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抓好職校新生公共英語教學,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新形式的英語學習,這在職業(yè)院校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主要從筆者在教學方面的實踐出發(fā),探討了如何正確認識職校新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組織教師的英語教學活動,從而引導新生更快更好的融入英語學習,促進他們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職校新生 公共英語教學 興趣愛好
一、引言
隨著社會和市場對職業(yè)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培養(yǎng)專業(yè)技能型和實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yè)技術教育對教師的公共英語教學和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的職校英語課堂上,大部分教師還是以“滿堂灌”的形式精講精練,教學方法落后,模式單一,學生往往成了學習英語的被動的接受者,其自主性、主體性和實踐性都難以得到實現(xiàn)。同時,有些學校領導對英語教學思想上重視不夠,經(jīng)費投入不足且?guī)熧Y隊伍建設落后,導致了很多學校英語教學“說時重要,做時次要,忙時不要”,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結合近幾年在職校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體會,筆者認為,抓好新生公共英語教學,引導學生盡快適應新形式的英語學習,這在職校的英語教學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職校新生的特殊性
1. 生源復雜, 英語基礎薄弱
隨著職業(yè)院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新生入學時的英語整體水平有所降低,英語基礎特別差的學生人數(shù)急劇上升。學生素質(zhì)參差不齊、英語學習興趣不足、聾啞英語現(xiàn)象等不利因素的普遍存在,給職校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學習英語的目的性不強
理論上講,職校學生學習英語是為將來更好地擇業(yè)、就業(yè)服務的。但許多學生卻對為什么學英語感到茫然,厭煩英語學習。這些學生往往在中學時就是班上的“后進生”,平時沒人關心也不受人關注,心理上極度懶散,無組織紀律性且缺乏求知欲和進取心。
3.強烈的興趣愛好
雖然這些學生英語基礎差,底子薄,學習效率不高,但也有他們的閃光點。那就是對參與動手、動口的活動表演欲望強,集體活動表現(xiàn)積極,對于老師的關心和鼓勵特別敏感,內(nèi)心里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可。
三、促進職校新生公共英語教學的建議
1.從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入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生入校后,教師應從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著手,關注和激發(fā)每一個學生,幫助他們在新的學習環(huán)境里丟掉以前的思想包袱,重新認識英語學科。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多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在活動和在模擬交際中學習英語,感受語言。教師還可以嘗試組建英語第二課堂,英文歌曲、英文電影欣賞等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自覺主動的融入到英語學習中來。例如,語音課本來是和一些枯燥乏味的音標打交道,有教師就利用學生喜歡唱歌的特點,把音標放到歌詞中進行講解和練習,這就給學生的學習營造了輕松又積極的氛圍,他們的發(fā)音也有了很快的進步。只有這樣,教師多下工夫引導新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使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在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愿望驅(qū)使下,學生才會忘卻羞澀、克服自卑心理,積極參與并努力獲取更多的英語知識。
2.課堂用語盡量簡潔易懂
近年來,全國職業(yè)教育得到蓬勃發(fā)展,對英語教師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導致職校的英語教師隊伍趨于年輕化。這些教師有些還是沒參加過系統(tǒng)培訓的非師范專業(yè)生,教學經(jīng)驗相對不足。他們的教學中往往容易出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學生聽不懂,這一點在新生英語課堂上尤其明顯。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教學用語不通俗,過于晦澀難懂,有些表達本應該是專業(yè)英語課堂的東西卻被照搬到了職校課堂。對于新生們來說,基礎本來就差,上課時聽到老師晦澀難懂的表達,往往不知所從。這就要求我們新生班的英語老師要特別注意從新生實際出發(fā),學會用學生在初高中已經(jīng)熟悉的方式進行表達,盡量使課堂語言簡潔精煉且通俗易懂,防止學生出現(xiàn)畏難情緒。如很多教師在解釋“think”時會照搬字典:“It means to use the mind in an active way to form connected ideas.”但有一位老師的解釋卻值得我們借鑒,“I see with my eyes. I hear with my ears. I walk with my legs. I speak with my mouth. I think with my head.”
3.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取舍,使之貼近實際
職校學生的學習目的和教師的教學實踐表明,職校英語教學必須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就業(yè)能力為宗旨,以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手段,開發(fā)與學生基礎相適應的教學內(nèi)容,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形成教師有特色的教學方式。這就意味著英語教師應針對新生特點,靈活取舍教材內(nèi)容,使之更好的貼近學生實際,從而激發(fā)其英語學習興趣。例如,在“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這一主題的教學中,針對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可增加一些較為正式的商務交談用語,“Could you tell me what you said?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do it?而對于旅游專業(yè)的學生,則只需要重點講解有關導游和賓館服務的基本口語表達,“What can I do for you ?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同時,教師還應努力幫助新生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不足并吸取教訓,使傳授的英語知識由淺入深,從而消除新生對英語的恐懼心理并調(diào)動積極性,提高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強化教學效果。
4.幫助新生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積極的自學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yǎng)”。針對職校新生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應該避免盲目的要求學生記單詞、背課文,而是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交際場景、游戲和練習形式,以學生學會使用為目的,以提高學生學習情趣為主線,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如教授“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時,就可設計在快餐店就餐或家里來客人時的情景。正是在這樣的模擬交際活動中,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靈活使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真正實現(xiàn)了學為己用。葉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是為了用不著教”。職校英語教師在幫助新生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自學,鼓勵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勤動、勤想和勤問,學會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為他們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學生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才有可能真正學會英語學習,終身受益;我們的教師也才會充分發(fā)揮傳道授業(yè)解惑之職責。
四、結語
職業(yè)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是非英語專業(yè)人才提高英語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把握不好會影響學生的就業(yè)和發(fā)展。我們只有更多了解職校新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立足教學實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及時幫助學生擺脫思想包袱并糾正不良學習習慣,誘導他們在新的起點愛好上英語并盡快適應職校英語學習,才有可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提高其英語綜合能力,從而為他們在高年級甚至今后進一步學習和應用英語作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Littlewood,W.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 2000.
[2]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4]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5]王明初.應用心理語言學—外語學習心理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常德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