中那個了不起的女性瑪麗婭(Maria)不僅是影片中的主人公,也是生活中的一個真實人物。
瑪麗婭生于1905年1月25日。在她大約兩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養(yǎng)母,她們住在維也納郊區(qū)的一個小房子里。她的父親卡爾·庫特切拉則離家出走,漂泊于世界各地。從此,小瑪麗婭開始與年邁的養(yǎng)母過著寂寞的生活。她的父親庫特切拉是一位頗有才華的音樂家,會說14種語言,雖然最終回到了奧地利,但和女兒也很少有感情上的交流,瑪麗婭9歲時父親去世了。
盡管從小失去了父母的疼愛,瑪麗婭仍然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在大學期間,一位著名的神父開始給她布教,由此改變了瑪麗婭的生活和信仰?,旣悑I加入了薩爾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為一個修女,并找到了自認為是愉悅的家庭般生活。當修道院接到特拉普上校家尋求看護的請求,決定讓瑪麗婭離開一年,到特拉普上校家作女家庭教師。巴隆(格奧格)馮,特拉普。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潛艇指揮官,一位退役的奧地利海軍上校。他喪妻之后撫養(yǎng)著兩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他13歲的女兒也叫瑪麗婭,當時患了猩紅熱,需要找一位輔導教師。
從最初的不太情愿做家庭教師,到后來與七個孩子的和睦相處,瑪麗婭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愛上了這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也愛上了孩子們的父親特拉普上校。后來,在孩子們的要求下,他們的父親設(shè)法留住瑪麗婭,瑪麗婭再也沒回修道院作修女,最后她嫁給了男爵,成了七個孩子的母親。
影片從修女瑪麗婭離開修道院,作為家庭女教師來到上校家講起,通過與上校和孩子們的接觸,再現(xiàn)了主人公對孩子們的喜愛之情,片中瑪麗婭的出色表演也正是生活中女主人公真情實感的流露。
2、善
善良的修女Maria,善良的家庭教師Maria,善良的媽媽Maria
善,在現(xiàn)代漢語中有很多含義:慈善,善良,善意善是一種心態(tài),善即幸福,幸福即善。影片中,隨著瑪麗婭角色的轉(zhuǎn)變,從不同側(cè)面表現(xiàn)出了她善良的本性。
影片一開始,就給觀眾展現(xiàn)了修道院里那個活潑好動,率直淳樸,又帶著些許狂野和善良的修女瑪麗婭。她熱情奔放、開朗的性格和修道院肅穆的氣氛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也引來了其他修女中對她褒貶不一的評價:“她做禮拜總遲到,不過她懺悔很虔誠?!薄八裉鞖庖粯与y以預測,像羽毛一樣飄忽不定?!薄八郎厝?她狂野!她是謎語!她是孩童!她是令人頭痛!她是天使!她是個姑娘!”她常常不顧修道院的禁令,一個人跑出去享受自然美景。她熱愛生活,享受生活,骨子里流淌出一種壓抑不住的青春活力。
成為家庭教師后,善良的本性在她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旣悂喪巧闲<业牡谑渭彝ソ處?,她到上校家的第一天就受到了和前十一位教師相同的“待遇”——調(diào)皮的孩子們的惡作劇。盡管孩子們對她不以為然,盡管孩子們故意捉弄她。想給她一個下馬威,瑪麗婭卻沒有揭穿他們的把戲,而是用寬容和善良、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去包容孩子們的缺點錯誤,化解了孩子們對她的不屑一顧,最終贏得了所有孩子的信任和喜愛,直至成為孩子們的媽媽。
國際巨星成龍是這樣評價《音樂之聲》的:“許多人都曾問過我最喜歡的電影是什么,可能他們認為我作為功夫名星,應(yīng)該喜歡那種帶有暴力色彩的影片,可是說出來或許會很讓人奇怪,我最喜愛的電影既不是史泰龍的槍炮,也不是施瓦辛格的特技,而是充滿溫馨的《音樂之聲》。因為在這部影片中,我所感到的是人世間那種最淳樸、最簡單的友愛和摯愛之情,這部影片讓我的全身心都感到放松?!?/p>
3、美
自然之美,歌聲之美,心靈之美
影片自始至終,都折射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景色之美。從奧地利碧綠峻美的阿爾卑斯山,上校家雅致的別墅及屋外清澈的湖泊和環(huán)抱的綠樹,到瑪麗婭帶孩子們郊游的綠地山野,景色美不勝收,令人過目難忘。在當時的背景下,這種自然美景也襯托出人類對和平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影片使用了大量的音樂來襯托境氣氛、描述劇情、刻畫人物心理。所以,美妙的音樂對整部電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夢回《音樂之聲》,看了這部電影的人無不被音樂純潔的力量感動,那是塵世間最純潔的音樂,因為兒童的天真爛漫的笑容,它更顯得單純、優(yōu)美。片中的《Do Re Mi》,《A lonelygoat-herd》,《Edelweiss》等歌曲堪稱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早已家喻戶曉,廣為傳唱,而且經(jīng)久不衰。
影評人Waddle稱:“《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溫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諧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jié)合,體現(xiàn)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依托的關(guān)系,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美好,爭
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達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雖然里面的主要角色都被刻意美化,但絲毫無損主題和形式上的出類拔萃,幽默的對白和情節(jié),更把觀眾逗得前俯后仰,樂不可支?!兑魳分暋贩Q得上是電影史上絕妙的神來之筆,是一部影響深遠的作品,它甚至超出了藝術(shù)作品的范疇,從藝術(shù)史、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角度來衡量都值得研究和借鑒”。
本片在當年成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賣座紀錄的歌舞片,這部經(jīng)典巨作曾獲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影片剪輯五項大獎。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國上映,片中美妙的音樂至今仍廣為傳唱。在大力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每位英語教師都應(yīng)重溫這部影片,去挖掘影片中蘊涵的深意。充分體會《音樂之聲》留給人類最珍貴的永恒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