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多媒體輔助教學自然成為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我總結出以下三個方
面的經(jīng)驗:
一、激發(fā)幼兒學習積極性
在音樂教育中要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就要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正如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說:“音樂教學的超級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態(tài)的事物比靜態(tài)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注意。因此,利用多媒體設計生動、新穎的動畫教學,化無聲為有聲,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如在教學歌曲《兩只老虎》時,我利用多媒體進行歌曲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看到一只沒有尾巴的老虎和一只沒有耳朵的老虎隨著音樂在畫面上扭來扭去的時候,孩子們自發(fā)地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扭動身體或是學老虎走路的樣子。生動有趣的動畫使孩子們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中,在這種放松的氛圍中很輕松地獲得了知識。
二、激發(fā)幼兒音樂想象力
幼兒園孩子接受語言能力差,感受音樂能力不強,給唱歌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我們要幫助他們建立歌曲中詞與曲的聯(lián)系?,F(xiàn)代認知心理表明:一幅形象的畫面,一組動聽的聲音,一段動態(tài)的場景,往往可以誘發(fā)認知內趨力,使人對自己的認知對象產(chǎn)生強烈的熱情。同時這些情景可以成為思維活動的向導,從而牽動著人對認知對象的想象。因此,教學情景是誘發(fā)學生認知內趨力的最佳條件。而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可使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擺脫時空兩方面的限制,教師通過設置虛擬化的生活情境,可將一些抽象的理論以物態(tài)的形式具體表現(xiàn)出來,讓孩子們盡情地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在教學《小花鴨》一課時,我先給孩子們講述小花鴨迷路的故事,然后給他們觀看小花鴨驚慌失措地在雨中四處張望,希望鴨媽媽能趕快找到自己的flash動畫。通過動畫,讓孩子們感受到小花鴨饑寒交迫、害怕無助的情緒,從而激發(fā)孩子們對小花鴨的同情,以致未成曲調先有情。有了這樣的基礎,孩子們再唱《小花鴨》時就能準確地把握這首歌曲的情感。還有好幾個孩子邊唱邊哭,好像是自己找不到媽媽了一樣。
三、深化美育功能
音樂在學校的美育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以其獨特功能,如樂曲的旋律美,歌詞的語言美、意境美等來陶冶人的情操,凈化人的心靈,從而在實踐中形成行為美。音樂教育中適當?shù)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營造與音樂主題相關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喚起學生的美感,提高音樂學習的興趣,為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我在教唱歌曲《柳樹姑娘》的時候,熒幕上展示了春日美景:孩子們在戲水玩耍,柳條輕輕隨風飄動。隨著伴奏音樂,孩子們被這聲像一體、圖文并茂、情景交融的美景所陶醉、感染……有的孩子輕輕拍打著節(jié)奏,有的孩子隨著樂曲小聲哼唱,有的孩子隨著樂曲節(jié)奏輕晃腦袋,有的孩子兩眼注視畫面,聚精會神地傾聽。此時,音樂美加上畫面美展現(xiàn)出的音樂深邃的意境美,強化了孩子們對美的感受。(責 編 南 山)