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段是學生習作的起步階段,練習寫片段,內(nèi)容要真實、具體,語句要通順、連貫。要達到作文內(nèi)容真實、具體,就得仔細觀察事物,讓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要通順、連貫,必須引導學生先說好,讓學生有序可循;要用好教材中的范文或其它的優(yōu)秀片段,使學生從仿到創(chuàng),有法可借。
[關(guān)鍵詞]寫段 教學實踐 方法
寫段是學生習作的起步階段,通過多年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qū)懞靡欢卧?,就一定能寫好一篇,反之,連一段話都說不利落,一整篇就必然夾纏不清了。所以,剛開始寫作文,必須讓學生先寫好一段話。如何指導學生寫好一段話呢?在教學實踐中,我緊緊圍繞以下幾點:
一、觀察激趣,讓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
練習寫片段,內(nèi)容要真實、具體,語句要通順、連貫。要達到作文內(nèi)容“真實、具體”,就得仔細觀察事物。學生初寫作文,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內(nèi)容可寫,如果僅靠教師傳授抽象的寫作知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難以提高的。魯迅先生早就說過:“對于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碑斍靶W生存在著一種普遍的現(xiàn)象,愛記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來套用。比如,一寫人物的外貌,就是“蘋果似的臉蛋,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寫到天空便是:“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云。”學生存在這種通病的原因就是對事物不善于觀察。因此,指導學生寫作應從觀察入手,否則,作文便易誤入“仿、套、編”的歧途。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我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有一本觀察記錄本,隨身攜帶,不管看到什么,只要覺得有趣,就把它寫下來,過一個時期,來一次觀察交流,互相學習,讓其對照原觀察對象修改。這樣同學們覺得,作文并不是坐下來空作,而是照著客觀事物實記。學生養(yǎng)成了觀察的習慣,就可獲取大量的習作素材。此時,我不失時機地點撥寫作方法,立刻就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老師在指導學生觀察時,除了要訓練學生仔細觀察以外,還要訓練好以下基本功。
1.有順序地觀察事物的基本功
小學生要能夠運用一般常用的觀察順序。如觀察靜態(tài)的事物,一般是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也可以按方位順序,還可以按構(gòu)成事物的部分順序。如:我在指導學生觀察“唐老鴨儲蓄罐”時,首先讓學生總體感知“唐老鴨儲蓄罐”的可愛。接著按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從“唐老鴨”的顏色、形狀、穿戴、長相等多方面來觀察。學生掌握觀察方法后,再讓學生獨立觀察自己的儲蓄罐,這樣不僅有興趣,而且觀察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
觀察動態(tài)的事物,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或空間變化的順序,對寬闊或宏偉的事物,要用移步換景或改變視覺的方法進行觀察。
2.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基本功
小學生觀察事物,難以抓住事物特點,這就要老師組織學生觀察時,能通過比較,通過多種感官來感知事物的細微特征。如:教師要求學生觀察一種動物后寫一段話。如果教師在觀察前,出示幾則猜動物的謎語,讓學生進行比較:①扁嘴巴,扇子腳,走起路來搖搖擺擺。(鴨子)②天不亮它先叫,只會屙,不會尿。(公雞)當揭開謎底之后,要求學生觀察這幾種動物區(qū)別在哪里。這樣,學生不僅覺得有趣,而且能抓住其特征。
3.帶著感情去觀察
小學生在觀察客觀事物的過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看到美麗的景物,欣賞悅耳的音樂,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看到丑惡的事物,聽到刺耳的聲音,一般會感到厭惡憎恨。但也有的學生在觀察中漫不經(jīng)心,對觀察的對象冷冰冰,沒真情也沒實感,寫起文章來平平淡淡,沒有半點生氣和活力。如一位學生寫自己的媽媽時,這樣寫道:她有一雙小小的眼睛,一個大鼻子,一張小小的嘴巴……通篇文章看不出孩子對媽媽一絲的尊敬與熱愛??梢姡囵B(yǎng)學生帶著感情去觀察很有必要,達到古人所說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會于物,因心而得”的境界。
二、從說到寫,讓學生有序可循
三年級學生寫作常有想一句寫一句之弊,句子之間難免出現(xiàn)不連貫之果。我以為要讓學生寫起來語句通順連貫,必須引導學生先說好。要求他們把每一句話說完整、說準確,圍繞一件事說幾句話,再把幾句話連起來說一段話。一件事情比較復雜,我們就引導學生將事情劃分成幾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說。如,我指導學生觀察“唐老鴨”儲蓄罐時,當學生觀察完“唐老鴨”穿戴以后,就請學生把“唐老鴨”的帽子,衣服連起來說說,當學生說得不夠連貫時,及時指出。當觀察完“唐老鴨”的長相后,又請學生把“唐老鴨”的眼、嘴、手,連起來說說。引導學生說時,教師可以一步步提高要求。如,教師以眼睛為例:“瞧,那雙橢圓形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在隨時監(jiān)視著我有沒有亂花錢”。通過這一啟發(fā),學生馬上能用自己的話說,比如有些同學說:“每當我從硬幣口投入硬幣,‘唐老鴨’雙手捂著圓滾滾的肚子,仿佛在說:瞧,我肚子里的錢可多了。我的小主人可真是個勤儉節(jié)約的好孩子?!蓖ㄟ^引導,學生明顯說得更生動、更形象、更有趣。通過這幾個步驟的練習,再讓學生圍繞“這個儲蓄催真可愛”寫具體,寫起來不但有序,而且做到語句通順、連貫、生動、有趣。
三、從仿到創(chuàng),讓學生有法可借
寫段是學生習作的起步階段,在此階段,要用好教材中的范文或其他的優(yōu)秀片段,使學生仿有對象,從仿到創(chuàng)。教師在習作前,可以播放配以普通話朗讀的范段或下水文多媒體課件,指導學生進行欣賞、分析。例如有些課文中的片斷,屬總起分述段,或是屬分述總結(jié)段,或是空間敘述清楚,或是細節(jié)描寫形象……像這樣在寫法上獨具特點的片斷,就可以進行仿寫。仿寫時,同時告訴學生這種片斷在寫法上的規(guī)律,使學生有規(guī)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如第六冊《翠鳥》一文的第三段,第一句話總寫“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第二、三、四句分別具體寫翠鳥頭上、背上和腹部的羽毛顏色怎樣鮮艷。教學這類段落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先找出哪一句話是總起句,主要講什么,接著啟發(fā)他們弄明白哪幾句話是分述,是從哪幾個方面對總起句作具體說明的。最后總結(jié)出構(gòu)段方式——總起分述,總分方式結(jié)構(gòu)段的寫法,其規(guī)律是:(1)總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2)分述句之間的關(guān)系大都是并列的或連貫的。并指導學生用“總起分述”的形式進行寫段訓練。
通過這樣教學,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得到發(fā)展:優(yōu)秀的學生從范段中得到啟發(fā),思路更加開闊;一些基礎(chǔ)較差的孩子則模仿著范段的結(jié)構(gòu)寫,條理清楚了;還有的孩子把欣賞到的優(yōu)美詞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當然,也不是課文中的每一個片斷都可以作為仿寫訓練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地選擇那些具有明顯特征的片斷,進行仿寫練習。哪些該仿,哪些不該仿,模仿哪些“特點”,怎樣模仿,教師要精心指導學生學習、分析范文,找準和把握仿寫之“點”。
實踐證明,仿寫不失為提高學生寫段水平的一條有效之法,是讀寫結(jié)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師把規(guī)律教給學生,學生掌握了它,就會從讀中悟出寫的門徑。久而久之,學生積累了寫段的量,段的質(zhì)也有了變化,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段能力得到同步提高,逐步形成由仿寫到會寫、能寫、善寫的境界,逐步由寫好段向?qū)懞谜魑倪~進。
(作者單位:福建邵武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