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在詞匯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主張以詞匯教學的方法和策略為基礎,組織、豐富課堂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可以靈活運用詞匯。
[關鍵詞]詞匯教學 語境熏陶 語塊
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詞匯教學不夠重視,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教師常將生詞及其基本用法打印出來,讓學生自學或是跟讀后簡要地講解新詞的意思和用法。
2.對學生詞匯學習技能缺乏指導,忽視對詞匯音、形、義規(guī)律的講解和構詞法方面知識的傳授
這些將導致學生只能死記硬背單詞,給學生英語學習增加沉重的負擔。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操練,使學生們在實際應用中常感到辭不達意或詞窮。這些都將使學生們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二、解決對策
1.教師應正確認識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詞匯是語言建筑基石和語言意義的載體。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生各項語言技能的發(fā)展。掌握一個單詞應該知道其發(fā)音、語法特征、語素構造、衍生詞、語用特征等。因而詞匯的積累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由此可見英語詞匯教學應當根據(jù)詞匯習得、詞匯加工和詞匯產(chǎn)出的理論,研究教學的策略和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詞匯學習能力。
2.教師應將詞匯教學方法和策略貫穿于課堂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在學生的學習動機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刻苦專研的精神,是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運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體現(xiàn)“任務驅動,凸顯趣味性”這一課堂教學理念。其具體做法有:
(1)創(chuàng)設情景、語境熏陶,激發(fā)興趣
第一,創(chuàng)設情景,將實際生活引入課堂。如案例:在學習Olympic Games時,可將劉翔、田亮等學生熟悉的運動員搬上銀幕。問學生“Who are they?”學生說出那些運動員的名字后,老師就可以繼續(xù)問“What sports did they take part in?”這時就引入了新詞組take part in,當他們說不出這些運動的單詞時,老師可在黑板上快速寫出英文單詞,然后讓學生自己拼讀。有錯的地方給予糾正。以此促使學生通過讀音來記憶單詞。
第二,語境熏陶,加深對單詞的認識和了解。根據(jù)上下文拓展詞匯是自然輸入詞匯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呈現(xiàn)生詞和上下文后讓學生使用語境猜詞的主要方法(因果關系、對立關系、句子結構、同義替換、文中實例或定義等)猜測詞義。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猜詞情況,對難度較大的生詞給予提示、點撥、講解。講解時可利用同義詞、反義詞、對比、理解、構詞法等語義線索的技巧。如案例:利用對立關系猜詞。常見的提示詞有instead,though,even though,but,however,despite,nevertheless,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等。例如,句子My last apartment was really small,but my new one is quite spacious。其中but一詞提示讀者:新公寓不再是small而是spacious,因此不難得出spacious即寬敞的意思。
(2)形態(tài)拆分,理解記憶,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能力
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教師應引導學生用理解記憶的方法記憶單詞。否則孤零零地記憶單詞只會是事倍功半。具體做法是教師給學生介紹構詞法知識,讓學生通過對單詞的形態(tài)拆分理解記憶單詞。如案例:根據(jù)字根意思記單詞。如autobiography可將其拆為auto/bio/graphy,其中auto=self,bio=life,graphy=writing。然后,告訴學生說這個單詞的意思是自己生活的記載即自傳。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擴展其他有相同詞根的單詞讓學生猜測以此來鞏固。如automobile可拆分為auto/mob/ile,其中auto=self,mob=move,ile=n。由此我們可將該詞譯為自己會動的東西=汽車。根據(jù)詞根記憶單詞的方法不但使學生快速記住該詞,而且也有效的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
(3)預設語塊,搭配滲透,提高表達的地道程度
語言的獲得和語言能力的提高是通過擴大詞塊、搭配能力和有效地掌握最基本詞匯和語言結構而實現(xiàn)的。流利表達的基礎是說話者記憶中儲存的以往經(jīng)歷過的大量的言語范例,流利表達的實現(xiàn)是范例經(jīng)過語境編碼后作為整體單位使用的結果。語塊通常包括:普通短語、搭配(以較高頻率出現(xiàn)的單詞組合)、慣用短語(具有固定的御用功能的單詞組合或小句)、句子框架等。因此,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語塊意識,通過語塊學習,提高語言輸出的地道性。其有效途徑有:幫助學生識別規(guī)范或不規(guī)范的詞塊,提供內容豐富、語言生動、貼近學生生活、易學好用的例句,鼓勵學生利用語塊模仿例句造句;要求學生背誦課文,熟記語塊,并提供豐富的語境和多變的訓練模式讓學生練習使用語塊。
(4)利用聯(lián)想教詞匯
聯(lián)想指由一事物(或觀念)想到另一事物(或觀念)的心理過程。聯(lián)想能促進人的思維、記憶和想象的心理活動。聯(lián)想可通過多方面進行,如同義詞、同音詞、形近詞,反義詞、同類詞、新舊結合等,以達到溫故知新、促進記憶的目的。如案例:在講be/get used to something /doing時,可讓學生與以前學過的be used to do,used to do進行區(qū)別,使新知識與頭腦中的舊知識建立聯(lián)系,增強記憶效果。
(5)多種實踐方式,有效鞏固知識
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運用,通過運用才能鞏固所學知識。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多聽、多讀、多說、多寫。具體做法如下:利用課堂的口語操練進行鞏固。主要途徑有:問答練習。教師可以通過對課文進行提問,促使學生運用新單詞進行回答,這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復述或轉述課文。教師給出這篇文章的關鍵詞后,請多名學生進行復述或轉述。如案例:如人教版第一冊第二單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就可以請同學復述英語的發(fā)展過程。這樣不但可以考察學生對課文的掌握情況,也有助于他們在運用中掌握新單詞。
三、結束語
單詞教學是一個復雜但卻至關重要的教學過程。教師應靈活交叉運用以上教學策略與方法,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科學合理有效地組織課堂,豐富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枯燥的單詞學習不再單調無味。
參考文獻:
[1]溫金海.策略模式關照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詞匯輸入環(huán)節(jié)[J].北京:瘋狂英語雜志教師版,2008,(1).
[2]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劉毅.英文字根詞典[M].外文出版社,2007.
[4]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The State of ELTand the Way Forward[M].1993.
[5]Becket J. The Phrasal Lexicon[M].Cambridge Mass:Bolt and Newman,1975.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